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航空工业
阅方寸空间,知航空无限。航空人邀您一起见证中航工业快速发展的伟大征程,关注航空工业的美好未来,用航空情托起中国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为新春出行保驾护航!AR-500B首次参与春 ... ·  15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以先进技术应用为牵引 建设数智化人才队伍 ·  15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中航工业基层员工登上央视春晚 ... ·  2 天前  
航空工业  ·  护航亚冬,“吉祥”相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航空工业

以先进技术应用为牵引 建设数智化人才队伍

航空工业  · 公众号  · 民航  · 2025-02-11 17:08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航工业昌飞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提出“创新决定30条”要求,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先进技术应用为牵引,搭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数智化人才团队,为深化科技创新发展助力。



顶层策划

构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体系



从顶层设计出发, 昌飞结合自身特点搭建科技创新“ 15154 ”体系:一个愿景方向、五大核心专业能力、一套创新活动流程、五个创新平台场景、四大创新保障。其中,创新平台中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技能实训平台、工艺试验中心等机构,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维度平台;而创新保障中的组织保障、人才保障、机制保障、资源保障等机制,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提供了多个通道。




一体推进“产学研”结合

培养数智化理念



以国家智能制造重大项目、工信部民机科研专项等项目为牵引, 昌飞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制造院等高校、航空厂所、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科技创新项目团队,开展技术研究与攻关,一体推进“产学研”结合,使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理解数智化装配理念,掌握专业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实践经验,提高数智化装配能力水平。




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创新源动力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昌飞将先进装配技术攻关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紧密结合,以在数字化装配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劳模作为项目牵头人,通过劳模言传身教,在帮助团队成员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劳模创新工作室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的平台,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经验。



建立技能矩阵

系统性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技能矩阵是一种系统化、图形化的人才能力展示方法,通过对各类技能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形成矩阵式结构,以直观展现人才在不同领域的技能水平和潜力。通过建立技能矩阵,可以清晰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课程,确保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拓宽创新经费来源

加大创新成果奖励



昌飞建立完善的人才创新保障机制,通过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创新工作团队进行顶层策划;依托国家重大专项经费、型号研制经费以及企业自筹经费用于创新项目的经费支持;建立双师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技术岗位任职评聘、技术骨干院校联合培养等多渠道的人才上升通道;采用技术系统年终表彰、科技创新表彰以及科技论文专利表彰等多种形式对创新成果进行奖励。通过组织保障、资源保障、人力保障、机制保障四个保障,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创新保障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深化科技创新发展。昌飞通过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创新型人才多维度培养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奋力谱写航空强国新篇章注入新的力量。



铁粉必看

中航工业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