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千万不要滥用Stream.toList(),有坑! ·  12 小时前  
PChouse家居APP  ·  Deepseek怒怼ChatGPT,究竟谁更 ...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java 插入式注解的打开方式! ·  昨天  
海宁19楼  ·  这周日,海宁这里有大事发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亿纬锂能又一超级工厂投产!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4-12-12 18:32

主要观点总结

亿纬锂能在细分市场持续深耕,涉及商用车、工程机械、材料领域、储能等领域。在商用车领域与京东物流、东风商用车合作,启动智慧低碳物流示范项目。工程机械领域发布新品电池,缩短充电时长并提高循环寿命。与紫金矿业深度交流涉及锂电池材料供应等方面。储能方面,荆门超级工厂投产引领市场进入大电芯储能时代。同时,长时储能趋势兴起,大容量储能电芯需求加大,多家企业布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亿纬锂能在多个领域持续深耕细分市场

涉及商用车、工程机械、材料领域和储能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观点2: 亿纬锂能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包括与京东物流、东风商用车以及紫金矿业的合作,推动业务在多个领域的深入发展。

关键观点3: 荆门超级工厂投产引领市场进入大电芯储能时代

亿纬锂能投资建设的荆门储能工厂投产,项目总投资达108亿元,预计将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关键观点4: 长时储能趋势兴起和大容量储能电芯需求加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推动和政策指引,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容量储能电芯的发展将带来综合优势。


正文

近期,亿纬锂能持续深耕细分市场!
商用车领域,亿纬锂能与京东物流、东风商用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启动园区智慧低碳物流示范项目。
工程机械领域,正式发布开源电池-工程机械版新品,兼顾开源电池“更快、更强、更长、更安全”四大特性,可实现充电时长缩短25%,循环寿命超5000次。
材料领域,深度合作紫金矿业,并就双方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涉及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制造协同、终端市场应用推广以及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
储能端,亿纬锂能又一超级工厂荆门投产,引领市场进入600Ah+大电芯储能时代。

01

60GWh储能工厂投产 总投资达108亿元

12月10日,亿纬锂能60GWh储能工厂一期项目投产仪式在湖北荆门正式举行,标志着这一超级电池厂进入生产新阶段。
该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 总投资达到108亿元 ,计划分两期建设。本次投产的是一期项目,占地约700亩,生产线设计产能达17GWh,专注生产MB56大铁锂储能电池,即 628Ah 的电池产品,于今年年初全新发布。
2024年1月,亿纬锂能发布了全新一代 Mr 旗舰系列产品“Mr.Big”储能电芯和“Mr.Giant”储能系统。其中,Mr.Big电芯容量为628Ah,采用创新集流技术和 3T 技术,能量高达2.009KWh,能效高达96%。Mr.Giant储能系统,20尺集装箱内储能容量5MWh,极简集成的设计,能效可达到95%。
本次投产的项目,是亿纬锂能在荆门规划投资的第十个厂区。据悉,亿纬锂能自2012年开始,连续在荆门进行投资布局,合计规划建设了1个总部、11个厂区、18个工厂。
目前,已建成9个厂区,产能达152GWh,规模居湖北省第一。2023年,亿纬荆门基地产值已超过300亿元。
据介绍,该工厂在智能制造方面,采用全自动化物流、全数字化设备维护点检、全流程高水平装备设计、全方位智慧管理系统,让生产效率、运营效率大幅提升,超级工厂从投料到成品,电池生产节拍将提升至1.5秒,配套建设的PACK工厂,1分钟可完成4个完整电池组。
在质量管理方面,亿纬引入了设备健康模型BP神经网络、知识图谱,通过AI自主调优,实现关键工序质量闭环管理;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同步建成虚拟化工厂,实现全过程透明化管理、数字化精准监控,赋能每个产品数据包,实现一键式全生命周期追溯能力。
储能,目前已成为亿纬锂能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今年前三季度,其储能电池出货量35.73GWh,同比增长115.57%,远超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
可以判断,在强大产品升级、产能释放能力的支撑下,亿纬锂能将持续开拓储能市场,全球份额实现快速提升。

02

长时储能风起 超10家电池企业“炫技”

事实上,亿纬虽然是率先量产628Ah+储能电芯的企业,但并不是首个盯上600Ah+电芯的企业。
据起点锂电不完全统计, 目前至少有10家头部储能电池企业进行了布局。
比如 宁德时代 ,今年4月发布了天恒储能系统6.25MWh预制舱,虽然并未透露系统产品中的单体电芯数据,但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在600Ah以上。
今年6月, 楚能新能源 率先发布了625Ah全新储能专用电芯,以“两度电能 、三重极致、六维平衡”的特点亮相,助力标准20尺集装箱系统能量突破6.5MWh+。
瑞浦兰钧 发布了最新问顶587Ah和625Ah储能电芯,及7.03MWh储能系统。其中,问顶625Ah电芯采用2000V绝缘高压设计,能有效避免系统内高压拉弧失效,并能适配当前主流的系统集成方案,可有效降低储能装配初始成本及损耗。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全面量产及全球推广。
欣旺达推出625Ah电芯,并命名为“欣岳”,同时还推出了行业内首款液冷、10米级全球最大容量的移动储能车“欣纪元”,采用314Ah电芯,储能车能量可达2MWh。
尤其在今年9月,中车株洲所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其中,电芯部分,中车株洲所就联合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联合发布了688Ah大电芯。
此外,还有 蜂巢能源 的L500-660Ah/710Ah/730Ah储能电芯, 昆宇电源 的720Ah电芯、 南都电源 的690Ah电芯、 天弋能源 的630Ah电芯等。
从以上企业的布局可以看到,储能电芯的大容量竞争正在进一步升级。据起点锂电观察,2022年之前,储能电芯以280Ah为主,当时还曾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到2023年,储能电芯向314Ah发展,逐步替代了280Ah电芯的采购。
业内预计,314Ah电芯向600+Ah电芯过渡的时间会更短,且在技术的快速迭代下,储能电芯的容量还会进一步加大。
而这些储能产品飞速迭代的背后,主要源于市场需求的推动,比如长时储能。相关数据显示,新能源加快渗透储能后,市场对于4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加大,且相比短时储能,长时储能更具经济效益,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为电网提供灵活性、增大峰谷套利空间等方面拥有综合优势。
此外,国内政策也在指引企业进行长时储能攻关,其中国家能源局在去年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2030至2045年,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发展调节需求。
据悉,目前已经有部分政府积极响应并做出规划,比如山东省发布《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广东出台《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明确要求开展长时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另外西藏、内蒙古、河北等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对新能源配储占比提高,对4小时以上且低成本的长时储能需求在迅速增加。
在此趋势下,锂电池作为主要的电化学储能方式之一,大容量产品将发挥极大优势,可降低系统集成的成本,提高储能的经济性,缩短回报周期,利于行业持续循环发展。
作 者:焦 亚
声 明:本文由起点原创,版权归属起点研究,如需转载联系小编(微信:lddsj1)!
往期推荐

推荐

01

无锡中鼎集成冲刺IPO!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