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保护人人发表“恶评”的权利,才是对国产电影最大的保护
每到年底,都是全年最热的电影档期——贺岁档到来的时候。今年贺岁档最受瞩目的三部电影个个来头不小,分别是张艺谋导演的《长城》、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以及成龙主演的《铁道飞虎》。但是这三部影片上映以来,口碑都不太好,在国内影迷最集中的豆瓣以及专业人士最集中的猫眼专业影评中,都拿到了不及格的分数。
12月28日,某报客户端发表评论文章《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恶评伤害电影产业》,文章对正在上映的这三部影片在豆瓣、猫眼上齐刷刷被打低分并遭遇恶评的现象十分不满,称“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至此,对立已经十分明显了,网友以及专业影评人眼里,这三部电影都是“烂片”,而评论文章则为它们鸣不平。那么,究竟谁有理?恶评又是否真的会伤害国产电影乃至整个电影产业呢?
一个逻辑问题:普通观众、专业人士、自媒体大V不可能同时都错了
某报客户端这篇署名为曾凯的评论文章将近3000字,归纳起来主要讲了三个事:
1. 电影自媒体大号不靠谱。“个别大V、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2. 普通网友的评分不靠谱。“《摆渡人》23号零时开始公映,影片片长128分钟。可在影片第一场排片放映还没有结束之前,豆瓣就出现了上千个1星评分。”
3. 专业影评人评分不靠谱。“猫眼专业影评人凭什么‘一句顶一万句’?……这些人对作者电影、小众电影、实验电影、电影节电影有共同的趣味,这在客观上造成他们的评分与观众评分存在很大差异。”
众所周知,电影观众无非分三种:无身份的普通观众、专业人士、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自媒体大号。这篇文章对这三种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从常理推断,这不合逻辑,总不能所有人都是“坏人”吧?
而且文章在质疑一种人时还借力另一种人。比如质疑猫眼专业影评时称:“人数极少的专业人士和人数众多的普通观众在评分上拥有同等的权重。同样以《长城》为例,45位专业人士给《长城》打分,要与40.1万普通观众的打分并列,也就是说,猫眼专业影评人具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权限。”
按照这个逻辑,打分人数少,分数不靠谱,那打分人多应该靠谱吧?但单片评分人数动辄过万,热点影片过十万的豆瓣,同样被文章认为是不靠谱的。上文列了他举的一个例子:影片零点首映,片场128分钟,最早的评分理应在首映场放完后才有,为什么电影还在放着,评分就出来了?
殊不知,这是豆瓣电影为防剧透进行的一种设置。影片在上映之前,通常都会进行小范围的媒体试映、路演或点映。也就是说在上映之前,已经有不少人看过了电影。对这部分人,豆瓣的态度是:你可以来评分,但分数暂不公布,要在电影上映当天才把这部分评分放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摆渡人》23号零时开始公映,在不到凌晨一点就已经有上千个1星评分的原因——这些人都是看了媒体试映、点映后评的分,而且互相之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看不见其他人评了多少分)。
这本是非常好的防止剧透的方法,却被评论文章拿来作为攻击豆瓣的武器,豆瓣实在是有点冤。
很多人吐槽《铁道飞虎》,是因为被广电总局命令封杀的房祖名,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影片男二号,很多观众感觉受到了蒙骗
普通观众、专业人士、自媒体大号全都吐槽影片质量,而央媒的文章不谈影片质量,却把矛头对准豆瓣、猫眼,这次批评实在是找错了对象。
豆瓣、猫眼挨批评的原因猜测:2016年电影票房疲软,急需最后一周“冲量”
那么,该文章把所有电影观众都批了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小编不了解内情,只能从逻辑上猜测一下。
先来看几个数据。2002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只有9.2亿,2003年首破10亿,达到10.1亿。之后,中国电影票房的涨幅进入快车道,2009年突破了50亿,2010年突破100亿,2013年突破200亿,2014年将近300亿,2015年则直接蹦到了440.69亿,四舍五入后是441亿。
从2012年起,中国电影票房保持着每年1/3左右的涨幅,去年涨幅更是逼近50%,速度远超GDP和国民收入。在这个过程中,电影院银幕数一直在急速增加,因此业内人士在今年初普遍预计,2016年全年票房收入将很有可能突破600亿。
