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我上班时放了个屁,结果hr直接...”Re ... ·  3 天前  
最英国  ·  唐顿移民问答| ...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英国大家谈商务合作及转载须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8年骑行17万公里 !雷州姐姐“爱心长征”感动无数人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10-08 17:45

正文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陈小燕,本与雷州市龙门镇一个家庭没有任何瓜葛。然而她从8年前开始,领养其家庭孩子并且天天骑车送饭送菜,悉心照顾这家人。如此车轮式的“爱心长征”行动,坚持至今长达8年,共辗出了17万多公里,被人们称为是“爱的长度”,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

“爱心长征”始于对一个孩子的领养

陈小燕今年47岁,家住雷州市城区,穿着时尚大方而又典雅,是一名“美人”形象。“她人美心灵更美,经常热心帮助他人。在街上看到流浪汉或者无家可归的人,都会给予或多或少的援助。”了解她的人都会这样反映。


提起陈小燕坚持照顾这个非亲非故的病残家庭的行动,得从她领养一个男孩的事情说起。 8年前,她通过别人牵针引线,领养了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男婴。 当年为了给孩子上户口,她又想方设法找到了孩子的亲生父母——居住在龙门镇偏僻乡村后排村的村民陈保琼和周美如。 就是在那一年,注定了一个车轮式“爱心长征”故事的开始。


当年,陈小燕了解到陈家人是这样的境况:父亲陈保琼年纪大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而母亲周美如又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全家人的生活收入仅依靠政府的“五保”待遇。“我进这家庭时,看到其借居的是生产队里几十年前建筑的破旧楼房,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家具,衣服也是村里人或社会好心人给的,心里很难受。”陈小燕说,当年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直到把养子养大成人,再让养子回来好好照顾其亲生父母。”

01

每天骑车60公里送饭到“穷亲戚”家

也就是从8年前开始,陈小燕既要每天“哺育”才几个月大的养子,也要每天多弄好一份饭菜,雷打不动的从城区骑车出发,不辞劳苦地跋山涉水数十公里,给这一病残家庭送去,完成一份只因自己的“恻隐”之心,而给自己定下的爱心诺言。


从雷州城区到龙门镇后排村,骑车一个单程则要30公里距离。 “我每天只是送饭一次,一般是在大清早时候给送去。早晨的太阳不强烈,想早点去早点回,也耽误不了自己的事。”陈小燕坦诚说,她每送一次的饭菜都是全天的量,“因为自己也有生意和生活要忙,没方法做到每顿饭都能给送去的。”


而记者了解到,每天即使每天只给陈保琼这一病残家庭送饭一次,陈小燕一个来回也要奔波60公里。“如果抄小道,也要经过许多‘深山密林’,道路崎岖不平。 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酷暑寒冬,她都会坚持不懈,并且一送就是8年,每年奔波2万多公里,8年17万多公里……”知情者这样告诉记者。


教育养子孝道 希望其孝顺父母

陈小燕的养子叫陈湛晖(化名),正在读学前班。“他从小活泼好动,又乖巧听话,我们全家人都很疼爱他,俺儿子和儿媳都在广州工作生活,也经常买玩具回来给他,并且带他上去玩。”陈小燕告诉记者, 每到周末或假期,她都会带上陈湛晖一起给陈保琼和周美如送饭。


陈小燕说:

我们从小就有意识教育他,每个人都要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哪怕他们再贫穷再丑陋。并且告诉他,我们经常去看望的,就是他的亲生父母。虽然他还不大懂得这是什么意思,甚至还不满地嚷嚷我们才是他的爸爸妈妈。但我们不怪他,他还小不懂事。



陈小燕每天给病残家庭送来饭菜。通讯员吴智雅 摄

小燕是我的好闺蜜,近几年受她的影响,我也经常跟着她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像她这样,8年来坚持照顾一个困难家庭,天天骑车送饭、不嫌脏累,确实不容易做到,她真是个好人。

陈小燕朋友说:

陈保琼心存感激地说:“ 于我年纪大且身体不好,为了生活也要四处捡破烂,每天照顾妻子的时间很少,多亏了好心人小燕姐的帮助我们全家生活才过得好些。并且她不图回报,8年来把我的孩子照顾得这么好,真不知我们是哪来的福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