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国都市报
市民的需要第一!这里是南国都市报,欢迎投诉报料。报料热线966123,或直接给我们发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首创!先看工程再买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国都市报

今天这个日子,我们不该忘记一个人!

南国都市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23 11:03

正文


她终身未婚,却有最赤诚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产钳!产钳!”

今天,12月23日,我国近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诞辰115周年。缅怀林巧稚,致敬医者仁心。



大医之魂 ● 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父亲曾留学新加坡,教女儿英文和先进思想。

● 考入协和

1921年,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预科。最后一场是英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林巧稚忙放下试卷,上前急救,结果最有把握的英语没有考完。原以为落榜,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写了一份报告,称她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优秀的品行。

8年后,林巧稚毕业,成为留院执医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当时聘书上写着,聘任期间不得结婚。林巧稚一生未婚,后来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年轻时的林巧稚

● 出国深造

1932年,林巧稚前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1939年,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研。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 悬壶济世

1941年,北京协和医院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不得不中断医学科学研究。此后,她开办私人诊所,在简陋的环境里,和一个又一个病人的脓、血、便、肿瘤抗争,更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 献身医学

1946年,林巧稚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主任。同年,协和医院恢复,医院邀她重返协和。她再三考虑,辞任北大医学院职务,将诊所结业,返回协和,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文革”中,林巧稚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清洗便盆、倒痰盂……“文革”结束时,林巧稚已近80岁。

1978年,林巧稚被确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脏病,此后她在病床上完成了50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学》。

1983年,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按照遗嘱,她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全部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1984年,厦门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毓”意为培养、养育,这是对她一生接生了千万婴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的纪念。邓颖超在这里亲手植下了两株南洋杉,以象征林巧稚高洁的品格——静穆地伫立,守望一片医学的净土。


重温 ● 林巧稚的话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但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的孩子)。




“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

林巧稚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后来说了原因,不能让她们去抓冰凉的铁床栏,那样将来会留下病根的。




单有对病人负责的态度还不行,还得掌握过硬的医术。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下断送性命。”

前不久,有位老人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让医师过目。看到病历的落款,医师顿时震惊:这正是林巧稚70年前亲手书写的病历。

这份长达5页的病历,是1946年林巧稚在北平中央医院坐诊时写下的,记载的是一名王姓女子的病情,记录的诊断内容严谨凝练,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我们必须回归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

协和医院因日军占领停办期间,林巧稚在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她主动降低挂号费、对贫穷患者医疗费减免。许多产妇把在林巧稚接产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等名字,以示对她的感激和纪念。

悬壶济世对于她来说,是用诚挚的信念、精纯的技艺,和患者共渡苦难,以获得内心安宁。




“我的惟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都要移到她的床头柜上。这是妇产科和她保持联系的“热线”。无论哪位医生值夜班,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随时可以打通这部电话。电话里能解决的问题,就电话里解决。遇到电话说不清楚的,她会起来赶往医院。




“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她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

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


来源:央视新闻(已授权 ID:cctvnewscenter)


今天,点赞致敬医者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