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酸谈
酸谈学社——教授医学基础科研的完整知识架构。
51好读  ›  专栏  ›  酸谈

每天喝牛奶可能不是好选择!研究表明:每增加50g奶制品摄入,肝癌风险高12%,乳腺癌风险高17%!

酸谈  · 公众号  ·  · 2025-02-01 19:13

正文

医生也有60W定律?成功的医生有哪些共性?你和同事的差距是什么时候开始拉开的?
关注“科研职场说”,每天分享医生职场生存技能!
现在关注,还能限时免费领取 医学科研路径 资源哦!

在《BMC Medicine》期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Maria G. Kakkoura等研究者探讨了中国成年人乳制品消费与总癌症及特定部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这项为期11年的前瞻性研究涉及约50万人,发现较高的乳制品摄入与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增加50克乳制品摄入,总体癌症风险增加7%,肝癌风险增加12%,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17%。尽管淋巴瘤的关联在多重检验校正后不显著,但整体结果提示在乳制品消费较低的中国人群中,乳制品摄入可能与某些癌症风险增加有关。这项研究为中国的癌症预防提供了重要的饮食建议依据。


研究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每年有超过40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约300万癌症死亡病例,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是最常被诊断的癌症类型。主要的癌症风险因素包括吸烟、慢性感染、女性生殖因素、酒精消费以及某些饮食因素,如低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及高摄入加工肉类。虽然许多大型前瞻性研究已在主要以西方人群为主的研究中探讨了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并显示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与前列腺癌风险呈正相关,但与乳腺癌和许多其他特定部位癌症的关系尚不明确。


在非西方人群中进行的前瞻性研究较少,而这些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乳制品消费类型和平均摄入量以及代谢乳制品的遗传能力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在中国,虽然人均牛奶消费量在最近几十年有所增加,但仍远低于欧洲。此外,奶酪几乎不被消费,并且大多数人口不能正确消化乳糖。迄今为止,中国在这一主题上的少数前瞻性研究未显示乳制品摄入与女性乳腺癌或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显著关联。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白,我们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中调查了习惯性乳制品消费与总癌症和特定部位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大型的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中国成年人。作为次要目标,我们还评估了潜在的癌症相关风险因素(如社会人口学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肥胖)是否会改变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相对较低,但较高的乳制品摄入与总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风险增加有关。具体来说,每增加50克/天的乳制品摄入量,总癌症、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风险分别增加7%、12%、17%和19%。然而,淋巴瘤的关联在多重检验校正后不再显著。在中国成年人中,乳制品消费与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的风险显著相关,且这种关联在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仍然存在。研究还指出,尽管乳制品消费与淋巴瘤风险的关联在初步分析中显著,但在多重检验校正后不再显著。此外,研究未发现乳制品消费与结直肠癌或其他特定部位癌症的显著关联。这些发现提示在中国这样一个乳制品消费量较低但逐渐增加的国家,乳制品摄入可能与某些癌症风险相关,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这些关联的因果关系及潜在机制。


临床意义

  1. 乳制品消费与癌症风险:研究发现,在中国成年人口中,乳制品摄入量较高者患癌风险也相应增加。特别是,每日增加50克乳制品摄入,与总癌症、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7%、12%、17%相关。虽然淋巴瘤的风险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在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一关联不再显著。

  2. 特定癌症类型的影响:肝癌:中国是肝癌高发地区,研究发现乳制品摄入与肝癌风险的增加有关,这一发现为乳制品与肝癌风险的有限及不一致的现存证据提供了新的支持。女性乳腺癌:乳制品与乳腺癌风险的关联在先前的研究中并不明确,而本研究揭示了乳制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淋巴瘤:虽然乳制品与淋巴瘤风险的关联在调整多重测试后不再显著,但初步数据提示可能存在关联,这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3. 缺乏显著关联的癌症:在中国人群中,乳制品消费与结直肠癌和其他特定部位癌症(如前列腺癌)的风险没有发现显著关联,这与西方人群的某些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地域差异或遗传因素有关。


实验策略


研究设计:该研究是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KB)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约50万成年人。
数据收集:研究在基线和后续调查中,通过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参与者的饮食信息,包括乳制品摄入频率。
暴露评估:通过基线和第二次调查的乳制品消费水平结合,估算各基线组的平均通常消费量,以量化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之间的线性关系并校正回归稀释偏倚。统计分析: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估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生的关联,调整了多个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地区、癌症家族史等。

数据解读


图1


图1:不同年龄和研究地区的男性和女性定期乳制品摄入比例
图1展示了在基线时期(2004-2008年),不同年龄段和研究区域中,男性和女性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A. 图A展示了在不同年龄段中,男性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男性比例有所变化。B. 图B展示了在不同年龄段中,女性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不同年龄段中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也有所变化。C. 图C展示了在不同研究区域中,男性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通过对不同研究区域的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男性在乳制品摄入方面存在差异。D. 图D展示了在不同研究区域中,女性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通过对不同研究区域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女性在乳制品摄入方面也存在差异。结论:在基线时期,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和研究区域中报告定期摄入乳制品的比例存在差异。


图2:不同频率乳制品摄入的男性(M)和女性(F)的调整后平均腿长、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
图2旨在探讨乳制品摄入频率对男性和女性身体特征的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吸烟、饮酒、总体育活动和新鲜水果摄入等因素。A.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乳制品摄入频率对男性和女性腿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制品摄入频率与男性和女性的腿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调整后的平均腿长随着乳制品摄入频率的增加而变化。图中实心方块代表男性,空心方块代表女性,垂直线表示95%置信区间。B.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乳制品摄入频率对男性和女性站立身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制品摄入频率与男性和女性的站立身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调整后的平均站立身高随着乳制品摄入频率的增加而变化。C.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乳制品摄入频率对男性和女性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乳制品摄入频率与男性和女性的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调整后的平均体重随着乳制品摄入频率的增加而变化。D.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乳制品摄入频率对男性和女性体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制品摄入频率与男性和女性的体重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调整后的平均体重指数随着乳制品摄入频率的增加而变化。结论:乳制品摄入频率与男性和女性的腿长、站立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提示乳制品摄入可能对身体特征产生影响。


图3:乳制品摄入量与总癌症、肝癌、淋巴瘤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关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