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算云平台
微算云平台(www.v-suan.com)为华算科技旗下科技媒体,以计算技术为核心,提供最新资讯、实用教程、培训指导、政策动态、人才招聘等信息,同时建有问答平台、交流社区和解决方案商城,服务材料、化学、物理、计算机、机械、生物等多个学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中方表态:欢迎! ·  2 天前  
底线思维  ·  2025年将见证两大文明范式的交锋…… ·  4 天前  
侠客岛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5 天前  
底线思维  ·  《封神2》到底在忙什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算云平台

北京大学马丁/王蒙,新发ACS Catalysis!

微算云平台  · 公众号  ·  · 2024-12-31 08:18

正文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科技:年终重磅加码,高至30%预存增值

成果简介
长链烯烃,特别是α-烯烃,可以用来合成高性能的弹性材料,如聚烯烃弹性体,以及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在造纸、制药、食品生产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α-烯烃主要是通过乙烯低聚反应生产,可通过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或石油化工生产,小部分烯烃通过Fischer-Tropsch合成(FTS)分离产物生产。其中,将CO和CO 2 加氢制长链烯烃是一条很有前途的化工生产途径,但优化反应过程需要对尾气回收过程有深入的了解。
基于此,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和王蒙副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 研究了锌钠促进铁催化剂(FeZnNa催化剂)共投乙烯(C 2 H 4 )对CO和CO 2 加氢反应的影响。对于CO 2 加氢,乙烯对CO 2 转化率、CO选择性或CH 4 选择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主要作为乙烷和高碳数烯烃的原料。
在CO加氢过程中,乙烯共进料提高了CO的转化率。乙烯也促进了链的生长,与CO 2 加氢相比,通过加氢转化为乙烷的比例更高。X射线衍射(XRD)光谱和Mössbauer光谱分析表明,CO 2 加氢过程中催化剂只形成Fe 5 C 2 相,而CO加氢过程中催化剂同时形成Fe 5 C 2 和Fe 2 C相。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氧化(TPO)分析表明,对比CO加氢过程,CO 2 加氢过程中催化剂上的碳沉积明显减少。乙烯共进料对催化剂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可以为未来烯烃生产CO/CO 2 加氢工艺流程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关工作以《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thylene Cofeeding in CO 2 and CO Hydrogenation to Olefins over FeZnNa Catalyst》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ACS Catalysis》上。
其他报道详见:: Pd催化!北大马丁,新发JACS!
不到一周,两篇顶刊!继JACS后,北京大学马丁&王蒙,再发NSR!
马丁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23)等。1996—2001,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2007,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2009,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1)C1化学(合成气、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的转化);2)氢气的催化制备和输运;3)废塑料转化。
课题组主页:www.chem.pku.edu.cn/mading.
图文导读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FeZnNa催化剂,并在350 °C纯H 2 下活化,获得金属Fe相,引发CO或CO 2 加氢反应。在温度320 ℃、压力2 MPa下进行CO 2 加氢和CO加氢反应。在CO 2 加氢反应中,CO 2 转化率达到37.1%,CO选择性低至11.7%,CH 4 选择性为8.2%,属于已报道的较高水平。在CO加氢过程中,初始转化率达到80%,CO 2 选择性为39%。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在保持CO 2 和CO分压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乙烯浓度设为1/5、1/3和等于入口气体中CO 2 或CO的浓度,考察乙烯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对于CO 2 ,原料气中乙烯的存在对反应性能的影响最小,催化剂在运行中保持稳定。CO 2 转化率、CO选择性和CH 4 选择性变化不明显。
图1.乙烯共进料对FeZnNa催化剂的影响
与CO 2 加氢相比,乙烯的加入对CO加氢的转化率和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共进料乙烯(4.8%)时,CO的加氢转化率由78%提高到90%左右。乙烯浓度为4.8%和8%时,催化剂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但在更高的浓度下,催化剂的稳定性下降。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20~40 h的平均转化率先上升后下降。CO 2 选择性从37.6%(共投料4.8%乙烯)提高到41.8%(共投料24%乙烯),可能是由于较高乙烯浓度下氢气分压降低,促进了水-气转移反应对C 3+ 烯烃的选择性由31.8%提高到39%。
在密闭实验中,乙烯被消耗,乙烷被生成,乙烯的消耗速率和乙烷的生成速率都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CO 2 加氢过程中,乙烯的转化率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在CO加氢条件下,用乙烯加氢,尾气中乙烷的总量增加更为明显。因此,乙烯的共存引发了高碳产物时空产率的同步上升,在CO和CO 2 加氢反应中都可以观察到。对于CO 2 加氢,较高的乙烯浓度更有利于提高C 3+ 产物的时空产率。而对于CO加氢,C 3+ 时空产率与乙烯浓度的关系受转化率、选择性和乙烯加氢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之,CO和CO 2 加氢过程在乙烯存在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行为,CO加氢条件表现出多种复杂的影响。
图2.原料气中乙烯对FeZnNa催化剂CO和CO 2 加氢行为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