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声Pro  ·  抽象是短视频在2024的最大主题 ·  2 天前  
粥左罗  ·  俗人一个,李子柒归来 ·  2 天前  
粥左罗  ·  俗人一个,李子柒归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固收】消费贷暗度陈仓,监管出手叠加居民高杠杆进一步施压房地产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9-27 07:53

正文

——联系人:明明;章立聪,余经纬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债市日评。投资要点:居民短期贷款增速与消费统计数据背离,可能流入房地产。2017年3月以来,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走势加剧分化。居民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一般在涨跌上亦步亦趋。但2017年3月开始,中长期贷款显著回落,而短期贷款则暴增,这一趋势逆转的时点与房地产市场“3·17新政”一致。与中长期贷款回落相应的是,今年前八个月房地产数据仍然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尽管相比于去年整体增速有所降低,但房地产市场依然较为稳定。信贷是决定房地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在政策限制下的显著回落却并未充分拉低房地产市场走势,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来源的资金对房地产市场有一定支撑。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与消费走势背离,消费贷猛增缺乏基本面基础。居民短期消费贷与居民日常消费、汽车消费紧密相关。2017年之前,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与代表需求的社会零售总额及汽车销量走势较为一致,在3月份开始出现巨大分化。需求有所走弱的情况下短期消费贷款却逆势大增,与基本面数据不符,进一步验证消费贷可能流入房地产的情况。

 

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预计约6174亿,与中长期消费贷款此消彼长。我们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对异常新增居民短期消费贷款进行了推算。根据我们的结果,今年3月以来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共约6174亿,占今年全部新增居民短期贷款接近50%。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与新增中长期消费贷款在2017年3月之前涨跌趋势大体保持一致,而从今年3月开始走势分化加剧且涨跌出现背离,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形。结合之前数据,共同表明了“3·17”新政后,预计短期消费贷款异常增加充当了中长期贷款的补充,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监管出手叠加居民杠杆高企难以为继,房地产走势承压。监管出手,房地产短期资金面将进一步收紧。9月以来,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先后发文要求严查消费贷,接下来消费贷将是整治重点,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流入资金减少,预计将产生约3400亿资金缺口。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我国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民继续加杠杆的难度大。

 

综上所述,居民部门短期内缺少继续加杠杆的资金,长期来看居民加杠杆的难度大。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接下来会进一步承受向下的压力。

 

当前房地产库存相当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居民部门,后续房地产需求缺乏足够继续增长的动力。此外,短期来看,在中长期按揭贷款受限且监管开始出手整治短期消费贷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资金流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从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在房贷助推下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居民部门继续加杠杆的空间不足。总体来说,房地产市场后续走势向下压力增大,可能带动基本面增速下行,同时房地产走低会通过居住等项目影响通胀,国债收益率同样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我们仍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中枢3.6%的判断不变。

 

正文:今年以来,居民短期贷款逆势而上,在收入增长保持平稳、消费走弱、中长期贷款回落的情况下大幅增长。截至8月,今年全年新增居民短期人民币贷款共1.28万亿,其中3月份以来共新增1.23万亿,而去年全年新增居民短期贷款仅6514亿。9月份开始,北京、江苏、深圳和广州等地先后出台文件要求严查与日常消费不匹配的大金额、长期限的消费贷,侧面验证了部分居民短期贷款绕过监管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一、居民短期贷款增速与消费统计数据背离。2017年3月以来,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走势加剧分化。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由房贷构成,而短期贷款则主要用于相对金额较小的日常消费,二者一方面共同宏观经济走势影响,另一方面当房贷负担较大时居民需要短期贷款支持以满足日常消费,因而短期与中长期贷款走势应当一致。由图一可以看到,二者在涨跌上亦步亦趋。但从2016年开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居民大量加杠杆导致中长期快速增长并保持高位,而短期贷款则保持在较低水平。进入2017年后,尤其是3月份开始,这一现象出现反转。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在2月份回落,但此后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维持在了较低水平,而短期贷款则暴增,这一趋势逆转的时点与房地产市场“3·17新政”一致。

 

