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水与火,势均力敌的绝配!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汉字美食是哪个? ·  2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星球研究所2025新春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今天居然不!放!假!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25-02-12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元宵节的起源、历史变迁、各地习俗以及现状。文章提到元宵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如观灯、游赏、约会等。然而,现代人在元宵节期间却需要上班,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呼吁,呼吁为元宵节增设假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历史悠久,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重要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元宵节的假期和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

关键观点2: 元宵节的各地习俗

元宵节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观灯、游赏、约会、社火表演等。这些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展示了中国多元的文化传统。

关键观点3: 元宵节现状的反思和呼吁

尽管元宵节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现代人在节日期间却需要上班,无法充分享受节日的氛围。作者呼吁为元宵节增设假期,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正文


春节后已上班一周

有谁坐在办公室无限怅惘

既怀念在家时的无忧无虑

又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

古人有专治这种怅惘的办法!

那就是, 安排一个元宵节假期!

可为什么现在元宵节,不放假了?


节后综合征缓口气,元宵节值得一个假期


有谁意识到了元宵节有多适合放假——


中国春节放假时间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元宵节也是, 也就是无论中间是否有周末、调休,春节之后的第八天,是雷打不动的元宵节。


也就是说,如果元宵节能有假期,那么无论返工后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假期戒断反应,都能在元宵节拥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广东潮州


然而,元宵节不放假的节后上班,不仅难熬,还很漫长——


2021年,初九调休上班,打工人上三休一,接着就是五天正常上班;2023年,初七初八都要调休上班,打工人连上七天;2024年,初九调休上班,打工人连上七天;


今年,正月十一调休,打工人上四休一,连着五天就得正常上班,累得非比寻常不说,除非请假, 元宵节和情人节都要焊在工位上 ……难熬啊!!


洛阳定鼎门上元烟火


而转换到另一个视角, 打工人需要元宵节,元宵节也需要打工人


元宵节最重要的节俗,观灯与元宵百戏,社火、龙灯与英歌舞们,它们祈福的对象、梦寐以求的观众、未来可能的继承者,却正被困在千里之外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


上海豫园灯会



正统中式狂欢节, 从来都放假!


历来“大礼三百,小礼三千”的中国人,在狂欢节这一天简直“疯狂”。


是的,中国不是没有狂欢传统的国度, “闹元宵”,就是真正的国产“狂欢节”。


烧火龙


元宵节起初类似一个“胜利纪念日”:刘邦之孙正月十五平吕后外戚“诸吕之乱”,后,汉文帝设“正月十五”夜不宵禁,微服上街与民同乐以示庆祝。于夜色之下,金吾不禁,民众们张灯结彩照亮此夜,也许就是元宵节灯彩的由来。


这时候的元宵节还只放一天假……但是长安城每逢元宵必大堵特堵车至少三日, 一座千年古城,竟有千年的元宵节堵车史!


今天的大唐不夜城

元宵节不仅堵车,还堵人


到了隋唐时期,元宵节的“狂欢”味儿就逐渐重了。隋有记元宵狂欢:“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男为女服,倡优杂技,内外共观……”


贵贱、男女等礼教被抛于脑后,甚至连皇帝都“与后微行观灯”;夜色掩映,男为女服,女穿男装,女子可以大胆走出家门,与情郎一聚,堪比鹊桥之会, 上元夜佳偶天成数不胜数,是名副其实的情人节。


澳门妈祖阁祈福牌

南朝陈后主与乐昌公主被迫分离

又因各执半面铜镜约定上元卖镜相会

这就是“破镜重圆”的故事


这时的元宵节连休三天,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一直延续到宋,后又在宋朝被增加为五天。


开封清明上河园元宵灯展


这时的“闹元宵”也变得更加规范,节俗包括 观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游赏 :“舞队自去岁冬至日, 便呈放行……至十六夜收灯, 舞队方散。(《梦梁录·元宵》)”;


约会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甚至 在宋朝正式出现了元宵吃汤圆 的习俗。那时的汤圆还叫“浮圆子”,从唐代一种饺子和汤圆共同的祖先、一种糯米包着肉馅的面食发展而来(没错,是咸的!),到宋代发展为无馅或者猪油黑芝麻馅。


