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京楼市
提供最新南京楼市信息,楼市相关政策法规,解读南京楼市变化,预测楼市未来,揭露楼市内幕,南京最全的楼市信息在这里都能看到,绝对是你买房卖房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京楼市

不敢再等了!利息涨疯了!首套房贷基准利率仅剩4家银行还有……

南京楼市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8-12 19: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期,楼市在 租购同权 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欲重点打造的 雄安新区,社科院对其住房政策的建议提出取消户籍制度,对于全国楼市意义重大。另外,上海对于“类住宅”清理整治过程中尚未销售的项目,也可以考虑转型为租赁住房。与此同时, 国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上浮 ,下周一起,南京执行基准利率的银行只剩下4家,买房道路上“利空”重重,我们究竟还要不要买房?

今日热点

1、下周一起,南京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银行只剩下4家;


2、上海住建委: “类住宅”未销售项目可考虑转为租赁住房;


3、 社科院智库报告:雄安初期实行单位制住房 取消户籍制度;


4、 南京 出让地块配建保障房细则 出炉,保障房与商品住宅建设同一标准;


5、 济南: 租房可落户 !有序放开租赁住房落户限制。


看点

0 1

南京:下周一起, 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银行只剩下4家


8月11日,据北京日报报道, 北京部分银行将对首套房贷款利率进行上调 ,具体文件应该本周内能够下发。随后,也有个别银行的支行网点表示,个人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已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了15%。 这是北京继今年5月取消首套房贷利率,6月首套房利率上浮5%-10%再次传出家庭首套房利率上浮的消息。


昨晚,包括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在内的 广州几家国有银行 相继发出通知,12日起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基准的1.05倍。与此同时,农行和建行的二套房贷利率也提高了上浮比例,为基准利率的1.15倍(即上浮15%)。中行和交行的二套房贷维持基准的1.1倍不变。 今年半年内,广州房贷利率实现了“四连跳”:3月份,首套房贷利率调至最低八五折优惠;随后,银行又将首套房贷利率升至最低九五折优惠;5月份,首套房贷利率回升至基准;今起,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


事实上,全国多个城市银行首套房贷利率都出现了上浮。


而扬子晚报则称, 南京地区多家银行表示,基本上现在放款都在三个月以上甚至半年。 浙商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和恒丰银行则处于停贷状态。 除了停贷银行外,利率上浮5%或10%成为市场主流, 下周一起,首套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的银行将只剩下4家。


以商业贷款每100万元、等额本息(每个月还款额相同)贷款期限25年计算,首套房执行95折利率时,月供为5649.5元,若商贷利率上浮10%,执行利率则为5.39%,月均还款额为6075.4元,每个月还款相差426元,全年相差5112元。


由于很多城市上调的是 个人首次购房的房贷利率 ,也有专家表示这可能会误伤刚需人群。经济参考报的文章援引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理事长戴亦一的话称,有关方面应当对“金融机构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也一并上调”的做法进行干预, 金融机构不应在房贷政策上“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各种购房者,从而支持购买首套房刚需客户的积极性, 防止房价“大涨”的同时,也要防止“大落”。


看点

0 2

社科院建议:雄安初期 实行单位制住房 取消户籍制度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课题组发布了一篇有关雄安新区人口与住房政策的报告。报告建议雄安新区人口密度不宜过高,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在建设初期实行单位制住房体制。


报告指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综合考虑,雄安新区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远期控制在500万人左右。


人才政策:应从全球范围招揽优秀人才


从北京疏解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事业机构以及企业总部等,未来雄安新区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此外,雄安新区也要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招揽优秀人才。雄安新区所在地的现有城镇居民和农民未来将主要为新区的城市功能提供服务性的工作,或进入未来新发展起来的产业从事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


住房政策:初期应实行单位制住房体制


雄安新区发展初期进驻单位以从北京疏解而来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总部为主,外来人口也主要是这些单位的员工,因此可以实施单位制住房体制,以业配房、以房引人、以房留人、以房控人。


报告认为,具体可采取两种方式:


第一,公租房模式。 凡是由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批准进驻的单位,由政府根据实际需求和统一标准,提供办公、生产场所和职工公寓,鼓励进驻单位和职工整体租赁,按实际使用情况缴纳租金。为了保障公租房数量能够适应单位进驻的需要,可以由国务院、河北省统一成立专项建设基金,在高标准高质量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新区基础设施和公租房开发建设。


第二,自建模式。 为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进驻企业用自有资金建设办公、生产设施和职工公寓,但不允许上市自由交易。企业投资的房地产价值允许在初始投资额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固定的回报率逐年增长。未来企业关闭或退出雄安时,可以按照资产增值由政府进行回购;或者在未来市场化改革后,由政府和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对增值部分进行分成。


雄安新区本地原住居民将主要通过原有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新民居和农村自建房途径解决居住问题。在雄安、容城、安新县城适度建设公租房,满足因结婚、家庭规模扩大等原因形成的新增住房需求。


户籍制度:雄安新区起步区建议取消户籍


报告提到,考虑到新区发展初期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北京,工作在雄安、家庭在北京的情况客观上会存在一个较长时期,因此需要在户籍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政策上进行创新。


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取消户籍,实施真正的“居住证制度”,凡是在雄安新区就业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居民皆可领取雄安新区居住证,凭居住证可以享受在租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条件成熟后,居住证制度逐步扩大到整个雄安新区的城市居民和农民。


