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慢性进展型疾病。我国超重和肥胖问题形势相当严峻。在探讨体重与健康的话题时,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仅凭直观感受或数字来衡量是否肥胖。其实,肥胖作为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慢性进展型疾病,其判定远比想象中复杂。
胖不胖,体重说了不算!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肥胖界定为疾病。一个人是不是肥胖,并不单纯由体重说了算,目前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结果在18-24之间,属于正常;在24-28之间,属于超重;≥28则属于肥胖。
目前,我国的成年人中肥胖人群比例达16.4%,超重及肥胖率加起来已超过50%,意味着我国成年人中过半超重或肥胖。此外,小时候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概率非常高,因此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也逐渐成为肥胖高危人群!
“我虽胖,但我健康”是最大的误区!
“肥胖是万病之源”“一胖毁所有”并非危言耸听。肥胖不单单是美观问题,长期的超重、肥胖会增加慢性病发生风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发生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陡增,其中高血压风险增加4.22倍,糖尿病风险增加1.99倍,脑卒中风险增加98%,冠心病风险增加74%,癌症风险增加50%。此外,肥胖导致的脂肪肝、高脂血症、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等更是比比皆是。
面对肥胖,中医有招
“没有瘦不了的胖子,只有不想瘦的胖子。”面对肥胖挑战,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充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分享如下:
1.三焦湿热型
主要症状:身体肥胖、皮肤油腻、肢体倦怠、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以三仁汤加减治疗,用药如下:
杏仁10g、半夏10g、滑石15g(包煎)、薏苡仁15g、通草5g、白蔻仁5g、竹叶5g、厚朴5g、金钱草10g、夏枯草10g、黄柏5g、茵陈10g、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剂,3次/天。
2.阳明腑实型
主要症状:以腹型肥胖为主,胸胁苦满、脘腹满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脉弦有力等。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jpg/fGJBic2IGMJJXpIVSicbyoGZU4Bsl8TVcSh1dRBibR6XfEibxOKwPrFUInMVN5VgZ945Efy2rd4u3kY0ibFB3uqoq9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以大柴胡汤合枳术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用药如下:
柴胡10g、大黄5g(后下)、枳壳15g、苍术10g、黄芩5g、半夏5g、白芍5g、大腹皮10g、桑白皮10g、茯苓皮10g、陈皮10g、夏枯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水煎服,一日一剂,3次/天。
3.肝胆湿热型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有力等。患者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
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用药如下:
龙胆草10g、柴胡10g、黄芩5g、栀子5g、泽泻10g、木通5g、车前子5g(包煎)、当归10g、生地黄10g、金钱草10g、夏枯草10g、茵陈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一剂,3次/天。
4.表寒里热型
主要症状:恶寒、鼻塞、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身痒红疹、腹部充实、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紧数等。患者多患有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以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具体用药如下:
麻黄5g、荆芥5g、防风5g、大黄5g(后下)、芒硝5g(吞服)、滑石15g(包煎)、栀子5g、石膏10g(先煎)、黄芩5g、连翘10g、桔梗5g、当归5g、白芍5g、川芎5g、金钱草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一剂,3次/天。
5.阴寒痰浊型
主要症状:头晕、身体浮肿、形体肥胖但腹部皮肤松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沉或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