如今,2016年快过完了,今年票房有多少呢?据《京华时报》的报道,截至12月23日上周五,内地全年总票房突破了441亿元……是的,将将超过去年全年票房一点点。而且这还是实时票房汇总,不是最后落实的数据,与2015年全年票房的差距完全在误差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2016年还差一周就结束的情况下,还没能确保超过2015年的票房。即使确定超过,这也是13年来内地全年票房涨幅首次低于25%,而且低于25%很多,可能只有3%左右。年初那个600亿票房的预期,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个笑话。
2010-2016内地年度票房走势图,2016涨幅明显放缓
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在年关临近时,如果还没能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往往就会采取一些促销的方式“冲量”。如果把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当成一个销售任务的话,年初制定的“大幅超过去年”的目标显然无法完成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比去年多卖一点而已。而“冲量”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贺岁档这三部国产大片身上。
过去几年,因为全年电影票房远远跑赢GDP和国民收入,所以被很多部门无限拔高,当成“中国文化实力上升”之类的证据。电影票房越来越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等宏大命题挂上钩。
早在2011年内地全年票房突破100亿时,《经济日报》就曾撰文称这“意味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去年国庆档电影同比增长65.6%,《人民日报》的编辑点评称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远远超出了此前的想象”;而在去年全年票房达到441亿后,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今年初表示:“不断创新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新常态’”。
所以,在高速增长了几年之后,票房突然疲软,就不仅牵涉到广电部门,而是令很多部门都感觉尴尬的事。如果最后这几天,这三部影片能给点力,把全年票房冲到450、460亿这个档位,相比去年的441亿来说,增长还稍微明显点。如果450亿都没到,就实在不好意思再说今年票房有“显著增长”了。
但就在此时,被寄予厚望的这几部影片统统放了哑炮,口碑票房双差。作为央媒,为这些影片挽救一些口碑,争取让年底进影院的人再多一点,把年度票房成绩冲得好一点,往大了说,是一件关乎大局的事。
这可能是此次“炮轰”事件最为合理的一种解释了。
从数据上讲,保持了连续13年每年起码25%的涨幅,尤其是去年大涨48%的基础上,今年票房增长基本停滞,这不能不说是一次滑铁卢般的惨败。但理性地想一想,去年的大涨未必是好事,而今年的滞涨,也未必是坏事。
先看看2015年全年票房冠军《捉妖记》的尴尬事吧。当时,《捉妖记》一度被当做民族英雄一般地看待,因为在此之前,《速度与激情7》(以下简称为《速7》)刚刚以24.26亿的总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捉妖记》上映后,票房一路飞涨,到快下线时,已经接近《速7》的成绩。在全民热切地关注下,《捉妖记》的票房在放映的最后几天仍旧以每天几百万至一千万的速度递增,最终以24.39亿收官,超过《速7》0.5%。
然而在《捉妖记》创造历史,替国产片把中国历史票房冠军的荣誉留在中国之后,质疑声就不断传来,质疑的焦点就是:《捉妖记》投资方为了创造历史,而采取了“偷票房”的做法。看下面两张图:
早晨9:50一般是每天人流量最少的时间段,往往不会有什么观众。但这张图显示,周六早场票在前一天晚上(截图时间是22:24)就已经卖光了。
这张图的作弊就更赤裸裸了,同一影厅每隔15分钟放映一场,票还都卖光了。
在如此赤裸裸的作弊之下,《捉妖记》终于成为中国历史票房冠军,但很显然,这是钉在耻辱柱上的一个冠军。事后,《捉妖记》片方并未受到任何惩处,主创人员堂而皇之地到各处介绍票房成功的秘诀。
这种榜样的力量在2016年延续着。三月上映的《叶问3》也发生了类似的事。零点过后,一张票从38元突增到203元,而且同一个放映厅每隔十分钟就排一场。一开始片方还出来辟谣,说有人故意黑他们。
但最终广电总局出重拳严打,影片被认定构成虚假票房的3200万元不计入全国票房统计数据,影片发行方大银幕发行公司在一个月内被责令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同时涉事的影院和网络售票平台被通告批评。
对《叶问3》的严打起到了明显的震慑作用,其代价就是票房的萎缩。如果把2016年内地电影票房按季度分四份的话,会发现下跌程度在逐渐增加,具体如下:
2016年第一季度144.93亿元,同比去年96.63亿元,增长超50%。
2016年第二季度100.59亿元,同比去年106.44亿元,跌9%。
2016年第三季度106.9亿元,同比去年125.6亿元,跌14.9%。