与中长期贷款回落相应的是,今年前八个月房地产数据仍然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房地产市场可能有其他来源的资金给予一定支持。尽管相比于去年整体增速有所降低,但房地产市场仅七月份因为季节性因素、极端高温天气以及部分地区洪涝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超出以往的跌幅。短期而言,信贷是决定房地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在政策限制下的显著回落却并未充分拉低房地产市场走势,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来源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与消费走势背离。居民短期贷款分为消费贷款与经营性贷款。经营贷款是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经营需求而申请的贷款,在申请时需要营业执照等文件。相比之下消费贷款申请条件低,加之银行难以且缺乏足够动机追踪贷款用途,因而存在较大可操作的空间。消费贷与居民日常消费,尤其是汽车消费紧密相关。2016年2月的短期消费贷款数据由于季节性等因素出现超预期的巨大跌幅,为了更好的展现趋势,图2和图3给出了2016年3月以来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与社会零售总额及汽车销量增速的走势图。2017年之前,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与代表需求的社会零售总额及汽车销量走势较为一致,在3月份开始出现巨大分化。此时居民中长期贷款已经出现回落意味着居民部门负债压力减小,应当有更多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因而对短期贷款的需求相应地会减小,且需求面并没有巨大的冲击,但短期消费贷款却在需求面走弱的情况下逆势大增,与基本面数据不相符。

 

二、预计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约6174亿,与中长期消费贷款此消彼长。根据之前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存在相当一部分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由于缺乏具体的数据,我们对可能短期消费贷款中可能存在的异常部分进行简单的测算,以进一步佐证我们的观点。

 

我们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取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中无法被消费等因素解释的部分作为异常贷款。具体而言,我们先用2017年3月以前的数据估算出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然后再利用相关数据拟合2017年3月至8月的居民消费贷款,真实值超出的部分即被认为是异常值。考虑到社会零售总额和汽车销量与短期消费贷款的联系,且社会零售总额缺乏1月份的数据,我们使用汽车销量作为需求的核心影响因素。汽车销量同时也是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宏观经济走势、居民收入紧密相关,对居民需求有较好的代表性。再考虑通胀(CPI)、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季节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估算出今年以来异常新增贷款共约6174亿,即今年新增短期消费贷款中仅约6100亿与以往趋势保持一致。去年前8个月新增短期消费贷款共4854亿,如果短期消费贷款和社会零售总额增速保持一致,则今年同期大致应增长5357亿,一定程度上侧面验证了我们的测算。

 

图6给出了2016年3月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与新增中长期消费贷款在2017年3月之前涨跌趋势大体保持一致,而从今年3月开始走势分化加剧且涨跌出现背离,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形。3月份尽管中长期信贷与短期贷款都有上涨趋势,但主要是因为限贷限购政策从3月份接近下旬才开始实施,所以中长期贷款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以上数据共同表明了3月份实施房地产新政后,居民消费贷款的流向与居民日常消费发生偏离,与居民消费需求不符的部分短期消费贷款预计充当了中长期贷款的补充。

 

今年前8个月异常新增短期消费贷款占2013年-2017年各年前8个月新增中长期消费贷款(房贷)之比分别为48%、50%、37%、18%及19%。可以看到的是,即使在房地产增幅迅猛的2016年,这个比例仍达到了18%。今年以来由于房贷受限,中长期消费贷款出现回落,异常短期消费贷款占比19%与去年相似。考虑到此前几年新增中长期贷款有较大涨幅,而今年房地产又较为平稳,可以认为短期贷款在相当程度上支撑了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走势。

 

三、监管出手叠加居民杠杆高企难以为继,房地产走势承压。监管出手,房地产短期资金面将进一步收紧。9月以来,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区监管部门先后发文要求严查消费贷款,接下来消费贷将是整治重点,预计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流入资金减少,房地产继续走低的压力加大。我们对由于监管消费可能导致的资金缺口作简单的测算以初步了解对房地产市场可能的冲击。居民短期贷款近年来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我们假定在无异常消费贷的情况下今年居民贷款仍保持去年7%的增速,并进一步地假定今年前8个月新增短期贷款占全年之比与去年相同为70%。则由此可以估算出在无异常消费贷款暴增的情况下,今年全年理应新增短期贷款6970亿,其中后四个月为2091亿。如果监管不对消费贷进行限制,预计全年新增短期贷款1.83万亿,后四个月为5486亿。由此,在监管对短期贷款进行限制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产生大约3400亿的资金缺口,占2016年9月至12月新增中长期消费贷款18%,可以预见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我国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能导致当前的杠杆水平被低估:(1)恩格尔系数较高。这意味着居民收入中有更大的比例用于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2)中国居民消费相关的信贷占比少,高杠杆主要来源在于房贷,风险集中且一旦发生危机则影响大、涉及范围广。(3)城镇化比率较低。居民加杠杆主要是集中在城镇居民购房贷款,城镇化比率低意味着实际上的负担债务的人群更少因而债务负担更重。基于此,中国居民部门继续增加杠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尽管短期消费贷款迅猛增长,可能作为中长期贷款的替代流入房地产市场说明了居民当前对房地产的需求仍然没有衰退。但居民部门短期内缺少继续加杠杆的资金,长期来看居民继续加杠杆的难度大。总体上,房地产市场接下来会进一步承受压力。

