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医典
靠谱、实用、有趣的医学健康科普,就在腾讯医典。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医典

公厕里的马桶和蹲坑哪个更脏?原来我们错了好多年

腾讯医典  · 公众号  ·  · 2025-02-10 07:55

正文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

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

闹肚子的时候有厕所

最好是 蹲便


(来源:自己画的)


一个血淋淋的新闻闪现在脑海中



坐便,自带“性病”“传染”“不干净”的标签

为了应对坐便,人们开发出来不同的使用姿势


太极派

扎个马步,讲究腰马合一,

“悬空”解决人生大事

(对股四头肌、核心肌肉群要求极高)


(来源:自己画的)


摧菊帮

脚踩马桶圈,素质和屁股都不要了

(当心滑倒上新闻!)


(来源:自己画的)


缠头教

一圈又一圈,健康又安全

(费纸,不环保,不建议学!)


(来源:自己画的)



不一定!更多是过不去心理坎儿


人的肠道内有100万亿细菌

1000个种类,重量大约2千克 [1,2]

它们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厕所里安营扎寨

按下冲水键的那一刻

气流带起水珠,包裹着它们扑面而来



01 蹲便和坐便,谁更容易溅起细菌?


还真有人做过试验

研究人员在冲厕所的水中加入荧光物质

在马桶和蹲坑的正上方放置玻璃板

通过调节玻璃板的高度

(20厘米、40厘米、60厘米)

来了解冲水时的气旋高度



20厘米时,蹲便和坐便都溅起大量水珠

但坐便溅起的水珠,比蹲便要少很多



接下来,将高度提升到40厘米

蹲坑上的水滴比20厘米少一些

但扩散范围更大更广

而坐便上方的玻璃板已经相当干净了



最后是60厘米

蹲坑上方的玻璃板还有水滴

而此时,坐便选手已经弃权 (几乎没有水滴)



被气旋带起来的水滴里,藏着不少细菌

冲水时带起来的细菌四处扩散

如果你打算目送自己的便便离去

很可能会吸进很多带细菌的水雾


(以上试验动图来源:腾讯视频“逗比实验室”)


蹲便冲水:直冲式


溅起水花更猛烈

能把细菌带到半人多高

基本相当于隔空“吃”屎


坐便冲水:虹吸式


细菌随着水流产生的漩涡被带入下水道

蹲便和坐便在卫生方面没啥差别

公共场所的蹲便可能更脏


(以上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

冲水前放下马桶盖

避免飞溅的病毒传播

无盖的蹲坑很难避免这种气溶胶污染

而且,蹲坑表面的病原体数量更多 [3]


(来源:自己画的)


02 坐便会传染疾病吗?


前面提到的肠道致病菌

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

屁股挨一下,几乎不可能传染


更多人担心性病、艾滋病

其实,如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 (HIV)

在光滑的马桶圈上很难生存 [4]

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母婴和血液


要想染病,除非满足3个条件:


1.上一个用坐便的人得了性病;


2.留下了大量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液

而且是新鲜的;


3.你的屁股 (刚好有伤口) 或生殖器

接触到了这些体液。


(来源:自己画的)


要完全满足这3个条件,只有2个可能:


1.在卫生间里做了某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2.浪费了花2元钱买彩票中500万的运气


(来源:自己画的)


不必担心坐便传染疾病

还可以用一次性垫纸,或用卫生纸擦拭


有3样东西比马桶还脏——


擦完屁屁后的你的手

还有 手机 ,细菌含量是马桶圈的17倍 [5]

还有蹲坑周围 被脚踩过的地方 [6]


与其嫌弃马桶,不如放下手机

专心便便,擦完洗手


关于坐便和蹲便,还有几个传说

你肯定听过……



01 坐便容易诱发痔疮?


真相:和坐便关系不大。


肛门处有一个看门人,叫肛垫

是一层环状血管垫,掌管屁和屎的通行


(来源:自己画的)


便便时玩手机或太用力

腹腔压力增大,并传递给肛垫

时间久了,肛垫被压得不断下移

直到被挤出去,就是痔疮


所以,坐便根本不是痔疮的诱因

坐便太久才是……

坐着太舒服,一玩手机就忘了时间

每玩手机多一秒,肛垫受到的暴击就多1亿点


(来源:自己画的)


02 蹲便容易诱发中风?


没有研究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个别蹲便时发生的卒中,多由便秘诱发

排便困难,就需要更用力

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随之上升


血管脆弱的老年人或有脑血管病的人

容易血管破裂,诱发出血性卒中

也可能因为蹲久后起身,血压发生改变

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卒中 [7]



如果你有便秘

蹲坑时间过长,记得别持续用力

拉完起身要慢,避免诱发卒中


从卫生角度来看,蹲便和坐便没太大差别

公共场所的蹲便可能更脏

从健康角度来看

重点是要控制好如厕时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