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篇上层精英的午餐读物
图片来源:moviestreaming
硅谷是一个精英汇聚的圣地,这个区域的人群分享着一定的共性。然而,在这里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似乎也要比其他地方更加显著,难怪有人说硅谷是一个「矛盾与统一」的结合体。
媒体「The Atlantic」每年都会针对硅谷圈内人士发起调查,以了解这帮精英们对年内一些科技事件的真实观点。
就在最近,这家媒体再次发起了调查,超过 50 位科技公司高管、革新者以及思想家踊跃参与到了其中。这次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包括人们对彼得·泰尔(Peter Thiel)事件的看法,为何「Theranos」可以迷惑众生,以及玛丽莎. 梅耶(Marissa Mayer)该何去何从等问题。
尽管事不关己,但闲来无事看看这帮远在大洋彼岸的精英们的生活百态,也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
图片来源:barbershopbcn
在这个问题上,硅谷精英们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获票最高的分别为「Slack」和「Docker」,前者因为开发了一款可以群发信息的应用而广受好评,而后者则是一款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开发者在笔记本上编译测试通过的容器可以批量地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包括 VMs(虚拟机)、bare metal、OpenStack 集群和其他的基础应用平台。这两家公司的得票率同为 7%。
增强现实领域的明星公司「Magic Leap」和独立游戏公司「Niantic」则以 5% 的得票率并列第二。
来自「Wired」的凯文•凯利(Kevin Kelly)别出心裁地将支持票投给了 Google 旗下的「Deep Mind」公司,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驱动新时代的核心力量,Deep Mind 的算法在未来有望成为广大最具价值公司的财富驱动器。
「Cloudera」的首席战略官迈克·欧森(Mike Olson)则将支持票投给了「Enigma」公司。面对这家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司,欧森的评价是:「这家公司在匿名性和隐私性方面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有趣,这两个问题不论对于社会还是企业都极具意义。」
在「Uber」公司负责美国和加拿大业务的雷切尔·霍尔特(Rachel Holt)坚持为开发多功能无线网络视频监控摄像头的「Dropcam」公司背书,她表示:「在上下班途中看着自己的女儿上床休息或者起床的过程绝对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体验!」
在「eBay」负责产品和购物体验事项的副总裁莫罕·帕特(Mohan Patt)则认为「uBeam」是一家极具幻想空间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由一位名叫梅瑞狄斯·佩里(Meredith Perry)的女孩创立,当时她只有 22 岁。佩里的想法是通过超声波为电子产品充电,以便让整个世界从充电线中解脱出来。
在公司优秀程度的评价问题上,硅谷精英似乎都保有各自的标准,有的偏向于客观和数据,有的则会从自己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感知出发。但不论如何,能够获得独具慧眼的硅谷精英的肯定,不论对于哪家创业公司而言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图片来源:tinoshare
特斯拉在硅谷的群众基础绝对毋庸置疑。在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 69% 的人已经购买了特斯拉汽车。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Rocket Fuel」的首席执行官兰迪·伍顿(Randy Wootton)直言:
「我是一名异类:在一家名字带有『能源』字眼的公司担任 CEO 却开着特斯拉汽车。不得不说,这辆汽车的动力非常惊人!」
在硅谷,埃隆·马斯克(Elon Mask)和特斯拉似乎成为了类似于图腾的存在。这也难怪,毕竟这般卓越的创始人和产品确实可以满足许多精英的幻想。
你认为哪一款全新的应用或者产品最有可能进入千家万户?
