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德芬空间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张德芬,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著有《遇见未知的自己》,并译有《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张德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人到中年,越淡越顺 ·  2 天前  
洞见  ·  一个家庭最令人窒息的说话方式 ·  昨天  
人间theLivings  ·  酒店的天花板上,挂着一具裸尸|戏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德芬空间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张德芬空间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1-22 20:24

正文


作者 | 鱼爸

转自:养育男孩(ID:breedboy)


01

 

前几天,几个老朋友年末相聚在一起聊天。


有一个朋友谈起我们一个小学同学最近被人追债,结果打伤了人,被关了。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们还一起去河里捉鱼,一起去勤工俭学。


只是,跟着他一起出现在我们记忆里的是他妈妈那张从没笑过的脸。好像有发不完的脾气。说实话,当年我们都怕他妈妈。

 

他也怕,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夸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跟着妈妈过。可是压力繁重、脾气火爆的妈妈从来就没有表扬过他。反而常常跟人抱怨说他不听话,人又懒,不给家里做事。还说他像他爸爸,很笨,不指望他会读书。

 

其实当时他在班上的成绩非常好,而且智商也跟朋友们差不多,人挺聪明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加之妈妈的否定,让他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他跟我们说,“反正我很笨,不是读书的料,不读了。”最后被校园边上那些小混混瞧上了,于是加入了他们。中学毕业就被学校退学了。

 

如果他的妈妈当初能多鼓励他,而不是否定他。那他的人生会怎样呢?可惜的是成长无法重来,而人生也没有假如。



02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小的时候,会听到大人们对我们的评价。好的评价,差的评价都会有。但是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想要好的评价。


我记得自己那时候作文写得好,有一次获奖了,在学校的公布栏里公布。


我们那有一个走门窜户卖豆腐的老伯看到了。


每次经过我家就会跟我奶奶说:“你家孙子真不错,作文写的真好,好好培养,以后会有出息的。”奶奶喜笑颜开,我听到也心里美滋滋的。


一定要继续努力,并且我自己也认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多了一份自信。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阶段。


他们会开始评价自己,在心理学的发展角度说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自我呢?


心理研究是发现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最直接的影响人就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语言暗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比如父母常常说孩子“你真笨”


孩子做作业做错了,就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孩子跟其他小伙伴在外边玩的时候起了争执,如果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了,父母就说“你真笨!为什么每次都是你被欺负,你就不会去打回去啊!“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说“你真笨!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

 

孩子自己在内心觉得父母都说自己笨,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做什么事都怕,因为怕人说自己笨。

 

可怕的是,孩子到了最后,也会真的觉得自己笨。原因是父母和周边的人都说自己笨。



03


有一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讲过一个案例。


有一天,一个妈妈带着一个10多岁的孩子找到他说“我的孩子是早产,而且生的时候又是难产,医生说当时可能对孩子的智力有影响。我也觉得他有点那个’笨笨的’,学习成绩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眉清目秀的,一直低着头听妈妈讲,不敢看医生。也许他也觉得自己天生脑子有问题。

 

他后来跟孩子谈了很久,发现这个孩子的反应速度和逻辑思维都很好,不可能是他妈妈说的笨孩子。进行智力测试发现,孩子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


他成绩差是因为妈妈一直以来的心理暗示,说他是早产儿,大脑也受到了伤害。他就觉得自己理所当然不会读书,不如其他同学。

 

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这个孩子解除了这多年来困扰自己的心结。后来成绩越来越好,升入了当地最好的中学。

 

很多的父母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而且往往在不经意间犯错。自己一时之间还察觉不了。而等察觉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

 

父母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改变的话,就会让孩子的自我概念中融入你贴的这些标签,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04


我发现快4岁的儿子已经在不断地评价自己。


前几天他跟外公说,“我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捉迷藏时,我躲起来,你们都找不到我。”


“还有一次我跟爸爸在菜市场走散了,但是我没有动,一直等爸爸找到我。”

他就是通过自己的这些经历进行自我评价。而我不希望他过于强调聪明,而是要努力才好。


有时候我听到他说这些的时候,就会说“爸爸也觉得你很聪明,但是觉得你不够勤快,有点懒。”而且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跟孩子说“你有点懒”。

 

这样的话看上去真没什么,可是无形之中我就在打标签,在犯错。孩子怎么做才是勤快?为什么要给他贴一个不勤快的标签呢?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大人的主观评价,而实际上真相并非如此。我仔细想想,发现只要我带着他一起,教会他如何做。


小家伙挺勤快的,比如洗菜、择菜、拖地,样样能做。只是有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一件事当然不能坚持很久。而我却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无数的不良心理暗示。治标得先治本,孩子变坏变差,根源还是父母。往往是父母本身需要改变。



05

 

孩子都会积极地寻求赞许,得到认同。


很多孩子到了2岁就有了很强地客服困难的动机,希望获取大人的赞誉。


比如我们会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成功地组装了一个小机器人,会微笑着扬起头,跟父母说:“快来看呀!这是我做的。”


这个时候,他们在寻求来自父母的赞许。


而这样的赞许会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状态。孩子需要可以为他们当安全港、关爱、负责的父母,这样才能让他们面对生活及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不会害怕和焦虑。


在早期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两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好奇心更强,也更加独立。


进入小学之后也会对解决问题更感兴趣,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而一直拥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交往和婚姻家庭生活中都会更加自信平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或者总是说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与其主观的打那些标签,不如实实在在的陪伴和引导。请少一些责怪,多点鼓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


···


作者 | 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以男孩养育为切入点,分享有趣、有爱、有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