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今日元宵,前方→核工业不夜城!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今天居然不!放!假!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春节超火的小城,有多好游?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隐藏在央妈数据里的房价秘密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9-11-27 12:05

正文

央行昨天(11月25日)公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知道大家不会读报告,直接把结论给大家点一下。


第一点: 2018年末,我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47.9万亿元,其中超过一半都是住房贷款。


这个数据其实还好,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连续两年回落,因为这两年房价增速放缓,买房的增量也没那么多了,增速控制住了。

第二点, 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60.4%,相比去年上升3.4个百分点。

60.4%的居民杠杆率,究竟算不算高? 横向来看,这一水平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但已经高出国际平均水平,说明我们杠杆率还是有点高,我们通过买房继续加杠杆的空间缩窄了。


第三点, 分省来看杠杆率,浙江上海北京最高,广东甘肃重庆江西超全国。

(浙江(83.7%)、上海(83.3%)、北京(72.4%)、广东(70.6%)、甘肃(70.1%)、重庆(68.6%)、福建(65.8%)和江西(63.1%))


浙江的住户杠杆率甚至超过了上海这样的直辖市,浙江向来是一个藏富于民的政策是非常好的,也难怪浙江的小县城房价过万。
第四点, 居民平均债务达到65%,这个数据是我特意补充上去的,因为债务才代表我们购买力的问题,债务肯定挤压我们购房。

其实这里还有个结构性的问题,有个调查数据,低收入家庭的债务负担整体重于高收入家庭: 有负债家庭中,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平均债务收入比为285.9%,而年收入高于36万元的平均债务收入比为89.0%。

所以,这说明不少低收入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维持的水平了,这部分人群处于处不敷出的状态,通俗一点讲, 穷的更加穷,富的富得很。


这些贷款数据,本质都是上一轮房地产大扩张的周期产生的,已经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一句话给大家解释,就是: 从2008年到2017的十年房地产红利期内,居民通过通过不断加杠杆的过程,加仓房地产,最终导致居民杠杆率上升,家庭债务攀升。

债务攀升的结果,就是很多人已经加不起了,或者说买了一套之后,多数人买不起第二套, 刚需在这一波周期内很多被消化了,但是,真实的购买潜力一方面看负债,另一方面要看储蓄情况进行结合。

除了贷款的数据,央妈也发布了储蓄的数据,比起贷款,这才是我今天其实想重点说说的。

因为,储蓄率更可以预测房价, 因为储蓄意味着购买力,也可以影响利率。

08年之前,我们的储蓄率往上飙升的时候,我们的媒体隔段时间就要爆一爆,但是反而到现在这个年代没人去关注了:那么, 我们现在的储蓄率又回到什么时候了?

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只花了8年时候。

到现在2019年下半年这个数据是45%,对应是在14年之前的2005年的,那是个还没有人人买房意识的年代,还没被“买了房少奋斗几十年”的历史进程所教育。


直到2008年之后, 大家开始纷纷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去买房了!
储蓄率从此开始一路下滑,一直到2017年趋稳,然后这两三年开始,储蓄率维持在45%左右,不再往下滑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储蓄率从08年到2017年,撞上了房地产大爆发的十年之后 ,仅仅下滑了6个点。

2017年是一个分水岭,大家回顾下,因为2014年到2017年,以深圳带头,全国的重点一二线城市,都有一波房价大幅上涨的行情,基本是翻倍,而从201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上都收紧了,导致房价开始平稳,或者说涨幅和跌幅不大了,房地产市场走向冷淡,大家不买房了。
房价的涨跌历史,就是对应着我们居民的储蓄历史。
这是两个同步的周期,我们回到最近这两三年, 储蓄率开始趋于稳定, 进一步打开结构性构成做个分析,因为储蓄率包括存款和其他投资两大部分。

这两三年里,大家拿着储蓄的钱也没去炒股,没去买房,省吃俭用又勤奋的中国人民,把钱都放哪里了?

那就是存款。
我们的存款数据这两年开始往上走了!


央行公布了一组数据: 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国大陆的居民、企业、机构以及其他各组织的存款总量是176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大约40%(约70万亿元人民币)的存款是属于居民存款,属于个人的。

这笔钱摊到每个人都是5W块。



所以,从17年房地产走弱之后,居民的存款绝对值其实在上升的。因为储蓄率稳定之后,大家又不敢消费,没有去做投资,只有拉高存款了。

这其实对想买房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房产的购买力在拉升。

而且横向来看,我们的居民储蓄率在全球来说,还是领先的,尽管我们一直说我们的房价跟其他国家比起来太高了,但是我们的购买力却一直没见减弱。


连周小川都出来发话, 我们陷入了手里有钱到底要不要花掉的烦恼里面, 因为我们的储蓄率经过这十几年,哪怕在上一轮十年房地产周期消化过一波,绝对值还是处于世界领先。

当然,我要告诉大家另一个秘密,在这个数据后面,还有另一个隐藏的事实,就是低收入家庭被平均比较严重,我们的两极分化太严重,多少人都是被平均的。

塔尖的富人们能买得起豪宅的非常多,过去十年从房地产红利期获利的非常多,同时赤贫家庭也很多,这必然导致豪宅市场,大户型房子以后会非常走俏。

其实我这个观点在现在一线城市已经得到了验证, 这两年哪怕行情整体不好,深圳的豪宅也一骑绝尘,一路上扬,同时大户型单价比小户型刚需房要更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