也正是因为汤圆此时又名“团子”、“圆子”, 元宵节开始带上了“团圆”的色彩。


饺子、汤圆、馄饨的同源:“牢丸”

现在在广东、江浙仍有咸汤圆留存

是南北甜咸党下一处必争之地


元代似乎是第一个元宵节不放假的朝代,一说元宵节谐音“元消”,但元曲中元宵仍热闹非凡;明时,元宵节假期达到了顶峰:十天,从正月十一开始。


然而在今天,元宵由于距离春节假期太近惨遭法定节假日淘汰;距离最近的一次《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仅增加除夕作为法定节假日,元宵假期仍然遥遥无期。


呜呼哀哉!我的狂欢节!!


贵州黔东南炸龙



最“火”的节日,亟待重新点火


很少人知道元宵节有那么重要。


它是比春节更早确定的节日: 春节是由“岁首”演变而来,而在汉之前有过许多“岁首”,比如秦岁首为十月的寒衣节;现行的农历岁首是在汉中期定历之后才确定的。


而元宵节早在汉文帝时就有了确切的时间:正月十五, 汉武帝时期就确定为法定全民节。


故宫角楼上元赏月

是的,赏月也是元宵节重要的一部分


而从地理视角来看,比起中国更加丰富的年节习俗,如藏历年、彝历新年、苗历新年等, 元宵节是唯一一个能够覆盖全部地理单元的节庆 。从帕米尔高原到舟山群岛,擎夜执炬,山海同欢。


喀什十二木卡姆歌舞团

迪丽热巴扭秧歌……?

图源:喀什零距离(喀什地委外宣办)


元宵节是天南海北都最该“火”的节假日。比如 陕西有社火 :在零下20℃中,陕北民众赤脚穿过365盏油灯布设星宿迷宫“九曲黄河阵”,在年节的末尾破除厄运,祈来年国泰民安。


陕西渭南,社火


在福建, 明代抗倭时村民在板凳上装灯拼接龙身 ,每户制作一节,串联成百米长龙,夜间巡游时宛如流动的火光带,结队威慑倭寇,今日已演变成祈求风调雨顺的元宵节仪式。


福建龙岩板凳龙


秦淮灯市更是可以称为“历代中华元宵第一盛景” 。明代《南都繁会图》记载的“水上灯会”今日仍有风采留存。


浙江硖石灯彩 以针刺工艺闻名,刻画农耕场景,曾享有“江南第一灯”的美誉。


秦淮雪夜灯彩

硖石灯彩


不过看灯,还得是自贡 。自贡灯会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灯会之一,始于唐宋,托于竹海,兴于盐业,用盐雕工艺制作的灯组晶莹剔透,在灯光映照下宛如冰雪世界。


自贡灯展,精卫女神


除了南国灯城,还有 北国灯城:哈尔滨冰灯节 ,利用松花江天然冰块雕刻巨型灯组,零下30℃中搭配激光秀,形成“物理抗寒vs科技发热”的魔幻现场。


不仅有灯,东北老铁们搞社火也不在话下。 辽宁海城高跷 ,演员穿清代服饰表演“叠罗汉”,曾因踩塌冰面登上热搜,被网友调侃“用生命诠释社火精神”。


辽宁海城高跷表演


在中原, 河北蔚县打树花 在近些年“重燃”。铁匠将1600℃铁水泼向树杈和城墙,迸发的火花如银河倾泻,寓意着祛病消灾,新年红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 “元宵节最危险的艺术” ,在今天也增添了传承的希望。


河北蔚县打树花



民俗多彩,爱情甜蜜,狂欢祈福

——元宵节,多么重要的节日

却!要!上!班!


当我们在争取元宵假期时

其实是在守护中国人最后的叛逆——

老祖宗都准假嗨三天

现代人却要加班改PPT?!

真的不打算添加一个元宵节假期嘛…

(┳Д┳)



【参考文献】

[1]中国网.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20060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