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自澳大利亚国防部网站2024年12月20日信息)
2024年12月20日,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2024年海军造舰及维护计划,该计划规定了向澳大利亚国防军提供海上能力所需的行动程序,强化了支撑国防的海上工业基础。
该计划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国防当前和未来的能力建设项目,整个计划将斥资1230-1590亿美元,对未来30年的造舰和维护活动提出长期需求,包括:
·常规核动力潜艇
·增强型水面作战舰艇
·小型战舰和陆军登陆艇
澳大利亚政府对持续性海军造舰和维护(
CNSS
)计划的投资为发展海洋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下一个海军造舰和维护计划将于2026年发布。
(编译自韩联社2024年12月22日信息)
当地时间21日,韩国将第三颗军事侦察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并成功与地面站实现通信。韩国国防部表示,此次发射将进一步加强韩国军方针对朝鲜核威胁和导弹威胁的威慑计划。
韩国时间12月21日,韩国第三颗军事侦察卫星在美国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韩国国防部)
韩国时间21日下午8时34分,韩国第三颗军事侦察卫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借助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研制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射2分18秒后,一级推进器成功分离;再过48秒后,整流罩分离;发射约50分钟后,卫星进入目标轨道;下午11时30分,卫星与海外地面站成功进行通信;发射第2小时56分钟,发射中心确认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该卫星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将根据飞行程序进行自主上电、太阳翼展开以及整星姿态控制,经各项功能和通信测试后,正式执行对朝监视和侦察任务。
据悉,韩国国防部正在推进将五颗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升空的“425项目”,当天发射的是该项目的第三颗卫星。首颗军事侦察卫星于2023年12月2日在美国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今年8月开始执行任务。第二颗军事侦察卫星配备合成孔径雷达(
SAR
),于今年4月18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预计明年2月开始服役。
韩国国防部计划明年发射该项目的最后两颗军事侦察卫星,它们均将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届时将能以每2小时为周期对特定地区进行侦察监视。
俄罗斯空军接收新一批
Su
-57
和
Su
-34
战斗机
(综合编译自军事观察杂志、防务博客、陆军认知网站2024年12月23日信息)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
UAC
)23日宣布已将新批次的第五代战斗机
Su
-57和
Su
-34交付给俄罗斯空军,预计该批次交付的
Su
-57和
Su
-34飞机将很快列编服役。
据悉,
Su
-57是一款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可执行空中、地面和海上打击任务。它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能够在复杂电子战环境和恶劣天气条件下全天候执行任务。该机翼展14米,长度19.70米,高度4.80米,可携带多达10300千克的燃料及各种武器,最大起飞重量37000千克,最高时速约为2600千米/小时(2.45马赫),飞行高度可达20000米,作战半径为1800千米,续航时间约为5.3小时,爬升速度为21000米/分钟。
在武器方面,
Su
-57配备了内置30毫米
GSh
-30-1加农炮。它还拥有两个主要武器舱和两个辅助舱,都可用于携带空对空导弹。此外,机翼下还有六个外部挂点,可挂载核有效载荷。
在航空电子设备方面,
Su
-57集成了
Sh
121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等系统,能够远距离检测并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提高了飞机的目标检测、导弹制导和整体战术态势感知能力。
Su
-34旨在打击远距离地面和水面目标,以及由防空系统保护的基础设施。它能够抵御敌人的火力和电子对抗手段,在各种地理条件下的昼夜行动中表现出色。它可以使用制导和非制导弹药同时执行空中侦察任务。
(编译自美国防务快报2024年12月11日、美国防部官网12月11日信息)
12月11日,美国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官办公室(
CDAO
)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快速能力小组(
AI
RC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apid Capabilities Cell
),担负推进国防部采用和交付前沿人工智能系统的职责。同日,“利马”工作组(
TFL
)提前完成工作目标并正式解散,后续工作由人工智能快速能力小组执行。
据报道,人工智能快速能力小组隶属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官办公室,与国防创新单位(
DIU
)协同开展工作。基于“利马”工作组的研究成果,该小组确定了作战和企业化管理领域的工作目标,推进两个领域共15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批量化部署。作战领域包括指挥与控制及决策支持、作战规划、后勤、武器开发与测试、无人驾驶与自主系统、智能活动、信息作战和网络战,企业化管理领域包括财务系统、人力资源、后勤与供应链、医疗保健信息管理、法律分析、采购流程、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
该小组2024和2025财年的预算金额近1亿美元(预算分配情况见表1),美国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官拉达·
I
.普拉姆补充称,这笔款项来自研究、开发、试验与鉴定经费(
RDT&E
),支持在拨付后的三年内合理分配。
据悉,“利马”工作组成立于2023年8月10日,计划在成立后的18个月内最大程度地减少国防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的冗余。该小组于今年8月提交工作成果报告(提前6个月完成工作),包括研究运行授权(
ATO
)、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安全问题、调整政府分类协议和安全标准。
(编译自韩联社
2024
年
12
月
18
日、美国海军新闻
12
月
18
日信息)
12
月
18
日,韩国
FXX
-
III
型护卫舰首舰“忠南”号正式交付海军,预计完成为期
6
个月的战力和实战部署后正式服役。
“忠南”号长
129
米,宽
15
米,最高航速
30
节,标准排水量
3600
吨,满载排水量
4300
吨。该舰配备了韩国自主开发的集成桅杆,桅杆四面安装固定式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追踪和响应。该装备使其能够同时打击空中的多个目标,显著提高防空作战能力。此外,“忠南”号还装备了韩国自主研发的、可发射多种制导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以及用于反潜战的声纳系统。
据悉,
HD
现代重工于今年
4
月
4
日交付
3000
吨级潜艇“申采浩”号(
SS
-086
),并计划完成为期
8
个月的评估后正式服役;
11
月
27
日交付
8200
吨级宙斯盾驱逐舰“正祖大王”号。
表1.韩国
FXX
-
III
型护卫舰
(编译自美国海军学会
2024
年
12
月
13
日、美海军新闻
11
月
22
日信息)
12
月
13
日,美国海军负责研究、发展和采办的助理部长帮办尼古拉斯·
H.
格廷称,“星座”级护卫舰的设计方案预计于
2025
年
5
月定型,届时芬坎蒂尼海事公司威斯康星造船厂将开展总装造船连续作业。
据悉,“星座”级护卫舰以欧洲多任务护卫舰(
FREMM
)为原型设计建造。美海军原计划沿用原型舰
85%
的设计,后续为满足生存能力需求和未来开发裕度标准,排水量增加
10%
以上,原始设计方案大幅修改。目前,“星座”级护卫舰仅沿用
15%
原型舰设计。另外,由于重量增加、劳动力短缺等原因,“星座”号护卫舰(
FFG
-62
)预计于
2029
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