2016年第四季度数据还没出来,仅看国庆档的话,今年15.8亿元,同比去年18.5亿元,跌14.6%。
也许,中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之一——万达院线的老板王健林的一席话,能揭开这个谜底。他在12月10日《中国企业家》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中国电影市场看似下滑很大,其实今年才是真实的中国电影市场。前几年是假像,我去年就说过,只要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电影连续三年40%多的增长,你觉得可能吗?经济增长6%,文化增长就算高一点,十几、二十的增长可能还是一个真实的水准。”
所以说,今年的票房疲软不是坏事,是“大跃进”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
保护人人发表“恶评”的权利,才是对国产电影最大的保护
至于“恶评”是否会伤害国产电影,继而伤害电影产业?这就未免太把影评人当回事了。豆瓣、猫眼根本没有这个呼风唤雨的能力。事实上,豆瓣、猫眼说谁不好,谁的票房不一定差;说谁好,谁的票房也不一定高。
比如不仅被豆瓣、猫眼网友,还被各路专业、业余影评人群嘲的《小时代》系列四部曲,在豆瓣平均分不到4.5,比如今热映的《长城》、《铁道飞虎》评分都低,但依然获得了总计18亿的票房。而同样是今年贺岁档影片,同样众星云集(葛优、章子怡领衔)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在豆瓣获得了高达7.7的评分,在贺岁档影片中鹤立鸡群,但票房只有1亿多一点点,已经注定收不回成本。
所以,这些网站的好评也好,恶评也罢,不过是网友看完电影在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不会对一部影片的票房造成多大影响。中国观众进影院,一看视觉效果(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看,太文艺的不看),二看题材(爱看喜剧不爱看悲剧),三看导演(冯小刚拍什么都有人看),四看演员(所以才有粉丝电影一说)。网上的评论对网友观影的影响,太微乎其微了。
但“恶评”又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只有长期稳定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才能建立起某种公信力。比如郭敬明作为一名作家,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名文化商人,也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作为一名粉丝运营专家,他是大师级的。然而经过《小时代》四部曲,我们不得不说,他作为导演,是不够格的。对郭敬明导演水准的质疑,从2013年《小时代1》上映以来就没有停歇过。这样持续的评价,最终让观众建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再加上对粉丝的过度消耗,使得2016年上映的《爵迹》遭遇了票房惨败。
时至今日,《小时代》还是烂片代名词
每年影院能容纳的电影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建立了有公信力的影片评价体系,才有希望将观众引向真正有价值的好电影,从而让不好的电影越来越没有容身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让每个人都能对电影的好恶发出声音,保护每个人发表“恶评”的权利,使影评真正能够影响观众,才能从根本上保护那些兢兢业业做电影的人。
实际上,我国的影评人对电影的影响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整个中国电影史上都没出现一个像美国的罗杰·埃伯特那样,能够真正对影片票房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杰出影评人。在美国电影界,人们相信罗杰的判断,相信他几十年积攒下的口碑和人品,他的影评也影响着美国的无数影迷。当2013年罗杰去世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悼念:“对于我们这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来说,‘罗杰就是电影’。”(奥巴马长期生活在芝加哥,罗杰是《芝加哥太阳报》专栏作家)
罗杰·埃伯特一生发表了上万篇影评,称得上“恶评”的有好几千篇。然而他却获得了整个美国电影界的尊敬,包括那些他曾给予恶评的人。我们期待着中国的罗杰·埃伯特早日出现。
在互联网时代,豆瓣、猫眼等网站承载了人们在影视文娱方面寻求同类、知音的功能。这种网络上的评价共同体,理论上的确会对其他人观影的选择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远远没有大到对票房有巨大冲击的程度,所谓恶评也远没到能伤害电影产业的程度。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