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高端专栏,犀利观点,欢迎投稿。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中国高速公路三十年收费简史

创事记  · 公众号  ·  · 2020-01-13 16:30

正文

198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


价格闯关继续进行;


《河殇》上映,引发全国热议;


先后发生1.18空难和10.7空难,震动全国;


但少有人注意的是,在1988年,中国高速公路开始收费了,影响了此后三十年上路的司机们,这是中国第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



1988年10月,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通车,这一天同时也是中国高速公路收费历史的开端。


1988年,国家财政部,交通部,物价局联合发布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即“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 这一政策为高速公路收费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之后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从1998年到2020年,中国高速公路已经收费32年。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建成收费公路约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 也就是说,全世界收费公路70%在中国。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公路收费站? 北京大学经济学家薛兆丰给出的数据是: 在中国的高速上,目前有8万6千个收费站。


这是国外的收费公路分布情况,几乎算是小巫见大巫。



同时,我们也是全世界收费站密度最集中的国家,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


总的来说,通过高速公路收费手段,我们国家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多于建国头50年投资的总和。 各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和引进商业资本,带来了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奇迹。



但是,依然有痛点存在,而且还不少,这里不妨看一组12年前媒体列出的数据。


2007年2月,世界银行一份有关我国高速公路的研究报告披露,德货车平均每公里过路费是0.15美元,中国是0.12至0.21美元,而在车辆通行费所占人均GDP的比例中,中国以超过2%居首位,超过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过路费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是相近的。 然而,这种辩解最大的漏洞就是犯了这样一个最低级的计算错误,即人均收入和人均GDP。


以2007年为例,德国的人均收入是34580美元,居世界第16位,中国是1740美元,居世界103位,德国是中国的20倍; 同年,德国人均GDP是25250美元,是世界第16位,而中国的人均GDP是1100美元,是世界第109位,德国是中国的近23倍,收入差距如此之大,但所交的过路费却是相同。


应当说,高速公路初建时期,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人们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现实情况如何呢? 民情又是如何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京石高速。


据北京市审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截至2004年12月已累计收费17亿余元,偿还贷款等款项后还剩余近6亿元。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淑媛据此认为,根据“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原则,京石高速北京段应停止收费。 不过,代表的建议并没有得到肯定的回复。


后来,京石高速路段的经营权被授予首发公司,允许其继续收费。 (2007年7月6日《京华时报》)。


2014年11月22日,原京石高速公路河北段因收费年限到期停止收费。 但免费时间只有40天,2014年年底,在原京石高速的路基上,“新京石高速”重新上岗,并重新获得22年的收费权。



央视也报道了这事。



高速公路还完贷款后已经赚了6亿元了却还再收费,而且把收费期限又延长22年,这只能说明,至少在京石高速公路上,其公益性质已经不复存在。


在京石高速之外,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当初立项时定为“政府收费还贷公路”,其特征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贷款全部还清后就应停止收费。 但建成收费3年多后,该公路的性质“自觉”转为“经营性公路”,并重新核定了30年的收费权。


有关取消首都机场高速的呼声及报道已十年有余,首发公司就像绝缘体一样充耳不闻,其副总宣称“高速收费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并声称“就是收上100年费也行”! (2007年6月30日人民网)。


审计署2007年度的审计发现,国内部分高速公路违规收费,增加社会负担,16省(市)在100条(段)公路上违规设置收费站158个,截至2005年底违规收取通行费149亿元。


另外,7省(市)提高收费标准,多征收通行费82亿多元; 12省(市)的35条经营性公路,由于批准收费期限过长,获取的通行费收入高出投资成本数倍乃至10倍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价公路。


同样是2007年,南京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处处长方贤国、侦查员李文宏说: “高速公路建设是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例如沪宁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2,400万元以上,平均每米至少要2.4万元。


2019年了,我们的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是多少呢? 每米造价又是多少呢?


高速公路造价贵了,高速公路收费员也值钱了,据《成都日报》2005年9月7日报道,江苏部分公路收费站普通收费员的月薪竟然达8000元,多的超过万元。



2019年,中国高速公路收方式再迎大变,由传统的计重收费变为按轴收费,交通部门的说法是,这样计算更科学,对司机更有利,能够提高运输效率,保证司机来回都能运货。


心意是好事,但有副作用,那就是过路费上涨,司机们都感受到这个了。


不可否认的是,从承重收费变为按轴收费后,司机们普遍反映过路费上涨了,有涨200的。



有涨300的



有涨800的



更有涨3000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