有 29% 的受访者认为亚马逊公司(Amazon)的智能控制设备「Echo」及其虚拟助手「Alexa」在未来会大放异彩,有 18% 的用户选择将支持票投给以「POKÉMON GO」为代表的现实增强类产品。
还有 9% 的受访者幽默地表示:「如果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早就发财了。」
出乎的是,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已久的 Google 公司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中占据优势,其得票率只有 13%。接近 65% 的受访者将支持票投给了特斯拉公司,Uber 和奔驰公司则各占 6% 的得票。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全自动驾驶汽车需等到 2020 年或以后才会正式投放到市场。
在这个问题上,特斯拉公司的人气优势再一次暴露无遗。
图片来源:wccftech
在 2014 年,被冠以「独角兽」称号的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曾获得 90 亿美元的估值。但在两年后的今天,这家公司却惹上了官非。为什么人们对于这类事件总是后知后觉呢?
「Polycom」的联合创始人杰夫·罗德曼(Jeff Rodman)表示:「人们都愿意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这家公司的行径和特朗普(Donald Trump)尤其相似:两者都擅长以自信的姿态隐藏真实数据,都会向观众传递『相信我,这非常振奋人心』的信息。面对这两起事件,人们都不曾努力去挖掘真相。」
「Autodesk」的首席执行官卡尔·巴斯(Carl Bass)从另一方面作出了解释:「Theranos 拥有名声在外的投资者和合伙人,董事会成员也有着彪炳的战绩,这是一家足以让主流媒体津津乐道地进行报道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就会被催眠。」
笔者认为,这和国内许多传销和民间借贷的壮大过程有一定的相似程度。在某个概念或者新事物出现以后,利益相关者和媒体总会大肆炒作一番。被舆论和表象冲昏了头脑的人们也会逐渐放下戒心,严重的还会陷入自我催眠状态。面对这个问题,许多硅谷精英似乎也不能免俗。
在过去 5 年内,哪一项科技变革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你的生活质量?
33% 的受访者把支持票投给了打车公司,8% 选择了健身追踪器和应用,也有 8% 的受访者认为 iPhone 和 iPad 的更新换代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功不可没。
和特朗普相比,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硅谷似乎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次调查中,没有人选择把票投给特朗普,高达 8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将选票投给希拉里。
「Double Robotics」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卡恩(David Cann)表示:「我宁愿忍受糟糕的 PHP 脚本,也不愿意将选票投给特朗普。」
只能说,特朗普似乎把整个硅谷都得罪全了……
面对这个问题,硅谷精英们的态度并不乐观,只有 3%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白领可以在 2018 年实现远程办公,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实现时间至少需要在 2020 年以后,甚至有 38% 的受访者认为在他们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这个愿望实现。
这个结果似乎和许多描述外企办公氛围的文章相悖。即便真能实现,远程办公的受益者始终仅仅是少数人。
图片来源:smartmoney
针对彼得·泰尔广受争议的两起事件,你认为哪一起性质更加恶劣?
众所周知,美国新闻媒体「Gawker」旗下的网站曾于 10 年前发布过一系列针对彼得·泰尔的不利报道,甚至还曝光了他同性恋的身份。事件发生后,泰尔便展开了为期 10 年的「复仇之战」,他会资助律师团队,让后者寻找被 Gawker 报道过的受害者并展开反击。
在今年 5 月份,泰尔曾向外宣布自己已同意担任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并将于今年的选举上为特朗普背书。此举在硅谷引起一片哗然。
针对这两起事件,有 36% 的受访者认为前者的性质更加恶劣,56% 认为后者的影响会更加糟糕,剩下 8% 的受访者表示两起事件均无伤大雅。
「Soundcloud」的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艾利克·沃霍斯(Eric Wahlforss)表示:「似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我肯定他在暗中打着如意算盘。」
「Data & Society」的创始人黛娜·博伊德(Danah Boyd)直言:「暗地里资助针对媒体生态发起攻击的行为和科技的初衷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Proteus Digital Health」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汤普森(Andrew Thompson)是 8% 当中的一员,他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有勇气去贯彻自己的信念,并将其放置在金钱和声誉之前。
一贯特立独行的泰尔似乎很少会关注外人的看法,谁叫他确实有任性的资本呢?
你认为苹果公司应否为圣贝纳迪诺枪击案中的手机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