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她展现了自己曾在生活中跨越过因语言隔阂而产生的矛盾与障碍:她与丈夫分别是法国人与德国人,在儿子发生意外后,出于经济考虑,她随丈夫回到丈夫的法国老家生活,面对异国他乡,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中,他们通常以并不非常熟练的英语交流,多语言的交流中词不达意,或是转译过程意义的增减造成的冲突,都在造成障碍,激化矛盾。
桑德拉不只在婚姻生活中要使用不熟练的语言,在法庭审判中,她也需要不断地接受着法语的轰炸,审判者的语速都非常快,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下有着极强侵略性。她不得不在法庭上一句一句以非母语的法语为自己进行辩驳,不能完全听懂法官与检察官等人的语言,这令她不复影片刚开始她在接受采访时的轻松与自信,她变得极度窘迫,从她切换语言时艰难的重复,面部肌肉微微的抽搐,紧绷着的身体,交织的双手都可以感受到她的疲惫与极力表达的渴望。
在以往的法庭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类似于上帝视角型拍摄方式,而这里因为故事情节的需求,以及法庭空间可能相对有限的局限性,导演就通过镜头不断在不同人的视角之间切换来呈现出不同人物的反应,营造出审判的节奏与氛围,这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令大部分观众在2个小时的时间中没有空挡感觉乏味,且有另一种象征意味,法庭上的每个人所讲的都是自己的一面之词。
而随着导演镜头的切换,电影也在两个复杂的,甚至对立的观点中切换:一个来自于法庭,或者可以是代表社会大众的审判,对桑德拉生活姿态的审判;另一个则来自桑德拉本身,以英语、法语来回切换的证词表露出她希望法庭相信她是值得相信的——她只是在积极应对自己生活中的困境,从未想过要掠夺丈夫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