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茅HR
三茅网是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在线学习平台,我们为广大HR提供一个分享、学习、交流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我们给国央企的HR 同学做的本地化的 ... ·  12 小时前  
高绩效HR  ·  《2025员工调薪方案设计指南》 ·  昨天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面试了一个45岁的程序员,他要月薪2万,我 ... ·  昨天  
HR新逻辑  ·  华为绩效管理实践:工具与方法(公开课)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茅HR

凌晨四点的街头,挤满了“找活路”的人:父母还在拼命,你哪有资格躺平?

三茅HR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2-11 08:25

正文

本文转载授权自洞见:洞见(ID:DJ00123987)


1


凌晨四点,可能有人还在报复性熬夜,有人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


但有这样一群人已经从被窝里爬起来。


他们戴着不太安全的安全帽,穿着结实耐磨的解放鞋,自发聚集在冬日的街头。



博主@苏七七上前询问才得知,他们是在这里等活儿的杂工。


寒风夹杂着毛毛雨,冰冷刺骨。


可他们不舍得花十块钱买一份热乎的早点,2块钱的馒头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时而搓着手和身边的人攀谈几句,时而巴巴地四处张望。


直到一辆面包车驶来,人群立即骚动起来。


还未停稳,他们就把车身围得水泄不通,来不及等车门完全打开,就你推我赶拼命往上挤。



这种面包车是用来接送零工的,能挤上车说明这一天的活计有着落了。


没挤上车的人,只能在寒风中,等待下一轮的挑选。


凌晨五点多,终于来了好几辆面包车。


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的他们自动排好队,像货物一样被整齐地码好,分装进一辆辆车里。


此时,有一个背着红色尼龙双肩包的阿姨,徘徊在一辆面包车前。


他对着工头说好话赔笑脸,希望能挤进去。


可规定好的车位,央求也是无用的。



五点三十七分,天要亮了,此时桥底下还有一群没被选上的“小黄帽”。



博主采访后得知,他们普遍上了年纪,没什么学历,也没什么技能,唯一可以售卖的就是气力。


然而在这里,气力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只要工头需要,他们什么活儿都愿意干,无论工作多累多难,一天的工钱不过130。


他们中有人是母亲,打零工主要是“供娃儿读书”。


有的是年逾六十的父亲,挣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


他们把打零工,称之为“找活路”。


为了一家人的活路,他们不愿歇息,不能喊累,不敢停下。


2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在哪一刻真正理解了父母的不易?


评论区有几张图看得我鼻酸。


这是疫情时期的一张流调图,记录了深圳宝安64岁刘婆婆最真实的日常。


图源:知乎截图


她上午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中午要坐地铁去女儿的餐厅帮忙,一直到晚上才能回家休息……


她64岁的晚年生活,没有早茶、没有麻将,也没有广场舞,有的只是数不尽的责任,和日复一日的劳作。


这是上海一对卖炸货的老夫妻。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去,数十年如一日。


只是因为儿女做生意失败了,老夫妻俩只得出来摆摊帮忙还债。


重庆街头,一个身着粉裙的米老鼠在为商家做宣传。



可是当头套卸去,里面竟然是位白发苍鬓,瘦骨嶙峋的老爷爷。



还有这位“蛙奶奶”。


人们以为蹦蹦跳跳卖网红青蛙,是年轻人招揽顾客的小把戏。


毕竟头套闷热沉重,长时间走路叫卖,需要极大的体力。


可当头套被卸下,我们看到了老奶奶的满头白发。



她或许并不理解这里头的套路,她只知道多卖一只青蛙,就多一笔钱。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帮衬孩子们一些,让他们好过点。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样的父亲母亲还有很多。


他们的身份各异,或许是保姆、门卫,建筑工人、维修人员……


但他们的心愿都一样:只要还活着,就为孩子尽一份力,发一分光。


3


前段时间,一个同事因为被领导批评而情绪崩溃。


他向我大吐苦水:

“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么拼命工作,难道就是为了每天被人指着鼻子骂吗?


都说人生是旷野,为什么我的人生只是一条通往无限加班的轨道。”


越想越心酸,越说越难过,最后气得要辞职。


但前几天,我俩在食堂见面的时候,他却突然就说先不离职了,准备好好干下去。


原来,有天他偶然在微信运动上发现,他爸爸连续半个月,每天都走 5W 步以上。


他打电话回家才知道,一直务农的爸爸苦于种地不赚钱,便在镇上的工地找了一份工。


“六十好几的人了,每天早上 4 点多起床,晚上11 点多回家,累死累活一月才赚3000块,但凡我有点本事,我爸也不用去干这个了。”


我说:“你现在也能够养活自己,叔叔没必要这么劳累吧?”


同事低了低头说:“我这些年一直没找上女朋友,我爸觉得是家里条件差,他想趁现在还能干得动,多赚一点钱。”


说到这里,他眼眶有些湿润:“我爸都还在为我拼命,我哪有资格歇息?”


村上春树曾在书里写:人不是慢慢长大的,而是一瞬间长大的。


而这成熟的契机,通常来自于两个瞬间:


一是失去了保护你的人,二是找到了你要保护的人。


在那一瞬间,你发现父母已经苍老得无力为你兜底,你发现你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那种责任感会让你放下一切矫情,放下一切懒惰和玻璃心,你会想自己如果更有本事就好了,想着如果再努力一点就好了。


那一瞬间你会咽下一切委屈,吞下所有抱怨,扛起为家人遮风挡雨的使命,你明白你越强大,你的家人就会活得越安逸越体面。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