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京哈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北京市、辽宁省沈阳市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高速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连接环渤海和东北工业基地两个经济区域的重要轨道交通设施,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京哈高速铁路由北京至沈阳段、沈阳至哈尔滨段组成。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速铁路京承段开通运营,京哈高速铁路京沈段全线贯通。京哈高铁全线共32座车站,北京至沈阳段桥隧众多,桥隧重点工程共六项;而沈阳至哈尔滨段则是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 。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图。
材料二: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内地第一条连接河北省与辽宁省的高速铁路,现属于京哈铁路组成部分,为衔接中国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沈客运专线于1999年8月16日全线开工建设,于2006年12月31日并入京哈铁路。秦沈铁路起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站,东出山海关,途经绥中、兴城、葫芦岛、锦州、穿越辽河平原,经凌海、台安、辽中,止于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北站,线路全长404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下图示意秦沈客专线路图。
材料三: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北京至沈阳、哈尔滨最快2小时44分、4小时52分可达。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新增了一条东北地区进出关高铁通道,使东北高速铁路网日益完善、形成规模,全方位融入中国全国高速铁路网,将极大便利东北、华北地区人民群众出行,进一步释放进出关铁路货运能力,密切环渤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间的联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题1】分析京哈高铁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8分)
【小题2】分析在原有秦沈客专的情况下,还要新修京哈高铁京沈段的原因。(6分)
【小题3】分析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对东北地区的意义。(8分)
本题以“京哈高铁的建设和全线贯通和意义”为背景材料,以“京哈高铁的建设难题、选线原因和通车后对东北地区的意义”为切入点,考查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影响交通线选线的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交通线的意义等相关地理知识。
【分析】
作答本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2017年天津卷第14题(2)
<真题溯源>2017·天津·14(2)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 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唐山至承德之间的铁路需要穿过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较大。
<答案>
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回到本题,根据材料“京哈高铁全线共32座车站,北京至沈阳段桥隧众多,桥隧重点工程共六项”,并结合京哈高铁线路图中的信息可知,京哈高铁全长1198公里,线路长度长,车站多,桥隧众多,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
结合上述对天津卷14题(2)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而京哈高铁北京段恰好要穿过北京北部、东北部的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差且复杂,岩性破碎,地下水发育,不利于铁路的修建,建设难度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首都,政治中心,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区修建一条高铁,地价不菲,高铁的造价也相应会提高,工程建设的成本高。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北京北部分布有明长城等古迹,建设京哈高铁时还需要保护这些文化古迹,在保证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古建筑之间的关系。
由于这道题问的是“京哈高铁建设时遇到的困难”,所以我们还要考虑早已建成通车的沈阳至哈尔滨段,根据材料“沈阳至哈尔滨段则是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和所学知识可知,京哈高铁沈哈段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且漫长,属于高寒地区,施工期短,冬季多极寒天气,地下冻土层广布,不利于工程建设,施工环境恶劣。
【答案】
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地价高,建设成本高;工程建设的同时还需保护文化古迹;沈哈段属于高寒地区,冻土广布,施工环境恶劣。(答出4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分析】
交通线区位分析的技巧
(1)宏观选线方面
②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③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2)微观选线方面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
①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
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
③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结合京哈高铁和秦沈客专示意图分析可知,两条线路在辽宁省的走向是不一样的,京哈高铁主要经过阜新、朝阳这些辽西内陆地区,而秦沈客专主要经过盘锦、锦州。葫芦岛这些辽西沿海地区,相比于沿海地区来说,内陆地区交通线路少,交通不便,通达度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京哈高铁京沈段的开通将会把发展较为缓慢的将辽宁西部主要城市纳入高铁城市圈,这无疑会极大地带动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东北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北京至沈阳、哈尔滨最快2小时44分、4小时52分可达”和示意图中的设计速度可知,京哈高铁的时速要超过秦沈客专,运行距离和时间也优于秦沈客专,因此修建京哈高铁京沈段能够缩短时空距离,极大便利东北、华北地区人民群众出行。
结合材料“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内地第一条连接河北省与辽宁省的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于1999年8月16日全线开工建设,于2006年12月31日并入京哈铁路”可知,秦沈客专开通时间早,又是连接辽宁省和河北省的第一条高铁,运输压力大,而修建京哈高铁京沈段能够进一步释放进出关铁路货运能力,缓解原有秦沈客专的运输压力。
【答案】
带动辽西内陆地区发展;缩短京沈两地的时空距离;缓解原有秦沈客专的运输压力。(每点2分,共6分)
【分析】
交通线意义这个知识点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本题的作答要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分析。根据材料“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新增了一条东北地区进出关高铁通道,使东北高速铁路网日益完善、形成规模,全方位融入中国全国高速铁路网,将极大便利东北、华北地区人民群众出行”可知,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完善了东北地区的高速铁路网,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的交通通达度,便利人们的出行。
根据材料“密切环渤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间的联系”可知,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加强了东北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东北地区与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之后,就会使更多人来到东北、建设东北、发展东北,吸引投资。
东北地区自身工农业基础好,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能够带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沿线城市化水平的发展。
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条件的日益改善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增强了经济效益。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速度较缓慢,但由于工农业基础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国家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发展战略,因此京哈高铁的全线通车有利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答案】
提升交通通达度,便利人们的出行;加强信息交流,吸引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经济效益;有利于贯彻东北振兴战略,为东北地区发展注入活力。(任答4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北京至哈尔滨高铁北京至承德段于2021年1月22日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北京至沈阳、哈尔滨最快2小时44分、4小时52分可达。京哈高铁南起北京市朝阳区,向北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长春市、松原市,终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长11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沈阳至哈尔滨段于2012年12月1日开通运营,沈阳至承德段于2018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此次开通的北京至承德段长192公里,设北京朝阳、顺义西、怀柔南、密云、兴隆县西、安匠、承德南7座车站。早上8时40分,哈尔滨西站开出首趟京哈高铁全程列车,9时16分,北京朝阳站开出首趟京哈“高寒版”复兴号。
京哈高速铁路承沈段向北经京哈高速铁路沈哈段连接东北高速铁路网,京哈高速铁路北京至承德段建成通车后,经北京枢纽接入中国全国高速铁路网,将形成东北地区又一进出关高速铁路铁通道。京哈高速铁路承沈段的开通运营,将进一步扩展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覆盖面,加快形成东西并举的进出关高速铁路通道,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京哈高速铁路沈哈段开通运营后,不仅东三省主要城市间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为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同时还会释放东北地区铁路货运能力,大大缓解哈大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