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巨额花销,去国外旅拍婚纱照值吗? ·  21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15万人口的小县城,办了一场最纯粹的漫展 ·  21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懒人攻略:一周食材怎么储存 ·  昨天  
哔哩哔哩  ·  新晋百亿影帝小哪吒,要被UP主玩坏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保时捷突曝大消息!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12-19 19:53

正文

作者 | 枫叶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电动汽车时代,豪华车品牌也要“裁员节流”了?

保时捷曾是大众旗下最赚钱的品牌,而大众集团又是德国汽车工业的“扛把子”,手底下“精兵强将”无数,奥迪、大众、斯柯达、兰博基尼、宾利、布加迪、西雅特 ...... 总有你熟知的品牌。

不过,后来保时捷在中国实在是卖的太好了,有了跟大众叫板的资本,虽然未能报了当年反收购之仇,但也准备要独立上市单飞,可现在一切又有了新变化。

入华二十四载,保时捷向来都是高溢价、不愁卖的豪华品牌代表;

曾经的保时捷, 在全球每卖出 6 辆车,就有 1 辆卖给了中国女性,而且还要加价排队 6 个月才能拿到车。

可惜百年大变局面前, “卖不动”“车价跳水”“裁员”这样惨淡的词汇,居然也能和保时捷联系在一起了?

是的,曾长期受中国用户追捧的保时捷,在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上,正遭遇着转型危机!

前三季度在华销量暴跌近 30% 跑车之王 保时捷跌破 36 万,如今又被沸沸扬扬的裁员风波所困扰。

虽然保时捷已辟谣裁员消息不真,但 保时捷中国区的调整却是箭在弦上。

谁又能想到,这家曾经精英人士最青睐的豪车品牌,如今试图通过精简业务来维持利润增长和熬过难关呢?

01

最近,“保时捷中国裁员”的相关话题上了热搜,闹得沸沸扬扬,结果却可能是虚惊一场。

保时捷中国最新回应表示, 关于网传“保时捷计划中国区裁员 30% 以及赔偿标准”不属实。

日前多家媒体曾报道称,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开启中国区裁员 30% ,包含正式、外包等岗位,赔偿或按 N+6 的标准执行。

对此,保时捷中国回应称:“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保时捷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重组。保时捷中国正持续提升各部门及项目的效率、优化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措施也将涉及间接和直接人力成本。”

在保时捷否认网传裁员相关信息的同时,其业务收缩已在所难免。

就在一周之前,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透露,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保时捷计划到 2026 年底将经销商规模优化至约 100 家,即减少三分之一。

同时,保时捷正加速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增设技术部门,强化本地研发能力。

百年大变局之下,保时捷在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卖不动了,不得不加速电动化。

1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上了年产 1000 万辆的新台阶;比亚迪销量达 50.68 万辆,同比增长 67.87% ;零跑、深蓝、小鹏等六家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创新高,部分品牌已提前完成全年交付目标。

一样的价格下,中国品牌比外资、合资品牌车型配置更高、空间更大、性能更佳,外资、合资品牌只能被动向中国品牌的策略靠拢,以价换量的同时,追求电动化。

电动化是趋势,智能化是未来!

有着深厚底蕴的保时捷,如今的蛰伏,也许是为了蓄能电动智能化,在不久的将来“风驰霆击”,赢回中国市场,也未可知。

02

千万不能小看保时捷转型的决心,更不要看轻中国新能源车市场。

1899 年,费迪南德 · 保时捷博士创造了第一款名为 Lohner-Porsche 的电动汽车, 保时捷 品牌氤氲而生。

不过后来由于销量不佳,保时捷一度面临破产。这时,大众伸出援手,提供了途锐作为蓝本,帮助保时捷推出了著名的卡宴。

卡宴的成功让保时捷逐渐恢复了元气,并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盈利之路。

2005 年,保时捷控股想要并购当时的大众汽车,甚至一度还拿到了大众 50.7% 的控股权,但全球金融风暴的蔓延,将原有保时捷公司收购大众的交易结构,戏剧化地变更为大众公司反向现金收购 保时捷公司的跑车部门

2008 10 月,保时捷控股对外披露其已持有大众汽车近 75% 的投票权,结果大众汽车普通股股价一度暴涨,成了世界上市值最大的汽车公司。

最后,经济危机加上大众股东的阻挠,使得保时捷控股最终没能成功实现它的收购。

2009 12 月,形势发生逆转,大众出资 39 亿欧元获得了保时捷汽车 49.9% 的股权。 12 年保时捷正式成为大众旗下 100% 控股子公司,而保时捷皮耶希家族直接和间接持有整个大众集团 53.3% 的投票权。

虽然早在 2018 年就有传言称保时捷和大众可能会分家,但当时遭到了保时捷内部的否认。如今,这个传言再次被提起,并且很可能已经成真。

那么, 为什么要分家呢?

其实,分家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未来的电动化发展。玩电动车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一点可以从国内的一些造车新势力身上看出。这些公司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动辄几十个上百个亿。面对如此巨大的全球市场,保时捷需要通过独立 IPO 上市来募集资金,并在合适的时候出售部分股份来弥补电动化所需的经费。

对于大众来说,保时捷独立上市也有好处。这样可以让大众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保时捷则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募资。

不过,分家能否彻底进行还不好说。毕竟,大众和保时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离婚不离家”可能更合理一些。

03

汽车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德系、日系车也都曾登顶过世界之巅,如今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各车企品牌在中国市场猛烈“厮杀”。

像丰田、奔驰、大众、宝马 ...... 无不是世界级的品牌,就影响力而言,说是油车的“天花板”也毫不为过。

可谁能料到, 百年大变局面前,汽车工业格局变了,德系、日系车巨头集体崩盘。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对电动化比较激进的大众,净利润下滑 64% ;即便是对成本管控到极致的丰田,净利润也下滑 55% ;被誉为“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净利下滑 61% ;被电车吊打的豪车品牌代表 BBA ,奔驰净利下滑 54% 、宝马大跌 84% 、奥迪暴跌 91% ;日系车三巨头之一日产,净利润更是暴跌达 94%

油车的“天花板”,要塌了!

今年以来不到 8 万的大众、丰田, 13 万的凯迪拉克, 17 万的宝马, 19 万的奥迪, 21 万的奔驰, 36 万的保时捷纷纷问世, 这样的价格油车时代不敢想,电动汽车时代,这样的品牌以后恐怕只会更多,价格也将“卷”得更低。

目前的事实就是,传统车企躺着数钱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即便是“现金奶牛”的豪车品牌,也惨遭吊打,被迫转型!

性能、级别、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等溢出服务加持下,传统豪车是真卖不动了。

中国自主新能源车品牌在高速蚕食传统油车市场,大量传统经销商转网新能源。

豪华品牌经销商们的转变和浮沉,不仅折射出豪华车经销商面临的经营困境,也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的天平正在向新能源车倾斜。

11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6.6 万辆和 151.2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7.1% 5.7% ,同比分别增长 45.8% 47.4%

11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310.9 万辆和 300.1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14.9% 9% ,同比分别增长 14.9% 15.2% ,乘用车月度产销首次突破 300 万辆大关。

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