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在C刊发表文章上热搜,杨幂成了“白雪乌鸦”?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23 18:33

正文

杨幂因在C刊发文而上了热搜,但这却不是她第一次发表文章。图/杨幂个人微博

近日,演员杨幂在C刊发表文章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媒体很快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并得到了几个确切信息:署名作者确实为影视演员杨幂;文章发表平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为正规学术刊物,不存在“收取编辑费、版面费”等“卖版面”的状况;这也不是杨幂第一次发表文章。


借着这波热搜,“C刊”“CSSCI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等专业用语,得到了一轮普及,连学刊的栏目名称“交流之窗”,也顺带被推送到公众视野当中。事情至此,基本已说明白:稿子署名杨幂是真的;发表流程也合理合规;“交流之窗”是一个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栏目,其重在交流经验,对学术深度、专业性方面,自然不会那么严苛。


总而言之一句话,杨幂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是个正常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这个事情上了热搜,网友对此充满好奇的同时也颇有疑问。这还是表明,演员发表文章,尤其是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仍然是一件比较少见的事情。


再进一步说,公众对学术期刊乃至演员群体,都还有着那么一点刻板印象,包括但不限于:有些学术期刊丧失底线,交了编辑费、版面费,什么水平的文章都能发;演员很忙,没时间写文章,就算发表了文章,也有可能存在代笔。


可以说,对学术期刊和知名演员,都抱有不太信任的态度,是杨幂在学术期刊上发篇文章就登上了热搜的原因。而媒体报道给出的信息,又不得不让人承认,的确还是有一些演员,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有愿望通过撰写与发表文章的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


于是,杨幂在学术期刊发文章,便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一道景观。而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行为或者说现象的稀缺性与罕见性——如果有更多演员都在演艺之余争相写作,把学术期刊当作另一个竞争的舞台,那么杨幂发篇文章就不会如此“显眼”了。


反过来讲,一线演员杨幂如此重视通过写作与发表的方式,来表明决心“我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那么,其他演员是不是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为成为一名好演员而多读几本书、多写几篇文章?


这样的追问,在今天的影视娱乐圈可能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如今不读书的又何止演员与明星。


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在C刊发表文章,便使得杨幂成了“白雪乌鸦”,因此上热搜、被怀疑的眼光打量,也便成了一件躲无可躲的事情。


为此,期刊编辑部或可作更多的说明与解释,包括:学术期刊的选稿标准;明星文章质量的鉴定与入选编辑流程;对待明星文章与其他作者的选稿态度有何相同与不同;如果有更多明星文章涌来,会作何处理……


当然,针对公众疑惑,杨幂也可以适时作出一些回应,就网友关心的一些问题给出回答,相信网友会对她的写作初衷、思路、追求等,有不少的兴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