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寒霜渐褪,春风如约而至。蛰伏于隆冬,藏华于当春。新的学年,新的学期,老师也有一些新的愿望。
融汇教学新知
:
新的一年是自我提升的一年。专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而温故知新,融汇新知则是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系统更新迭代的老师一定是拥有旺盛专业生命力的老师。
经验是过去的,却不是不变的。新的学期我们和学生一样,都是崭新而未知的,只有不断地经历打磨和雕琢,我们才能在新的征途和学生一起并肩作战。所以不妨多阅读,多尝试,多倾听,多写作。
内驱力的激发是需要外力做功的。熵增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那么整个系统的混乱度会不断增大。
因此克服熵增定律不仅需要我们向内梳理,更需要我们向外探寻。所以撷采众家所长,以优秀前行者为榜样,以比赛为着力点,以课堂为载体,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也是新时代“教书匠”匠人精神的生动注脚。
绘好精神画像
:
陶行知先生曾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我们而言,教学专业的成长固然令人可敬,但是师德的崇高才更让人可亲。教师的教育形象是影响学生一生的精神画像。
曾有多项研究表明,教师的个性心理、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张桂梅老师的学生周云丽,毕业后放弃县城的编制,回到母校任教,一句“她凶不动了,但是我回来了”传承了这份山里的渴盼。
新的学期,我们应该搭建好自我精神画像,先从心底认可并热爱自己,让自己完整,让自己幸福,让自己充盈。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在《如果你爱我》中写道“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这是爱的法则。”
学生其实并不想背负老师对自己付出不认同的牢骚和自我感动式牺牲的埋怨,所以我们更应该做更好的自己。
新的学期,我们要理解
教育本身是一种慢的艺术,从而正视教育的不确定性,积极面对教育的鲜活性。
纾缓自己的教育焦虑,不去拔苗助长,而是耐心耕耘,静待花开。
关注心灵健康: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交互共生的,我们的幸福指数与学生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正视并重塑师生关系,不以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来评判学生,而以过程性评价立足于师生间的精神交往和意义共享,以多元化的评价理念去“鉴赏”学生,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新学期,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成长潜力、成长变化。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让学生在宽松、善意的氛围中认真地生活和学习。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锻造应对压力的能力。通过开展微型班会,进行心理辅导等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
开启健康模式
:
假期余额即将清零,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减退、缺乏动力、情绪不稳、焦虑重重、生物钟失调、拖延症加剧等。那么如何缓解甚至消除症状,在新学期健康启航呢?
坚持规律饮食,注意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睡眠不足;注意日常姿势,保持健康体态。新学期,大家要尽快调整并保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勇于直面挑战:
培根曾说:“如果说奇迹是不同寻常的,它往往是在对逆境的征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逆境中的奇迹往往是挑战与坚持的结晶。新的学期,我们期待学生能勇敢而优雅地面对每一个挑战。
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还是学习成绩的高峰,我们都要做到沉潜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生活技能、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将储备的知识与能力化为应对挑战的底气。其次还要不断进行对挫折的脱敏训练,增强面对挑战的耐受力。不会做的题也好,不会走的路也罢,当你能够从容面对它们的时候,也就是你离答案不远的时候。
学会独立自主:
独立不仅仅是生活技能上的自主,更是精神层面上的自立。首先,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意味着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与决策力。不要沉溺于网络之中,也不要盲目跟风,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分析与理解,敢于质疑,敢于请教,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独立也意味着大家要学会承担后果与责任,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勇于面对,并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在新的学期里,衷心祝愿大家都能学会独立,不仅学会照顾自己,更在精神上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永远保持热情:
求学生涯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接力赛,有时领先,有时落后,但只要你一直在路上,你就会成功。而热情是驱动我们不断前行的燃料,它能让我们在路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心,对成长的热爱,是青春年华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新的学期,请大家以满腔的热情,探索知识的海洋,享受学习的乐趣,开启属于自己的终身浪漫。
理解支持:
我们是因为孩子而连接的相遇,我们跟您一样期盼着孩子能花开成才。而且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我们校家社多元联动,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生态。因此彼此理解是前提,相互支持是关键。新学期,恳请家长们能够更加理解并支持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与我们一同守护孩子的明天。
积极参与:
新的学期,我们期待家长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无论是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实践活动,还是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阅读书籍,都是对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在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课题,是作为父母一生的修行。您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温暖与关爱,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与生活。
沟通协作:
新学期,我们的沟通也许可以不局限于分数和成绩,我们也可以聊聊孩子的生活点滴,我们也可以聊聊当前的困惑和孩子的成长规划。真心希望我们的沟通是深入而持续的。希望我们的沟通是坦诚的,也是充满信任的。当理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是积极沟通的,也是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共识。
新学期,新开始,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融汇新知,绘好自我精神画像,提升自我,用爱陪伴他们的成长。家长们,也请您与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期待和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爱与自由中茁壮成长。最后,祝愿可爱的学生们都能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迎来属于自己的花开。
开学了,如何帮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开学季课程如何做,创造难忘的课程现场,带学生充满激情奔赴新学期?老师们,请规划好开学课程,让新学期有良好的开局。2月12日19:30,聚焦“中小学新学期开学季课程”的全国名班主任学术论坛举行,光明社教育家将进行直播,敬请收看。
本次直播将分享以下内容:
小学:“家校携手融入开学季”的四级动力
初中:始业新征 筑梦扬帆 —— 开学季攻略宝盒
高中:“三新”育人·万象更新 ——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中开学方略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原创
作
者 | 杨冬菊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
统筹 | 周彩丽
校对 | 齐丽涛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