 

债市策略:房地产市场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房地产投资是一直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房地产库存相当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居民部门,后续房地产需求缺乏足够继续增长的动力。此外,短期来看,在中长期按揭贷款受限且监管开始出手整治短期消费贷的情况下,预计房地产市场资金流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从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在迅速增长后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继续加杠杆的难度很大。总体来说,房地产市场后续走势向下压力增大,可能带动基本面增速下行,同时房地产走低会通过居住等项目影响通胀,国债收益率同样面临下行压力。因此,我们仍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中枢3.6%的判断不变。

 

可转债市场点评。9月26日转债市场。转债指数收于109.87点,下跌0.61%;平价指数收于87.44点,下跌0.11%。31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皖新EB和以岭EB停牌外,8支上涨, 21支下跌。其中17中油EB(0.59%)、永东(0.52%)、广汽(0.35%)、广汽(0.35%)领涨,骆驼转债(-1.89%)、塑模(-1.75%)、格力(-1.23%)领跌。31支可转债正股,20支上涨,1支(以岭EB)持平,10支下跌。其中,17桐昆EB(3.06%)、永东(2.29%)、辉丰(1.90%)领涨,清控EB(-0.68%)、国盛EB(-0.77%)、久其(-1.86%)领跌。

 

周二沪深两市同向变动,尾盘上证综指上涨0.06%,深证成指上涨0.18%。上周转债市场继续调整,此轮转债的供给冲击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规落地,第二阶段则是新券实质性发行,从上周转债市场估值的表现来看随着雨虹转债启动发行,市场估值随即压缩,与我们强调的二阶段论相吻合,对于转债市场估值我们认为未来发行的节奏可能进一步加快,因此估值仍具有压缩的空间,这一轮转债估值压缩的比较明显,而估值的底部也并不遥远。随着新规落地转债市场正式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帷幕,从表面来看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供给大幅放量市场规模快速上升,转债市场逐步摆脱小众市场的帽子。但是这只是表面的外生的特点,从内生来看从再融资新规到信用申购转债新时代有着更深的内涵。从过往看发行可转债并非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选择,但如今可转债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案,除了数量的增加更多优质公司开始取道可转债进行融资,显著地提高了待发新券的资质,这是再融资新规对转债市场内生的推动。同样信用打新的落地加快转债发行节奏,也是从内生推动转债市场的主流化与规范化。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过百家的待发公司里面依旧难觅一线龙头的身影,更多出现的是细分领域的龙头或是二线龙头,它们是推动待发新券资质的中坚力量,恰恰这一现象是转债市场新时代的深刻内涵。我们判断随着一线龙头的年初以来的靓丽表现,已经给二线龙头留出了足够的上涨空间,未来有盈利支撑的二线龙头有成为A股市场上涨的推动力量,而这一结构的变化恰恰可以与转债待发个券的结构形成共振,料使得转债市场的新时代能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收益空间,而这一现象有望在四季度随着新券的发行便开始初现端倪,如今恰似黎明的前夜。回到市场策略我们认为短期等等新券依旧不失为上策,但是随着供给冲击并不应该过度“嫌弃”老券,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并不会区分新老。目前看存量标的中握紧金融不放手,同时在低价与低溢价标的中寻找潜在机会,具体可以关注三一、电气、久其、以及三个重点板块金融、汽车、化工行业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需要明确的是,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使用相关服务。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中信研究(原始ID:gh_294e097afc75)是由中信证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若未经中信证券官方核准,其他任何明示或暗示以中信证券名义建立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官方订阅号,订阅人在阅读、使用相关订阅号信息前还请务必向中信证券销售人员或客户经理进行核实。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订阅人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中信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报道相关内容”的日常授权。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中信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信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