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远离父母,同时也最需要父母。
理解他、包容他,让他能够带着爱完成这次破茧吧。
——虎妈
数感差,不会思考,缺乏空间想象力
数学不开窍的孩子,往往缺乏正确的启蒙
1月15日
上午
9:00
,
虎妈×品果积木
一套积木=玩具+数学教具+思维游戏
帮孩子轻松玩转数感与空间
全面提升数理逻辑、创新思维、空间想象力
▽▽▽
来源 | 涵爸说育儿(ID:startrobot)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强调:
青春期是一个“
身心骤变
”的阶段,孩子心理上渴望“断乳”,
生理上内分泌腺激素剧增, 大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情绪自控力又跟不上。
“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脑,让青春期的孩子变得躁动、不安、冲动。
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揭竿而起,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
让许多父母难以接受的同时,心力交瘁。
如果不懂得正确的沟通方式,很可能孩子就会卡在这个阶段,直接躺平摆烂玩游戏,那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网上有人问: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是什么感受?
有网友说:
妈
妈的唠叨下,自己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有暴力倾向,
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一个叛逆的孩子的背后,大概都有一个唠叨的爸爸或妈妈。
我自认不是一个话多之人,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孩子给我提意见,说我唠叨,让我改改。
那一刻,我突然醒悟:原来唠叨不是话多,当你说的不是孩子愿意听的,一句话、一个字都让孩子难以忍受,孩子就认为你是唠叨。
所以,各位家长,青春期孩子真的没有你想象那么复杂啊,就是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意了。
“话多起腻,糖多了不甜”,做到“管住嘴”就赢了90%的家长,所以跟青春期孩子说话,尽量做到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能用3个字表达,坚决不用5个字。
手机和学习是当代家长主要关心的两大话题。
而“作业写完了吗”是全中国家长最整齐划一的,而孩子最讨厌的口头禅。
电影《万箭穿心》女主人公李宝莉,对儿子从小到大说的最多就是:作业写完了吗。
有一个画面印象深刻,儿子坐在桌前质问母亲:“你除了每天问我作业做完了吗,你还会不会说点别的啊?”
刺痛千万父母的心。
我们很多父母和孩子互动,基本上3句不离学习,除了学习上的事基本上没话说,那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爱的是我的成绩,而不是我这个人。
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每天下班,孩子就问你:今天工作怎么样?有没有认真工作?这个月KPI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很抓狂?
那咱们到底要跟孩子聊什么呢?
其实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八卦,聊一聊孩子最近喜欢的明星偶像,聊一聊孩子的好朋友,聊一聊假期周末去哪里玩儿......
这些东西啊,看似没用,实际上是最有用的,让双方感觉没有压力和放松,
因为家最需要的就是松弛感,最舒服的关系就是可以一起说废话。
一位妈妈求助: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寻求自主权,他想要自己做主。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时时处处想要替他做主,想要包办,怕他走弯路,那么孩子必然会奋起反抗,顶嘴、不服管、和父母对着干,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
毫不顾忌地挑战父母的权威,反抗师长的控制,甚至遇到不满就做出自残、轻生等不可挽回的行为。
所以啊,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学会带着爱放手,学会“放风筝”。
从生活当中的小事儿开始做起,让孩子自己做主,哪怕这个时候他走了弯路,犯错也是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机会。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记住这八字原则:
不求不应,有求必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