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产佳片,肯定绕不过「秋菊打官司」。
秋菊为了替自己和丈夫
讨一个说法
,一路告状到了人民法院,牵引出法律和秩序的矛盾。
「秋菊打官司」剧照
今天,十点君就再来说一部“讨说法”的佳作。
但它可不止讨个说法这么简单,复杂的时代背景甚至让它
直指人性罪恶——
不道德的审判
Death and the Maiden
这部片诞生于1994年,
上帝想看电影的那一年。
由法国传奇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执导,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最佳导演奖简直拿到手软。
波兰斯基被誉为
“罪恶大师”
,他的作品里常常充满黑色阴郁,而且相当
擅长挖掘人性的罪与恶。
今天这部「不道德的审判」同样如此。
豆瓣
8.2
,烂番茄高达
84%
,北美定为R级
(18禁)
。
顾名思义,这部片围绕一场
不道德的审判
展开。
女主
波利娜
和她的丈夫
杰拉多
相恋于早年的学生运动。
但是,波利娜当时作为杰拉多的信息传递员,
她曾被秘密警察逮捕拷问
,可波利娜受尽凌辱和折磨也没供出杰拉多。
然而,更让人发指的是,就在被看押的过程中,波利娜竟然
遭到了一个医生的强奸,而且前后达14次之多!
一直被蒙着眼的波利娜甚至
连犯人都不知道是谁
,这件事从此成了她心头的隐疾,并开始变得诡谲,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就连远处有车灯靠近,在发现不是丈夫的车之后,波利娜就会迅速冲回屋里,断掉所有光源。
甚至将手枪上膛,神色紧绷,全神戒备。
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这场暴风雨也就像在暗示着彻夜不眠的不平静。
作为全国知名律师的杰拉多,刚被总统任命为新成立的
委员会的主席
,以对之前
独裁政府侵犯民众人权的暴行
进行算账。
回家途中,杰拉多的车因为这场暴风雨而爆胎,还好他凑巧遇到了开车经过的
米兰达。
当米兰达把杰拉多送回家时,躲在一旁的波利娜却像
着了魔似的——
她凭着米兰达的声音、语气和言语习惯,
认出了米兰达。
当年强奸了自己14次之多的那个犯人!
在短暂的震惊和悲痛之后,波利娜趁着杰拉多和米兰达喝得微醺,把米兰达的车
推下了海。
她还在车上发现了
「死亡与少女」
的伴奏带。
这正是波利娜被强奸时,对方每次都会播放的曲子。
波利娜折回家中,把米兰达五花大绑地
锁在椅子上。
她握紧手枪,要对米兰达进行审判。
波利娜坚信米兰达就是当年侵犯自己的犯人。
在这场审判中,她要米兰达
亲口承认罪行
,并让他承受罪的惩罚!
诶等等,你是不是也发现了问题?
波利娜对米兰达的审判依据,仅仅是因为米兰达的声音和「死亡与少女」伴奏带。
这
仅凭直觉的辨认
,就能断定米兰达就是当年的犯人吗?
米兰达当然
矢口否认。
他甚至不知道波利娜之前经历过什么,更重要的是,波利娜被强奸的那段时间,米兰达一直在别的国家。
对这场审判,米兰达
充满了不解和愤懑。
这下就有趣了,究竟是谁撒了谎?
不明所以的杰拉多被夹在了中间,他选择先和波利娜沟通。
作为波利娜的丈夫,杰拉多无比怜惜波利娜的遭遇。但作为律师,他只相信证据,
不仅波利娜没有证据,米兰达的反应也毫不像是犯人。
波利娜也因为神经太过紧绷,曾把别人的碰触当做是对自己的侵犯,如果这次也是误认呢?
他更怕这次审判如果传出去,那自己刚刚上任的委员会主席,也算是
彻底泡汤了。
波利娜和杰拉多达成了共识。
就像是秋菊,
她只需要当年的真相,只需要一个说法
,米兰达的车就停在路边,一旦米兰达认罪,就放他走。
“你以为我会杀了他?
我没有把他的车推下悬崖
我只是停在路边
我又不是秘密警察
我是要制造一种威胁”
波利娜的这段话简直让十点君
不寒而栗。
因为波利娜刚刚才把米兰达的车推下悬崖,不仅为了防止米兰达逃跑,更是为了之后能制造米兰达车祸坠崖的假象啊!
波利娜的话,又有哪句是真的?
此时,不得不夸一下
西格妮·韦弗
的神级演技。
在她的演绎之下,波利娜在身心灵全面重创后的焦虑和被迫害妄想,都活生生地展露在镜头前,
如同她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深入骨髓的癫狂和偏执,在直觉和法律之间徘徊游离,
让人分不清这到底是她深陷困境的臆想,还是源自现实的崩溃倾诉。
本·金斯利
的表演同样出神入化。
米兰达对现下窘迫事态的无辜和斥责都被本·金斯利诠释得扣人心弦,他究竟是不是强奸波利娜的犯人?实在难猜。
多讽刺,拿着枪的波利娜,这才有了话语权。
更讽刺的是杰拉多,曾经的民主运动领袖,现在却成了一场集权审判的参与者。
这场审判犹如三方拉锯战,
各说各话,各怀鬼胎。
不时奏起的配乐「死亡与少女」
听似优柔,却又潜藏着沉重的惊悚
,正如这部片的基调。
「死亡与少女」也正是这部片的英文原名。
波兰斯基果然能让人叹为观止,乏味的单一场景同样能
迸发无尽的生命张力
,逼仄空间内的光影和调度,更加深了三人之间的紧迫感。
那些长篇大论的政治背景其实只是促成这起事件的前因,
在那个晦暗混乱的时代,也就造就了晦暗混乱的人性。
但掩盖不住的,是无法改变的罪责。
杨德昌在「一一」里说得太好——
“电影发明以后
人类的生命比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我们总能在电影里看到别人汇聚的感悟。
波兰斯基不愧是罪恶大师,他用简单的场景就
对所有人的罪责进行了批判
,让我们不禁开始反思过往。
我们总在试图逃避曾经的种种不堪,也试图寻找其他方法来填充遗憾
,正如同波利娜需要米兰达的认罪,尽管他是被迫的。
可说到底,它们早就如同精神枷锁牢牢锁住了心脏,一切自欺欺人都只是徒劳。
直面过去,才是必经的苦难。
想看的,后台回复
“审判”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