专栏名称: 中国养老周刊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 ... ·  昨天  
HR实名俱乐部  ·  公司孵化第二曲线,感觉好模糊,HRBP咋跟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养老周刊

刚刚!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重大决议,利好养老行业(解读)

中国养老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9-19 10:54

正文


作者:厚朴养老万仁涛

本文177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点击左上角蓝字,每天获取独家实用干货


9月18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就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三项决议:

1.要求把已定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

2.部署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3.确定促进外贸增长和通关便利化的措施。

可以说,这次会议的决议,大多数都与养老服务行业紧密相关。以下结合此次常务会议的具体内容,略作解读。

一是减税降费。

会议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情况下,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市场活力,一个关键举措是要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 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核实,决不允许拖延和打折扣,决不允许自行其是。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 “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在机构改革中确保社保费现有征收政策稳定,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违反规定的要坚决纠正,坚决查处征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同时,要抓紧研究提出降低社保费率方案,与征收体制改革同步实施。

大家应该还记得,自从营改增以来,关于减税降费的措施持续推进。今年一个比较大的动作是出台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 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这项措施,对于小微型养老服务企业而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利好措施。

养老服务行业是人力密集型行业,在养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用工逐渐规范的背景下,各个养老服务企业面临着人才难招、人力成本大的困境,如果降低社保费率方案能尽快出台,这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养老服务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养老服务人才劳有所保,简介提升养老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养老设施建设。

会议强调, 要紧扣国家规划和重大战略,加大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基础设施、交通骨干网络特别是中西部铁路公路、干线航道、枢纽和支线机场、重大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点工程、技术改造升级和养老等民生领域设施建设。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 “三区三州” 编者注: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这些地区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 )等深度贫困地区养老等民生领域设施建设。这是一项非常精准的措施,既扶贫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我们相信这些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会议要求, 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尽早开工,形成项目储备和滚动接续机制。

常务会议提出这么具体的要求,还真不多见。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现在很多投资项目仍处于前期阶段,动工建设的不多;投资项目,不管是财政资金参与的投资项目,还是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储备量不足,后续可能跟不上。结合这段时间我在养老行业的观察,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其一,经济下行也就是新常态,企业投资或者转型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以我接触的二三线中小型房企来说,那些没有项目或者土地的企业,转型是确定的,但是要不要转到养老领域?对于已经有项目或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怎么转、怎么做,需要慎重思考。所以,很多项目资源到位,但是投资很慎重。

其二,信心很重要。这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离场论、 50人论坛的犀利发言、国进民退的观点交织起来,本质上是社会、资金、企业对现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的集中体现,甚至有些悲观,于是不敢轻易投资成了普遍气氛,导致投资项目跟不上。

但是,这次会议罕见点破了这个问题,说明接下来至少在政府层面上, “放管服”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对于养老领域的投资项目而言,前期工作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将会降低,是一个潜在利好。

四是项目融资。

会议提出,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补短板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要将专项债券已筹资金加快落实到补短板项目。有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

这个就不用细说了,专项债券、 PPP项目等措施,在养老领域已经开展了多年,在新一轮的社会投资中,这些手段将会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这一届政府关注民生,相信养老服务领域或者具体的养老项目将会受益。

总体来说,今年的经济形势有内忧也有外患,这一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规范 “市场和市长”的分工,又频频在民生领域发力,大家压力都很大,好在都负重前行,没有停滞。

关于这次会议,您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留言区点评


在这里,读懂中国养老产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