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研究
以现实问题带动理论研究,用哲学方式引领时代发展,推动中国哲学重建,走向世界学术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鸿洋  ·  再学安卓 - ... ·  2 天前  
英国那些事儿  ·  油管一哥砸1亿美元野兽游戏落幕!1000人参 ... ·  3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微信+DeepSeek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杂志社2025年度重点选题

哲学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1-28 09:13

正文

哲学研究杂志社2025年度重点选题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哲学研究杂志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和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目前,哲学研究杂志社拥有《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年鉴》等期刊,为更好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现将2025年度重点选题胪列如下: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最鲜明的理论品质。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内涵,深入推进对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哲学贡献。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对一系列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如“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作深入细致的学理阐释,积极探索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路径。


三、中华文明特质与形态的中国哲学基础研究

从哲学角度研究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及其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探索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理论机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拓展深化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问题研究,积极建设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的内在要求。要立足当代实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土壤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的主体性,创发出凝聚中华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力量、回应全人类共同命运的中国哲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丰富成果,要求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表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什么?功能是什么?特征是什么?如何在凸显“中国性”中重新书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如何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阐释?通过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等研究,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建设。


六、马、中、西哲学对话中的中国道路研究

“中国哲学”为中国道路提供思想根据,马、中、西哲学如何形塑中国思想的面貌?又在何种意义上相互融合而锻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追求?创造了什么样的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需要我们从哲学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哲学中国化、中华文化的“两创”进行深刻思考。本社旨在引导学界对马、中、西哲学对话的展开方式和融通内容进行学理上的分析,深入探讨马、中、西哲学的深度融合之于中国道路的影响。


七、世界哲学版图重绘与西方哲学中国化

全球化时代要求多元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以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共筑人类文明共同体。在这一新视野下,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的狭隘格局,探索重绘世界哲学版图的路径。西方哲学中国化体现了以文明对话促进思想创造的可能性,也构成了世界哲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社将聚焦相关成果,立足中国传统和中国现实,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新诠释,以及在中外思想交汇融合基础上实现的理论发展与创造。


八、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关注从哲学层面探讨文化形成、发展基本原理的相关研究,强调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国外文化理论的精华,在明确的时代意识和现实意识中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哲学与文化基础理论。通过对各种文化范式、文化形态、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实践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动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融合发展,为提升中国文化形象贡献力量。


九、关于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哲学研究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前沿新科技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同时也促使人类重新展开对人本身、对生命本身的理解。聚焦对新科技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的思考,同时关注新科技在本体论层面带来的哲学变革、对人类本质的影响、与传统哲学的碰撞以及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交叉研究等,以期能够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作出哲学性的审思与展望。


十、应用伦理学的前沿问题研究

社会生活的变革与新科技的发展,引发越来越多亟待思考的伦理议题。围绕当前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如人工智能的道德抉择、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与数据伦理、基因编辑等生命技术的道德边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生态保护与伦理责任、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等,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讨论,为未来价值准则、伦理规范、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学理支撑,实现伦理学基础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的相互促进。


十一、当代美学和美育教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