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重要工程。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巴彦淖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目标与第一任务。
巴彦淖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精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零跑腿、零材料、零等待”的便利化智慧公积金服务体验。
为实现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新模式
,
数字化管理新机制、服务新模式、监管新局面、安全新防线等要求,2024年8月1日,经过近半年多的实施,巴彦淖尔市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服务项目顺利上线运行。
所有业务均实现“零跑腿”“不见面”“掌上办”,打破信息共享壁垒、减少流程办理要件等,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面推行“7×24”小时线上办事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办事服务中心”,实现了公积金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一是
业务流程优化再造。
通过推进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将原有流程打破和重建,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便捷化,取消不必要的业务要件,减少办事环节。并且引入具有真实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与签章系统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同时所有业务实现无纸化办理,减少纸质资料传递,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业务办理时间,为住房公积金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基础。
二是
打通信息数据壁垒。
打破住房公积金系统与相关部门、单位数据的条块分割难题,通过自治区监管处建设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与公安、民政、网签、市场监管、不动产及各商业合作银行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获取到户籍、婚姻、网签、不动产等办理公积金业务需要的全量化信息。并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人民银行“总对总”方式接入二代征信系统。
三是
建成全自治区首个“区块链+住房公积金”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项目。
2024年8月,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特点,解决了信息保护难题,推进公积金服务从“线上化”到“链上化”升级。
四是
贷款不见面数字审批系统即将实施上线。
经过努力攻关,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见面数字审批系统采用身份认证、图像识别、语音识别、音视频云端录制、电子签章(签名)、区块链等新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面谈方式,由智能语音机器人替代工作人员与借款人进行面签,全程存证留痕。最少耗时五个工作日的贷款业务,如今做到了掌上全天候“7×24”小时办理、借款人实现最快20分钟内即可办结。
五是在全市率先接入政务服务渠道。
为让公积金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巴彦淖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全新接入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登录政务服务网即可办理企业登记、设立、封存、迁移等一件事的办理,结合本地政务局对住房公积金业务延伸的要求,
巴彦淖尔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于2024年底完成政务一体化平台的衔接,目前已陆续切入正式生产环境,实现了办事群众通过政务渠道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提取等高频事项。
六是全面完成国产化替代。
根据国产化改造要求,住房公积金数字化服务项目所有应用部署至当地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信创云端,同时已完成底层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基础应用资源的国产化实施,总体架构采用C/S模式,并且桌面应用端也同步完成国产化应用场景适配改造,成为全区住房公积金行业首家完成国产化替代中心。
七是通过商用密码安全性评估。
运用先进的国密算法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保护,采用高强度加密算法对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加密,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安全事故发生;建立了基于密码的安全保护体系,为业务系统提供高性能、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密码运算,推动保障系统更加安全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密码在保障系统及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为信息系统资产安全和业务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八是建立数字化内部控制体系。
利用数字技术,把各项制度规定设置为风险控制参数,通过对违规操作设限,嵌入到核心业务系统中,使违规业务在系统上无法办理,减少差错率,防范廉政风险。对每一笔操作在系统内均保存记录,不可篡改,责任可追溯到人。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不断加强了风险防控,公积金管理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务。同时,公积金数字化转型也将促进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