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王勤美教授: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视觉质量分析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8-11-09 18:27

正文

编者按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CSR)已从1988年的83例提升至2017年的2205例,30年间提升了近27倍,中国防盲治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随着白内障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患者需求的改变,我国的白内障也已逐渐从防盲阶段发展为提升中老年人视觉质量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阶段。10月13日,在海南博鳌论坛上,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的王勤美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手术原则与视觉质量分析方法。

白内障手术从复明向屈光的转变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和患者需求的改变,白内障手术在手术技术、器械、仪器设备、人工晶状体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白内障手术的主要问题如内皮水肿、眼内感染、后囊混浊及黄斑水肿等,都获得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飞秒白内障手术和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问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白内障手术从防盲治盲手术逐步转变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王教授指出:屈光手术矫正范围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分为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及巩膜手术三大类。屈光手术是在正常角膜上手术,或在正常眼内加入“异物”,手术对象大部分为中青年,视觉质量要求比老年人高;又恰遇近视手术的中青年迎来汽车驾驶时代,夜间视觉障碍成为最先暴露视觉质量降低的常见问题。因此,近视屈光手术最先走向提高视觉质量的目标,并在像差及个性化概念下得以实现。目前,屈光手术为白内障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传统白内障手术转变为屈光白内障手术,主要归纳起来的问题是像差问题及手术处理技术。


屈光白内障手术原则

安全、有效、准确、稳定、最小损害是屈光手术的一般原则,此外还应考虑其光学质量,即确保患者看得清晰、舒适、持久。对于屈光白内障手术视觉质量的提高,应注意精确矫正、减少像差以及合理设计全程视力,王勤美教授从以下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安全性

微创手术对眼部结构形态影响小,减少角膜、晶状体囊袋和瞳孔等组织损伤,在保障光学质量的同时,减少减轻并发症,预后良好,最后达到视觉质量恢复甚或提高。

有效性

白内障手术通过碎核并乳化去除、皮质去除,植入经过选择的人工晶状体,清除视轴区混浊的同时,亦可矫正屈光不正。对离焦、散光等低阶像差问题,植入与角膜和眼轴匹配的人工晶状体,利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特性主动矫正。同时,控制主切口位置、形状、大小及距角膜缘距离可减少散光,对陡峭角膜经向起到松解作用等。


高阶像差的处理是白内障手术中的一大难点。对此王教授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解决球差影响的方法有角膜球差补偿——根据角膜地形图像差值(角膜前表面)选择不同像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大瞳孔不植入多焦晶状体,残余的球差如有影响可以考虑角膜激光处理。解决彗差影响的方法包括对大Kappa角和大瞳孔不植入多焦晶状体,白内障手术时不破坏悬韧带、撕囊居中,处理角膜散光时不造成术源性彗差,残余的彗差如有影响,也可以考虑角膜激光处理。

精确性

针对患者个体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包括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形态与厚度等的精确测定、人工晶状体度数精确计算与选用、手术操作的标准化等,应用新一代检查设备精确获得个性化数据,再根据个性化眼球数据为患者做个性化矫正。新一代超乳机+导航技术+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可能。最终,确保视觉质量不降低甚或提高。

稳定性

眼球具有良好的生物器官适应性,手术者应用大数据下的迭代修正手术设计,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持续稳定。一般术后效果3~6个月后获得稳定。

全程视力修复方案

随着患者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手术目标也包括了术后用眼的舒适程度。在人工晶状体的选择方面,目前人工晶状体类型广泛,如双焦、三焦、四焦、区域多焦、无级变焦和像差优化多焦(Mini Well)人工晶状体等。王教授建议在考虑患者主导眼的基础上,充分留有合适度数,选择“偏负度数”设计,降低患者适应难度。


屈光手术需要遵循最佳矫正、合理欠矫与双眼平衡的视光学原则,以期达到清晰、舒服、持久的视功能。影响屈光白内障手术视觉质量的因素包括轴上低阶(离焦)、轴外低阶(散光)、轴上高阶(球差)、轴外高阶(彗差等)。为了提高白内障手术视觉质量,手术医生须精确矫正离焦和散光,减少球差和彗差引入,或主动矫正球差和彗差,合理设计远中近视力,恢复全程视觉质量。从患者视功能与视觉质量出发,关注患者视觉体验,屈光白内障手术才能走向新的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