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匠心之城
ID:jxzc681
话说那天
月黑风高
小编窝在床上看恐怖版
“舌尖上的美国”
《汉尼拔》
好客的拔叔,
为了宴请友人,
扛出珍藏多年的库存——
一条健壮的残肢胳膊,
然后优雅地剔骨、切肉,
做一道人肉刺身拼盘。
手法之娴熟,
刀刃之锋利!
只见暗色中,刀面寒光一闪,
映出三个篆体汉字,
直接闪瞎了小编的眼睛:
张!小!泉!
这不是传说中
跟倚天剑屠龙刀
并称的中华名刀、国货良心、
张小泉菜刀嘛!
一众中国网友,
也瞬间炸开了锅:
厉害了,我的刀!
逼得张小泉官方也出面澄清:
不是赞助!
不是广告植入!
没错!
是我们的刀!
可是,
你只看到了拔叔的“张小泉”,
你忘了那个
默默哭泣的“隔壁老王”
王麻子了吗?
南有张小泉,
北有王麻子。
近代刀剪行业的两大泰斗,
几百年来都是
“南帝北丐”般的存在。
想当年长江以北,
几乎家家都有一把
有“黑老虎”之称的
“王麻子”剪刀。
连毛主席都说了:“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
可谁知,
“隔壁老王”说倒就倒了,
张小泉一统江湖,
还漂洋过海,
成了拔叔剁手专用。
唯一能买到的汉尼拔同款
张小泉,
原是安徽黟县人,
祖祖辈辈都是制刀匠人,
后因战乱逃往杭州。
张小泉
他的父亲张家思,
在浙江龙泉宝剑锻造技术的基础上,
首创“剪刀镶钢”工艺,
打出的剪刀,
刃口锋利,寒光逼人。
张小泉从小跟着父亲做刀,
三四岁刚会走路,
就帮着阿娘拉风箱;
八九岁时,比砧子才高一点,
就学会自己打小锤。
父亲看他机灵聪明,
又勤奋好学,
便把祖传本事都教给他。
打铁还需自身硬。
乡亲们都说:他铸的犁尖,耕起田又深又快;他打的锄头,锄地又轻又巧;从他那儿买的菜刀,剁骨头也不会卷口。比他爹打得还好!
他还在剪刀铁槽上嵌进“钢刃”,
把钢的锋利和铁的柔软,
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让剪刀剪切锋利、开合和顺,
是我国2100多年剪刀史上,
一个重大革新。
选料讲究,镶钢均匀,
磨工精细,经久耐用。
张小泉剪刀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买过一把,赞不绝口,市井小刀一跃成了御用贡品。
世上三般苦,
打铁、撑船、磨豆腐。
做剪刀的,
比一般打铁的还苦!
一只风箱一把锤、
一块磨石一只盆、
一把锉刀一条凳。
整整72道工序,
全凭师傅手工。
心感、耳听、眼看、手摸,
没有经年的磨练,
是绝对做不到的。
从下手到学徒,
披星即起,戴月而息,
每天做十几个小时,
三五年才能出师。
试钢试铁
做钳手,敲“缝道”
一手钳牢剪刀,
一手握紧榔头,
一天下来手酸得无法动弹;
被滚烫的铁水烫伤,
更是家常便饭。
改里口
凿眼
三百多年来,
张小泉的传人们
都遵循着“良钢精作”的古训,
用心做好刀。
不是所有的刀,
都叫“张小泉”!
试钢、拔坯、嵌钢、
凿眼、淬水、拷油···
火过了,
刀口太硬,不锋利;
火小了,
刀口太软,不耐磨。
出头、搁弯
一把真正的“张小泉”,
刃口锋利,不卷不崩,
剪绸不拉丝,
剪布多层不咬口。
1963年,刘少奇主席出访印尼、缅甸等五国,随带的“国礼”中,就有25套15号张小泉民用剪刀。
1966年,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走访张小泉剪刀厂,忍不住赋诗一首:“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
还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战等战役中,
多次临危受命,
作为军剪,送往前线。
而沿京杭运河一路北上
那个响当当的“王麻子”
甚至比张小泉
还要早上12年。
生意最红火时,
“老王”一个月可以卖
7万把菜刀、40万把剪子,
产品一度远销国外。
三分天命,
七分人祸。
比张小泉还老的“老王”,
却没能抵御住市场的血雨腥风,
于2003年宣布破产,
黯然收场。
中华老字号,
总是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期待,
却也经历着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机械化的冲击、
滞后的科技创新,
单薄的品牌保护意识,
落后的营销观念···
一座座大山摆在老字号的面前,
路阻且长。
“老字号就是活化石,
老底子的手艺要留下来,
张小泉要搞下去!”
2006年5月20日,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抢救即将消失的
手工锻制工艺
还在萧山成立了
“张小泉剪刀博物馆”
最重要的,
是培养年轻的技术能人,
学习完整的传统工艺,
恢复72道古法工艺流程。
当然,
还莫名火爆欧美影视圈,
引发了一场
中国刀与瑞士刀的
世纪PK。
一把345年锻造的好刀,
千锤百炼,声声铿锵,
每一声都诉说着
“张小泉”的坚韧与刚强;
每一下都捶打着
“老字号”的铮铮铁骨。
有人说,
时间会消磨一切价值。
而我却要说:
大浪淘沙,
留下的才是真金!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