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抖音集团回应汪小菲、张兰账号被封 ·  23 小时前  
新闻株洲  ·  加鸡腿!株洲西收费站因这事火爆全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欧美放弃电动车,中国白干了?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03-11 20:33

正文


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重要通知

一个好消息,我们在知识星球开辟了第二战场 【非凡油条】 ,有很多在公众号不方便说的东西、一些相对私密的个人见解(涉及经济、投资等)、一些财经方面的重要资料,我们都会发在知识星球的非凡油条专栏上,供大家学习交流。


此外,我们也会在 知识星球【非凡油条】不定时开设一些重要的自学课程 ,比如之前开设的AI办公工具学习课程。


具体的加入方式,以及更详细的介绍在 文末二维码 ,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


最近,“欧美放弃电动车”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还在哀叹, “欧美不玩电动车了,又要把中国抛弃了” ,好像之前中国发展电动车产业又白干了一样。


然而随便一说就无脑唱衰电动车、唱衰中国并不客观,也不能将复杂的现状解释清楚。


所谓“欧美放弃电动车”这件事要分开看, 美是美,欧是欧。


美国一直以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甚积极,态度常常是敷衍了事。加上在燃油车时代的利益团体力量太大,原本整体上对电动车的兴趣就不算大。


说到燃油车时代的利益群体,那可是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比如汽车工会,在铁锈带影响力很大。而铁锈带所涉及到的俄亥俄、密歇根等州正式美国大选中的摇摆州,有可能决定谁当美国总统。所以今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必然会极力讨好这里的传统燃油车产业。


而能支撑美国电动车发展的,这些年突出的也就马斯克的特斯拉了。


特斯拉风头正劲,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特斯拉共销售汽车180.9万辆,同比增长38%,达成了销售180万辆的目标。


最起码特斯拉还没有放弃电动车。


美国最近对电动车兴趣衰减,与生成式AI的异军突起有关。前几年电动车还是资本市场的小甜甜, 等到ChatGPT成为了当红炸子鸡,电动车就成了牛夫人。


就连之前一直说要造电动车的苹果也传出要放弃造车,转向AI,具体原因我们之前在《 苹果重大决定,麦克阿瑟都给你点赞 》里也分析过了,现在还没造出车已经晚了,还不如转向苹果更容易应用的AI。


总之,美国电动车发展整体上确实有一定的退潮,但特斯拉仍然在坚持,而且表现不错。


至于欧洲,一直以来都是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推动者。对于欧洲来说, 与其说是放弃电动车,不如说是从政府到企业,都看到了自身在电动车领域显露颓势 ,从而放慢步伐,甚至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比如知名车企梅赛德斯-奔驰,原本打算自2025年起所有新推出的汽车将只采用纯电动设计,2030年停售燃油车。然而最近它却决定 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汽车产品阵容。


又比如奥迪原计划2026年开始只推出纯电动汽车,可是去年底又变卦,宣布将放缓推出电动车的速度,并表示将继续推动内燃机动汽车。


电动车在目前这个阶段,研发成本很高,销量却不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甚至还出现了降价占领市场份额的情况,让不少欧洲车企不堪重负。


别说欧洲这些老牌车企在电动化过程中步履蹒跚,亏损严重,就连电动车领军者特斯拉,毛利率都降至17.9%。


而在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其他国家电动车品牌时, 欧洲国家政府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



比如从2024年1月起法国推出新的电动汽车现金补贴措施,然而补贴名单上,法国最受欢迎的三款电动汽车达契亚Spring、特斯拉Model 3和MG4将失去享受补贴的资格,只因它们在中国制造。


当然,这不能说法国就不鼓励电动车了,毕竟法国还在给电动车补贴;这甚至不能说法国对中国产的电动车就特别不友好, 因为法国顶多不给中国产电动车补贴 ,而美国对中国电动车更加排斥,别说中国生产的电动车难以卖到美国去了,最近美国制造业联盟甚至抵制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国品牌汽车卖到美国去。


这是“欧美放弃电动车”吗? 这分明是竞争力上不来了,区别对待中国电动车品牌。


既然欧美在电动车领域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又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美国,本来国产电动车就卖不过去,好像也没啥可说的。


对于欧洲,就只能想办法在欧洲建厂,让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生产汽车,以规避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措施。


另外中国也要做好与国外汽车品牌的深度绑定。


特斯拉已经与中国绑定很深,自不必说。


欧洲品牌方面,Stellantis和零跑汽车即将成立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有报道称Stellantis集团考虑在意大利工厂为零跑生产纯电动汽车。


总之,天下事坏就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有那么容易“放弃电动车”呢?


至于中国汽车,去年已经达成了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成就,但品牌出海仍在路上,下一关就是面对外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如何做到本土化。日本车卖得好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挑战,这足以成为中国品牌的借鉴。

在知识星球 【非凡油条】 里,你可以获得的:


1

重大财经新闻的分析,主要针对它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对A股大盘形势的影响。


2

免费提问,随时可以向我提出财经或是生活上的问题,在不涉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我尽量解答。

一些公众号上不方便谈的话题,都会在知识星球里发布。


3

财经方面的资料分享,比如行业研报,相关论文,都会发在里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