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春国航
凝聚青春力量,打造青春国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以先进技术应用为牵引 建设数智化人才队伍 ·  11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基层员工登上央视春晚 ...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护航亚冬,“吉祥”相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春国航

小编探班 | 朋友圈刷屏的《中国之翼》这么好看,原来是因为……

青春国航  · 公众号  · 民航  · 2019-04-26 17:13

正文


要问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话题是什么?

小团认为,非 《中国之翼》 莫属!

有的同学抑制不住激动和自豪 ↓


还有的同学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发观后感!


4月8日至12日, 中航集团专题纪录片 《中国之翼》 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全球首播。

这部影片以《启航》《守护》《飞越》《使命》《远航》5个单元,多角度展现了集团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时代精神,呈现出集团积极配合国家重大战略,为民航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好评。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

看一看这部广为流传的纪录片~~~



《中国之翼》纪录片一经播出,

就在中航集团干部员工中

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编辑部的小伙伴在短短的时间内

收到了 数百封 观后感邮件,

小团看了后 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之翼》,

找寻那些属于你我的难忘瞬间……


观后感节选



因为爱人在国航海外营业部,我只能独自观看,果然,每一集都刷新了我对国航的认识和崇敬,也让我对爱人在海外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的爱人虽然不能时常陪伴在我们身边, 但他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他定能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载着国旗,迎着阳光,飞得更高更远!

——国航德里营业部职工家属 王愉

突然间明白,身为国航的一员,继承着前辈们的精神血脉,在对国航价值观念发自内心认同的那一刻,在明白自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一刻,在愿意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那一刻,在愿意驻守平凡岗位的那一刻,你,就是国航。

——国航空保支队 李政


我是一名即将返回岗位的妈妈,暂别飞行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中国之翼》是一个徐徐展开的长 镜头,带我回顾过去五年的飞行生涯,让我在重返岗位之际又燃烧起炽热的蓝天梦。

——国航西南客舱部 廖萍宇


作为国航浙江分公司飞行部的一名助理,无法像李应机长那样通过自己强大的飞行技术为藏区人民服务,也没有机务工程师专业的飞机维修技能,但是我可以协助做好中队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我不由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和每位国航人一起做着伟大的事业。

——国航浙江分公司 姚佳丽


从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从此地到远方再返航, 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充满生机活力,《中国之翼》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时代展翅翱翔,这是国航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国航人的故事。

——国航培训部西南分部 付降波

纪录片有心、有趣、有故事,让我再一次对自己身为国航的一员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国航商委 杜娟

《中国之翼》是一部民航与新中国共命运、同发展的画卷。我们更加坚信,今天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为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Ameco上海分公司 熊清



纸短情长,

小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大家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

《中国之翼》 是中航集团的故事,

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那么,这长长的故事,究竟是如何书写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纪录片的台前幕后,

聆听参与者们的真情讲述……

创意团队

——中航集团党组工作部宣传部



有一种幸福是来自心底的共鸣


保障团队

——中航传媒



事无巨细地去落实

中航传媒在本次纪录片拍摄过程中,负责全程支持和保障工作。中航传媒一直在三脚架这一侧支持、保障着拍摄任务的顺利进行。每一次爬上屋顶找到最佳拍摄点, 每一次增设机位实现多角度拍摄,每一次耐心沟通获得当地人的理解……“这是我们自己大家庭的故事,一定要通过我们的专业保障将最好的作品展现出来。”传媒保障团队如是说。

摄制团队

——央视编导团队



冯海芸

《中国之翼》总编导

学习飞翔

策划拍摄过很多大型国企系列了,这一次,从策划开始,慢慢沉浸其中,沉浸在中国的民航事业怎么从弱到强,怎么飞出国门,怎么肩扛使命,怎么开拓远航的故事中;沉浸在一个个普通员工的日常当中。他们或是伴随北京航食一同成长,或是为了转场步行20公里检查每一个细节和点位,或是在飞机上的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一天上上下下几十回,每一颗螺丝、每一个管道都要心中有数。他们,为了开辟一条高高原机场,用脚步丈量,克服高原环境的艰险,也用自己的生命挑战极限;他们在抗震救灾中一马当先、组织乘客、协调机位;他们远别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用短短55天开通一条国际航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曾经为中国要飞出去殚精竭虑的周恩来总理:我们,终于飞出去了!而且飞得更高更远!

为他们感动的同时,我也为摄制组感动。每一位导演,从开始拉结构到分镜头,从踩点到拍摄,再到后期写稿制作,都被虐心虐身无数遍;趴在地上拍摄,是这几位主要摄影师的寻常姿势,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酷暑难耐,只为寻找最好的角度和最佳的构图;策划老师不仅为片子出谋划策,还亲自上手……感动于这个团队,感动于《中国之翼》让每一个人开始学习飞翔!


伊慧民

《中国之翼》总策划

国航当得起“中国之翼”称号

几十年的记者生涯,我也算是走南闯北,乘坐国航的飞机更是难以计数。这次有机会走进她的内部,探访她的历史经纬,了解她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后,我对她有了重新的认知。就像曾经面对一位美丽却陌生的姑娘,有机会走进她的内心后,那感受已经远不止是对其外表的欣赏。

细数我们拍摄过的这五个故事,它们情节不同,人物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国航人都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国家使命,也从来都不辱使命。

此时再重新审视我曾经如此熟悉的国航,我看到了她真正的模样:她是一家企业,但作为中央企业,至高无上的不是利润,而是国家利益;作为唯一一家载旗航空公司,这不仅是她的荣耀,更是她担当国家使命的标志。

腾飞吧,国航当得起“中国之翼”的称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