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5月19日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不仅要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引入的外资机构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充足的资本实力。”他也表示,
银保监加快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时要
把握三大原则。
“不仅要引入‘活水’,也要过滤‘污水’,引入的外资机构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充足的资本实力。”
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5月19日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当前,金融业迎来了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的新时期,金融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陈文辉表示,银保监会加快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近期已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并积极推进各项开放措施尽早落地。同时,
把握三大原则:一是要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完善监管规章及配套制度建设;二是坚持稳妥有序、平等互利;三是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在华蓬勃发展,外资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银行业方面,截至2017年末,共有外资银行业营业性机构209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6%;2017年全年外资银行净利润146.46亿元,同比增长14.59%。保险业方面,共有外资保险业营业性机构71家,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3%;2017年全年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40.06亿元,同比增长35.7%。
此前,外资机构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于较低水平,至2017年末,外资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仅1.32%。而不论在英、美等发达金融市场还是在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占比均超过10%。
与此同时,在华外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份额和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分别为6.71%和5.85%,也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外资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份额较低有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制约外资发挥业务优势的制度因素。”陈文辉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利益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阶段,改革步入攻坚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他表示,从内部动力看,银行业和保险业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利用好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挖掘外资机构的特色金融服务,实现“以外促内”,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资机构“走出去”要求实施内外一致的金融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除上述两方面原因之外,中国金融行业的开放也基于其已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当下,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体系已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对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逐渐增大,银行业保险业监管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陈文辉表示,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项开放措施落地。
一是放宽外资投资和设立机构条件。
确保放宽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鼓励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引进境外专业投资者。允许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同时设有子行和分行,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