看点

0 3

上海住建委: “类住宅”未销售项目可考虑转为租赁住房


昨天下午,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住建委表示,将研究制订“ 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 ”的实施细则, 对于“类住宅”清理整治过程中尚未销售的项目,也可以考虑转型为租赁住房。


这意味在,在北京、上海这类“对商办物业、类住宅高度管控”的城市,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其直接结果是——大量滞销、库存的 商业物业 类住宅 获得了转机,有机会转型为租赁住房。


这一新政将带来三大影响:


1、空置的商办物业、类住宅的开发商、业主。此前,他们基本上濒临绝境。现在政策转变之后,这些资产等于被盘活了。

2、新政如果普及,意味着中心城市“可以出租”的住房量大增,对于平抑租金价格,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3、商办物业转型、类住宅盘活,对于商品住宅价格有抑制作用。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今年春节之后,北京率先出台了“限商政策”,随后上海、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纷纷跟随。其中北京、上海最为严厉。


中心城市严管“商办物业”、“类住宅”,主要原因是:


第一,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城市,需要控制人口总量,但商办物业、类住宅等通过改变用途,具有了居住功能,让城市人口失控,而且情况日益恶化;

第二,房企拿商办类土地,费用较低。但通过改变用途,实现居住功能,可以卖高价。这样,涉嫌改变规划用途,让政府收入减少。

第三,商办物业改为居住,存在消防、环保等多方面的隐患。


但是“限商”之后,一个问题随即而来:在中心城市,商办物业的库存量都非常大,卖不出去、租不出去。这些房子空置着,无法产生效益。而另一方面,大城市房屋租金非常高,可供租赁的房源有限。


未来房租会降吗?


如今的政策对于那些投资商住房的人来说,目前真是相当的纠结,自己买的房子要不要加入到这种对外出租之中,加入吧。似乎真的脱不了手了,而且目前收益看,年化收益应该很低,估计也就在1.5%以下,相当痛苦,不加入吧,如果政府大量铺开了商住房租赁,自己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连这1.5%都赚不到了。


而现在又有大批的商住房改租赁,供给瞬间增加这么多,房租一定会降的。而事实上今年在北京上海, 高端整租房已经在降价了 ,去年基本上100元每平米每月,而今年三居室以上的整租房基本只能租到90元,只有低端房,小一居或者合租房的租金还坚挺。


另外从中介也得到了一些信号,现如今正是一年租房的最旺季,大学生毕业季,而今年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价格上升,也就意味着明年春节前,租房淡季的时候,很可能房租会大幅下降。


看点

0 4

南京出让地块配建保障房细则出炉


昨天下午6点,南京市房产局和南京市国土局联合发布了 《南京市出让地块竞争保障性住房操作管理规则(试行)》 ,其中对保障房的建设标准、建筑面积、建设时间等给出了明确规范, 商品房小区内配建保障房的面积从6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不等 两者建设标准也必须完全一致。


从出炉的这份细则中了解到,出让地块中配建的保障房,房屋建成后需无偿移交政府,相应建设成本不计入该地块商品住宅房价的准许成本。保障房建成后原则上交由区级政府统一调配,拿地的开发商需与区房产部门、保障房接收主体三方签订《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人才安居住房)建设移交协议》。


同时,保障房的建筑面积纳入地块容积率计算指标,不得突破住宅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建筑面积等规划指标。另外, 保障房的面积也被明确,其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至144平方米,原则上以整幢、整单元或整层为最小建设单位,不足一单元或一层的应在同单元或同层内集中布置,不得零散布置。


针对不少人关心的项目内保障房“低配”的疑虑,在本次细则中也予以明确,保障房与商品住宅必须同一标准。细则中写明,保障房及其配套设施与所在地块的商品住宅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停车配建等公共配套共享,建设和装修标准同所在地块的商品住宅一致。同时,保障房原则上应在首期建成,面积较大时也可分为两期建设。


细则还规定,保障房的物业保修金、电梯和消防等特种设备维修资金,以及建设移交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应由开发商承担,不计入该地块商品住宅房价准许成本。


在今年5月份出台的南京楼市调控“宁十条”中,南京市再次调整土地出让方式,将达到最高限价后摇号决出买家,改为竞争保障房面积,每次报建面积为200平方米,认建面积最多者为竞得人,所建保障房无偿移交政府,相应房屋建设成本不计入房价准许成本。截至目前,南京已有10余幅含有住宅性质的地块需配建保障房,最多的超过3万平方米。


看点

05

济南: 租房可落户!有序放开租赁住房落户限制


济南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现行户口迁移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在此基础上,济南市公安机关制定户口迁移配套实施细则,正式按新政策受理相关户口迁移业务。


根据新政,除济南市主、副城市中心主要所在区域的优化落户范围外, 凡符合迁入条件,在济南其他城区、镇区(含街道)居住就业及创业人员, 可在经过当地房管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租赁住房处落户。


其中,在济南老市区的鼓励落户区域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就业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满2年的,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在本区域落户;在济南长清区、章丘区街道和其他建制镇的城区镇区范围内,同时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合法稳定就业且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居民,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居住地申请落户。


通过有序放开租赁住房落户限制,济南市在吸引补充外来人口落户,推动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就地转化的同时,为长期在济南居住就业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一条落户通道。


内容综合: 凤凰房产、澎湃新闻、扬子晚报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