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追了两集创业真人秀《我是创始人》,无比尴尬,整个节目的流程混乱,嘉宾准备也不充分,大部分嘉宾拿腔拿调的“表演”,真心无法直视,而到路人群做案例实操的时候,也是“呵呵呵呵”。虽然我还是要肯定董明珠姐姐的气场和镜头感,大概整个节目也就她比较贴切。
为了舒缓下神经,我翻出川普主持的《飞黄腾达》看了几集,真心燃。(优酷有部分资源,还挺高清的,推荐~)
商业真人秀的案例一定要请娱乐和商业两个领域的编导来操刀,娱乐是为了节目的可看性,商业是为了专业性,毕竟没有人愿意看干瘪枯涩的生硬教材,而且“商战”本身就有一定的戏剧性,从人设到心理学都是串联好的。(自动脑补《珠光宝气》Mellisa组织的商业真人秀,08年看的时候一脸春光~)
另外就是节目流程,嘉宾人设判定和控场预估,尤其“与大众互动的人流量预估”,这里面既有商业模式,也有娱乐模式。
好喜欢每一集的心理重建和职场重现
《飞黄腾达》每一期的周边话题也是很有看点。
这种美剧范的撕逼,其实更多是折射出不同人的内心恐慌或者确实,大概因为文化差异,国内的创业类真人秀就不会有太多“火药味”,大家温吞得像过家家。
而真正的职场内心戏就是这样,残酷又现实。商业真人秀里,本来大家就是拼的市场项目,每一期都是AB两队去抢流量和投资,商场如战场也很正常。
除了各家之间的“撕”,还有就是开场的QA环节以及团队自由交流,因为你总会发现自己的影子。
Gary的表现力很弱,他自己也意识到,但会和团队正面沟通,主动寻求帮助。毕竟每个团队每个人都有短板,而做商业项目一定是team work。
像Penn的自我剖析,传递了很多高情商的方方面面,不愧是心理学家出身,尤其是高压环境下的情绪平衡。
我很喜欢每一期边角料里的内容,自我剖析,别人的正面指责,无论是职场还是商战,都是不留面子的。真人秀就是要撕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过家家模式,偶像包袱不要太重。昨天追韩国脱口秀《radio star》也有这类感觉,简直是脱口秀的清流,没有包袱,敢于交流尖锐的问题,人性的真实微表情才能浮出水面。观众看这类节目的时候,就像在看自己的各种“真实反应”。
每一次公关活动都有小亮点,都是小江湖
《飞黄腾达》虽然偏商业活动,可是观众是赚的,就像看完节目有赠品拿一样,至少每次看完我很兴奋。
大部分职场人士会觉得学到了东西,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情商培训,无论是个人管理还是团队管理,真人秀永远都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当然,里面大量的市场公关活动也是能吸引一大批公关圈人士围观。
毕竟这都是你们傲娇而惨痛的人生。
比如项目开始之前的brief,从品牌理念到客户的喜好风格。如果你要抓住甲方的心,每一集的brief环节都是活体案例。
这次是两个美发品牌要去大马路上做路演,做营销,拉人流。
在脑暴环节,可以看到各自的点子,最常见的就是名人效应。(此处想到《我是创始人》环节中的实操项目也用到了各种名人效应,但流程比较简单,沟通单一,所以看得比较尴尬。任何投入到电视平台的项目,一定要有人流量,不认稀稀拉拉的看着画面也不美。)
也有天马行空的思路,找一群流浪女做“麻雀变凤凰”的戏码,脑暴永远就是两派:常规的,和突破常规的~讲真,流浪女方案还挺有趣的,我个人觉得。
脑暴环节也会各自“攻击”,比如作为leader的Claudia就搞不懂“流浪女”的点好在哪里?不过从前面的布局来看,这姐们真心不适合做领导,控场不行,凝聚力也有点弱,其他成员都不大睬她。
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商业真人秀,一定要一针见血。
Claudia被吐槽不适合做领导,因为她总是试着满足大家的需求,她在保持大家的一种平衡感,这不是领导要做的。领导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迎合,要留要杀,当机立断。领导是负责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去推送事情进展,而下属才是负责沟通各个对接点,保持沟通的平衡。
所以这个团队的leader说话,其他人都是这类表情包。
而Plan B的流程显然清晰多了。
开始就是有清晰的分工,从设计到财务,各司其责。这档节目其实没有门槛性,小白们可以边看边学,老司机们也可以从中提炼适合自己的精华。
