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晚清,就有这样一个40岁还一事无成,48岁则功成名就的人。
纵使一路曲折坎坷,
他最终也能化腐朽为传奇,活出另外一番绚丽多彩的模样:
48岁前,
三次落榜、结不起婚
,只能去做“倒插门”,一贫如洗的他,却能得到岳父岳母的赏识、资助;
48岁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路“火箭式”晋升,最后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能受天磨真铁汉”
,没有显赫的背景和家世,一贫如洗的他,却偏偏凭着过人的“
大智慧
”,活出了另外一番光景。
也因此,美国《新闻周刊》评他为“
一千年来全球40位智慧名人
”之一,连大文豪莎士比亚都排在他之后。
从“草根”到“晚清第一能人”
他用一生的智慧书写传奇
知道他是和曾国藩、李鸿章并成为“
晚清三大中兴名臣
”,纵使闭关锁国,时代环境不好,也能突破阻碍,西学中用地作出一番成绩。
但历史光环背后,他那
曲折传奇的一生,却鲜为人知......
幼年家贫
,一家八口全靠父亲支撑,襁褓中的他“差点饿死”。
不信命的他刻苦念书,
9岁就能写出一篇漂亮的长篇文言文,17岁靠奖学金继续学业;
少年时期
,性格偏激倔强,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
经老
师提点,醒悟后的他,时刻用“涵养需用敬”警示自己,
最终改变自我,
获贵人提携
;
成年后
,
3次落榜,20岁时结不起婚,只能当“上门女婿”。
但他仅用一年,就凭自己的才学,
得到岳父岳母赏识,还收获了第一笔“
天使投资
”;
似乎他的一生屡遭不顺,各种磨难和挫折,也都集中在了他一人身上;
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
任何困难在他身上,都会迎刃而解
。
他身上最传奇的,还是在本该安享晚年的48岁,才选择
出山做官
。
48岁时,却一路晋升,坐到了宰相的高度,
跻身当时的贵族层,成为“大器晚成”的代表。
当时,没有背景、没有身世的他,竟然一步一步跻身“晚清大V朋友圈”,让无数人大呼“不可思议”。
要知道,左宗棠并不圆滑,相反,他性格刚烈、说话直,
甚至人称“
左骡子
”。
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性格,在职场社交中,是
要命的忌讳
。
“求实心任事之人”
:只要真心做事、诚心做人的官员,使官场人人清廉;
“平素气类相投,而均知大局为重”
:找志气和性格相投的人、即使有异议,也能以军政大局为重,有利于国家;
“彼此有话直说,有事实干,庶期于西事有益”
:挑选将领只重两个字“廉干”,不贪钱,能办事,防止贪污腐败。
靠着杰出的管理智慧和才干,收复新疆这样
5年
才能完成的任务,他只用了
短短一年半。
而在人情世故上,左宗棠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准则,始终坚守“
居心宜直,用情宜厚
”。
纵使与好友曾国藩政治意见不合,他也能用
恰当而巧妙
的方式解决。
对于
曾国藩后人,左宗棠照顾提携,难时也会拿出几百两银子
慷慨相助
。
每次回家,左宗棠总会宴请乡邻,登门送礼,甚至兴办学堂,供族人子女免费读书。
原来,早年的底层生活,让左宗棠十分清楚,人性好妒忌、攀比,容易积怨成恨。
识人性,谓之情商;
通古今,谓之格局;
知世故,谓之智慧。
左宗棠的处世智慧,也被李嘉诚挂在办公室▼
看似刚烈的左宗棠,其实才是少有的情商、格局、智慧——三者集一身的大家。
他既了解自己,又通人性,始终能
让自己舒服,又能把事办好
。
《礼记-大学》曾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说的是,一个人要想建功立业,一展宏图,首先要完成身边的小目标——
修身和齐家。
他和妻子周诒端恩爱和睦,被称为“
清朝第一模范夫妻
”,
犹如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左宗棠对妻子的爱,都融在了细节里,
不动声色,却又感天动地。
一向节俭、廉洁的左宗棠,平生唯一一次接受人家贵重的礼物,是留给妻子一件缴获的
“洋灰鼠外褂”。
后来,在妻子不幸病逝时,收到噩耗的左宗棠仰天大哭,
含泪写信给儿子,命其以后将自己与妻子合葬;
并亲手题写墓志铭表达哀思:
“珍禽双飞失其俪,绕树悲鸣凄以厉”。
夫妻间最和谐美好的关系,莫过于“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
作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富家千金,又是当地有名的女诗人,两人成家后,周诒端甘愿
退居幕后
,做他的“
闺中知己
”:
周诒端为支持左宗棠考取功名,卖掉首饰供他进京赶考;
30岁时他仍一事无成,周诒端不
但没有指责埋怨,反而作诗鼓励;
也正因夫妻感情和睦,左宗棠才得以获得
美满家庭
,在早年静心积淀学习,最后一举成名。
在教育孩子上,左宗棠坚持“
养中制外
”。
养好了内心,行为自然不会发生偏执。
少年阶段
:言传、身教相结合,既给到观念指导,也给到方法参考。
因为常年在外,33年的时间,他不过只有
两三次
跟家人短暂团聚的机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孩子的父爱和教育,最后,左宗棠的
8个孩子都取得了一番成就,成才立业:
长子孝威17岁中举,是湖南省历史以来
最年轻的举人
;
四子孝同,在左宗棠去世后,完全依靠个人能力,做上了
江苏布政使
,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
......
