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与绿
“红与绿”是一个展现资本市场投资玩家的市场观点、投资理念、心路历程、研究发现等的综合平台。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唯有不间断的学习,方可有大成。此心可安住,红绿任逍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新闻发布】交通“护航” 共赴冰雪之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与绿

从当下到未来,信自己无限可能

红与绿  · 公众号  ·  · 2024-11-07 15:00

正文


本文选自《金钱心理学》第5章

9月底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宏观政策的积极扭转提振市场信心,驱动A股迎来一轮大反弹。看到市场在短短一个月内诞生了十倍股,我作为老股民不禁惊叹: Z世代新股民的确敢想敢做,还是要相信 相信的力量,年轻就是有无限可能。

为了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投资行为和理财观,最近偶然看到中信银行做的一期街头采访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年轻人作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原住民,面对快速发展和充满变化的时代,对未来有迷茫也有憧憬、有人选择及时享乐也有人在谋划长远。无论能否实现财富自由,我们都希望主导自己的人生迈向更高的天际,像《黑神话悟空》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依然“醉登古城拎壶冲,笑傲江湖任我行”!悟空伴唐僧西天取经尚且有师徒四人,若要志向高远,必先养志求师,广览群书。

在投资界,投资者们喜欢研读股神沃伦·巴菲特,他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代表人物。 而机构投资者近年来还热衷于学习伟大的投资者“大卫·史文森”, 他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曾是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 耶鲁基金在他管理的20多年里,实现了稳健、收益、长期价值的完美平衡,并创造了近17%的年均收益率。 虽然人人都爱巴菲特,但要想穿越低利率时代,我们显然更需要史文森式的资产配置。

在个人投资盛行的当下,从买股票到做配置,不只是投资形式的变化,本质差异在于:从关注收益多少、财富增减,到关注个人及生活本身。中信银行认为,Z世代群体(18岁至35岁)应建立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为后面的养老储备积攒“第一桶金”。但对于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来说,与父辈们相比,他们生活中的日常消耗品更多了,攒钱这件逆人性的事也变得更难了。

为了帮助年轻人解决这个难题, 中信银行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梁捷和信银理财团队执行总经理骆烨飞, 在11月7日开启一场主题为“信自己,无限可能”的直播 我仔细看了下梁捷教授的资料,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中西经济思想、经济发展、南亚研究等,出版专著包括《调适与维新》《梁捷西方经济思想史讲稿》等,学术根基很深厚。 他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韦森教授这样评价他:“勤奋、知识面极广,思维极其敏捷,文笔也很美”。 大家可以去直播间同梁捷教授和骆总共同交流探讨,比如当代年轻人的人生选择、如何应对不确定性、以及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发掘未来的无限可能。

我们知道,经济周期的客观规律意味着,市场总是经历着波峰-波谷-波峰这样的轮回,人生也是如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