这一组的leader更懂得如何迎合“有刺的人”,而不像上一组的leader只知道如何埋怨谁谁谁不好。
“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这段金句很有用。职场里,利益挂帅,看开一点的话,任何“亲密”和“不和”的战友,都有利益关系,眼光放长远一点,所有人都需要“亲近”。
当然,其他成员也会吐槽她“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且喜欢“好发施令,但不干活”。仔细想想,这不是很多leader的通病么?当然,从领导的角度说,如何做好排兵布阵的工作,而又不要亲力亲为,大概也是一种本事吧。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除了从专业角度去看创意和执行,节目挖掘的职场人性也是相当精彩。
比如一个强势的下属遇到一个稍弱的领导。
下属就是静观其变,明哲保身,领导权和决定权不在自己身上,等着看领导到时候自己背锅。
领导也发现,这个彪悍的下属不容易对付,很较真,遇到不满意的地方一定会追究到底,给整个团队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而领导本身又hold不住这样的下属,所以这个团队的化学反应很有趣。
所以领导安排她出去做采购了,这样团队还能把流程推进得快一点。
我们真正的职场环境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尤其广告公关公司,都是一批个性派,谁也不愿意轻易妥协。而在这样的森林中提升自己的高情商,绝非易事。
传统方式上简单的“忍让”或者“避退”效果不大,往往我们看到的都是“以毒攻毒”,让leader来摘选出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做最优化的资源配置。
这节目的剪辑很流畅,一边执行,一边插入各家的点评,也算是对其他人设的一种解读。虽然用词比较狠,但仔细想想,职场不就是这种赤裸裸的评价么?我个人觉得,这种“直接不留情面”的画风是对的,这是真人秀需要有的。
剧情也会发生各种“狗血”,比如A组原定计划要邀请的选美冠军被B组给截胡了......不过也是A组咎由自取,发个邮件就等了一天,难道做pitch不是应该电话不断沟通确认,最后邮件回复OK的么?
好了,下属又开始狂吐槽领导的“低级错误”。
天无绝人之路,名人资源被人抢走了,可以走“模仿艺人”资源,就是那些长着一张“明星脸”的网红。我还挺喜欢这个“应急创意”的,这类“模仿艺人”可控性强,而且性价比好,同样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
做活动总是要经历各种折腾的,好在最后两队表现都还不错。毕竟这类商业真人秀,最后的项目落地是在路人圈,如何制造现场热闹的气氛,以及帮助消费者好好消化品牌信息才是重点。
真人秀就是要展现各种优点和缺点,自带bug并不是要肆无忌惮地撕
为何现在内地大部分真人秀都看不下去?
编剧的进步空间还很大,任何真人秀都需要编剧,好的编剧会让“脚本痕迹”轻,而且好的编剧并不是给每个嘉宾准备充分的“背稿台词”,而是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而且要善于挖掘人性,所有影视剧和真人秀其实都是看谁的“人性挖得深”,这样才能拓展群众面,而非仅仅是粉丝在围观。
像《飞黄腾达》这类商业真人秀,针对的是C+B端的受众,毕竟平台是属于大众的。
每个职场人士都期待有一天能平步青云,那职场中的“人性弱点”都应该在节目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观众要么是追看职场的游戏规则,要么是围观专业技能......总能喝到各自的那杯茶。
有时间一定要把《飞黄腾达》多看几遍,基本上一集我是二刷的节奏,里面的人设和人性的把握度真的很强大。而专业性也很接地气,大众能看懂,毕竟现在观众都很聪明,都懂得如何和商家周旋。
所以从娱乐性来看,《飞黄腾达》不算行业真人秀,而是真正属于大众的。
再说到《我是创始人》,真心期待第二季能进步一点点,哪怕一点点。
新浪微博/美拍:@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新浪娱乐专栏/网易号/头条号/企鹅号/凤凰号:风和日丽
--按下去,扫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