左宗棠曾孙左景昌(右二)全家福▲
他的子子孙孙,接连几代人受良好家风的熏陶,每一个都成才成功,谱写了一段段佳话。
左宗棠的一生,可圈可点的智慧和经验太多,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
学以致用
”。
大部分人单纯只是看个故事
,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和智慧内涵;
从小就不喜欢读史,感觉离自己
太遥远
;
关于左宗棠的小说,
假假真真分辨不清,容易误导人
;
.......
但有这么一位潜心研究左宗棠20多年的大师,他口中的左宗棠,却要比热播电视剧还
妙趣横生
。
他说:别人读左宗棠,读的是历史,而我理解的,
是人这辈子受用无穷的处世智慧。
这个人,就是
徐志频
。
作为著名畅作书作家、评论家
,
徐志频
出版了《左宗棠传》、《左宗棠:家书抵万金》等
14部
相关著作,每一部都堪称经典。
《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
三年加印11次,
销售近50万册
,还获得了“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
仅京东评论有2.5万+条,
好评几乎100%
。
《湖南人怎么了?》:
天涯首次网载,在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易连载点击
前三名
,总阅读
点
击量过亿
。
“当代最了解左宗棠”的人这个称号,并非夸夸其词。
20余年来,他为研究左宗棠,看过的书之多,走过的路之远,无人敢称第二:
读万卷书
:通读古籍上千本、翻阅文献千万字,凡是左宗棠读过的书,他都读了一遍,有关左宗棠记载的文献资料,他都阅尽;
行万里路
:他沿着左宗棠的足迹,走过
30多
个城市
,游历
5000多公里
,
拜访左宗棠后代10余人
,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中,探寻最真实的左宗棠。
能出世潜心钻研,又能入世体味社会浮尘。
一路走来,他获得了大量左宗棠不为外人所熟知的真实故事,也正是这些一线资料,才能让他发掘出如此多的精彩,和对现世的启迪。
老师拜访左宗棠墓守候人▲
这才是历史、这才是左宗棠最珍贵的所在。
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却因为现在的历史资料,枯燥难读,就
生生地舍弃
了,实在可惜。
尤其是涉及历史、语文这样的学科,孩子也是静不下心来学习。
自家娃东东就是这样,天生贪玩调皮,怎么都管不住,更别说让他读文史书籍了。
后来,徐志频便转换了思路,用故事的形式,把
带着血肉的历史
将给他听,并告诉他,左宗棠的“
人生十年
”有多重要。
“在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时,有一个人所形成的三观和做事风格,将影响终身。”
没想到,东东听得有滋有味,慢慢地也能静下心了,开始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现在每天到家
不用催促,东东都知道自觉进屋做作业。
一个学期后,整部《论语》都被他背诵下来,更让人意外的是,从小就讨厌文科的东东,竟然拿了省级作文比赛一等奖。
现在的东东,不再是以前的调皮鬼了,他也逐渐有了
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学习也进步一大截。
果然,左宗棠的智慧和心法,看似离我们遥远,但其中却藏着大智慧。
左宗棠的一生
凝结了中国人精华的智慧之道
人生在世,难免有迷茫、焦虑的时候。
读懂左宗棠,就读懂了中国人高层次、高格局的处世之道。
它是生活的每个阶段、每个角落,都能用得到的智慧:
读书时,它也许能教你懂得
思维进阶
的最快途径,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
工作时,读懂它你就如同拿到一本“
职场晋
升”宝典,轻松拥有高质量朋友圈;
生活中,如何搞定家庭婚姻,如何让普通都孩子也能成才,这里都有答案......
可以说,
中国人的所有智慧都藏在左宗棠的一生里
,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提炼出心法,化为己用。
但徐志频不一样。
别人讲的是历史,他讲的是对现世的经验和启迪.....
不管是
8岁孩童
,还是白发苍苍的
暮年老人
,都能被徐志频老师那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智慧的讲述所吸引,从中受益终身。
所以,我们特意邀请徐志频老师,推出重磅级节目
《左宗棠的30个智慧法则》。
浓缩了徐志频老师
20余年
的心血,将左宗棠
73年
的人生智慧一并传授给你,没有空洞的鸡汤,只有
最贴近生活的建议和方法
!
每天20分钟,学习
持家教子、为人处世、修炼身心
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