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钟先生聊财报
一篇文章,前进一个刻度!陪你成为财务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那尼在搬砖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23 小时前  
财经杂志  ·  十年间A股市值增长倍数十强公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钟先生聊财报

别人贩卖的悲观,我要用时间买单?

时钟先生聊财报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09-11 22:48

正文

钟先生的第 160 篇原创

现在打开微信订阅号,推送的文章全是这样的灰暗风格。

请问,除了华为手机和黑神话悟空,究竟还能不能有个好消息啊?
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心态太灰暗了,不然怎么就成了AI精准画像和信息轰炸的对象。
后来才发现,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啊。
说实话,这些文章的确有让人点进去看的冲动。也许当我们看到有人跟自己一样惨,心里就好受一些了吧。
提供灰暗内容的人美其名曰提供了“情绪价值”。而在他们眼里,我们真正的样子,也许只是一个流量搭子。
人家赚的就是“贩卖悲观,收割流量”的钱。
可对我们来说,除了付出了时间,对改变现状可有半点用处?别人的悲剧我共鸣了,我的悲剧又有谁知道呢?
在投资圈,情绪一直被公认为成功的大敌。
在大家都悲观的时候,我们也容易悲观;在大家都乐观的时候,我们也容易乐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羊群效应”或者“信息瀑布”。
“羊群效应”或者“信息瀑布”的结果,就是在高点站岗的投资者比在低点淘金的投资者多得多。
也难怪那么多人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干不过指数。
最后牛B的都是没人性的。
想做个“逆行者”并没有那么容易,往往会承受不了迎面而来的目光,或者是无法面对内心深处的不安。
但正如《头号玩家》里的剧情,“绿洲”世界的钥匙,极可能在人群所奔赴的地方——的后方。
投资如生活,生活亦如投资。
当大盘2700点时,我们是更应该沉浸在“大盘可能2500”的恐惧里无法自拔,还是更应该琢磨下“股息率4%的指数ETF能不能买点”?
当身边每个人都在悲观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么一点“情绪价值”?
当我们身处迷茫不知该如何破局,是否想到破局者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呢?
我们靠什么“与众不同”?
现在写点正能量的东西很容易被Diss,但有的时候,喝“鸡汤”真比当“流量”要强。
《居里夫人传》里说:“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老人与海》里说:“你可以消灭我,却永远打不败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也许每人乐观一点,倔强一下,共识就形成了,预期就稳定了,趋势就逆转了。股市、楼市、经济,一切就好了。
可怕的事情是,书我们已经不看了,我们习惯了刷灰暗小作文。
当每天A股收盘,我们凝望着世界,习惯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可曾想到世界也凝望着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悲观者永远正确,悲观一点用没有。



最近准备把公众号搬个家。
回头一看,写文章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由于主体变了几次,加上更新过于佛系,不懂运营,不做标题党,走向大V之路基本上算是夭折了。
不过好在留下了100多篇文章,一本书,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以及不间断学习、思考、写作的习惯。进步都写在纸上。
以前听人说过码字使人幸福,现在有一点懂了。
就好像自己有一个灵感的花园,每天随心所欲地种点什么,哪怕无人问津、风中凌乱,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也没有那么无聊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