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人
哲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挑战思维的极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早安,成都!新闻来了 ·  昨天  
成都日报  ·  95.10亿!刷新双记录!成都全国第三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95.10亿!刷新双记录!成都全国第三 ·  2 天前  
清廉蓉城  ·  UP中国丨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  4 天前  
清廉蓉城  ·  UP 中国丨挺膺担当再出发 ·  3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成都寒假必去的10个免费遛娃场馆!地铁直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人

荣格:人的生命是一个令人怀疑的实验

哲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6-25 18:22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


荣格对现代心理学甚至东西方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他提出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思想,至今成为跨学科的思想资源。大量的心理学家以荣格分析师的名义开展工作,许多专家致力于研究他的思想、理论和生平。


荣格的字词联想实验依然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他所提出的分析师必须接受分析和督导才能进行分析实践,和面对面分析的设置等,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临床心理学。


荣格与弗洛伊德共同开创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范式,共同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荣格担任主席;设立第一份国际精神分析杂志,荣格担任主编;荣格所工作的医院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代精神分析师实习的地方,由他担任负责人和督导师。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是在荣格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来源《荣格自传:回忆 · 梦 · 思考》


我的一生是一个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无意识中的一切都寻求着外在的表现,人格也渴望着从无意识状态中发展起来并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自身。

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来追溯我自身的成长过程,因为我无法把自己当作一个科学问题来体验。



1959年,84岁的荣格接受BBC专访
从内在的意象来看,人类是什么?人类在哪些方面具有永恒的生存样式?
这些东西只有通过神话才能表达出来。神话更加个体化,并在表达人生方面与科学相比更加精确。科学以平均概念进行工作,对于各种各样的主观个体生命太过笼统地均衡对待了。
因此,在我83岁之际,便开始讲述我的个人神话了。我只能做直接的表述,只能“讲故事”。这故事是否是“真的”,并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我是否讲述了我的寓言、我的真实。
自传的写作如此之难,因为我们没有标准、没有客观的基础来对自己做出评判。确实没有可用于比较的适当基础。我知道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不同于别人,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荣格的波林根石刻:熊与球

人不可能将自己与任何其他生物相比较,他不是猴子,不是牛,不是树。我是一个人。
但人又是什么呢?
如同所有其他的存在一样,我是无限的神的一块碎片,但我又不能与任何动物、任何植物或任何石头相比较。只有神话中的人物比人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
那么,人怎样形成一切对其本身确切的看法呢?
我们是一种心理过程,对此我们无法控制,哪怕仅仅是部分地引导。 因此,对我们自己或我们的生命不能作任何最终的判断。如果我们能做,我们就无所不知了——但这至多是一个借口。
在根本上,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一个人生命的故事始于某处,我们碰巧记住了某些特定的点,并且甚至就在那时,它已经高度复杂了。我们不知道生命是如何熄灭的,因此故事没有开始,结尾也仅能是隐约的暗示。
人的生命是一个令人怀疑的实验。从数量上讲,生命如此之多,好像挺惊人。但是对于个体,生命如此稍纵即逝、如此不充分,但还能存在和发展,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很早以前,作为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这一事实便令我印象深刻,并且我竟逃过了早夭这一关,这对我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奇迹。

荣格的波林根石刻:愚者

我向来觉得,生命如以根茎来维系生存的植物,其真正的生息藏于根茎,并不可见……
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无尽的生长和衰落时,我们难以摆脱那种绝对的虚无感。然而,我也从未失去对永恒流动之中存有生命不息的感觉。我们看到的是花开,或者花落,但根茎永在。
最后,我生命中唯一值得讲一讲的事情,就是不朽的世界闯入了短暂的世界。因此,我只能讲内在的经验,讲我的梦和意象。它们是炽热的岩浆,是我展开科学工作的原始物质,后来就成了结晶体。
与这些内心事件相比,所有其他关于旅行、人们和周围环境的记忆,都已黯然失色。很多人参与了我们时代的故事,并记录下来。如果读者想要了解,可以去读,或者让什么人讲给他听。

荣格晚年

我一生的外在性事件的记忆已经模糊或是消失了,但我与“他者”的遭遇却是事实,我与无意识的较量,却不可磨灭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那个王国里总有无尽的宝藏,相较之下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重要性。
同样,在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人们,实际上他们的名字从生命一开始就早已写在我命运的卷轴里,所以表面上是遇见他们,实际上同时也是久别重逢。
内在体验在外在事件上也打上了印记,在我年轻时代或之后对我同样重要。

我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如果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纠结,我从内在给不出答案时,那就表明它们根本没有多大意义。
因此,我的生命在外在事物中异常贫乏,乏善可陈, 因为外在事件无法取代内心的体验,那对我来说既空洞又不真实。 我只能在内在发生的事件的光亮中认识自己。
正是这些构成了我生命的独一无二性,这些便是我的自传。


荣格晚年在波林根



荣格这样说

01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 活在别人的认为里。 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 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02

只有撇开对外物的追求,才能到达灵魂的所在。虽然佛教不谈灵魂,但其本质应该是一样的。这个“灵魂”只是抽象概念,某种“空”,非物亦非无一物。

03

人的任务, 就是意识到 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04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 就是在整合 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05

理解自身的阴暗, 是对付他人阴暗面的最好方法。

06

你没有觉察到的事情, 就会改变你的「命运」。

07

人类对自己的了解, 宛如暗夜行路, 要了解自己, 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08

统一的规则和教育把人逼向孤独, 他们才可以逃离群体无意的压迫。 孤独却使人变得敌意、恶毒。 要给人气度,让他独处, 他才会自己找到群体并喜爱它。 暴力对抗暴力,轻视应对轻视,爱回应爱。 给人类气度,要相信, 生命会找到更美好的路。

09

你在愤怒中消耗着自己, 你用舌头讲话, 却伸出一把冷剑, 讨论你的复仇之梦。

10

当爱支配一切时, 权力就不存在了; 当权力主宰一切时, 爱就消失了。 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11

I We=Fully I
(我;我们=完整的我)



12

与其做好人, 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

13

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 人便得以迈出了动物界。

14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决定着一切。 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
15

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 并不存在。

16

一个人感觉合脚的鞋, 却会夹痛另一个人的脚。

17

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 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



18

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 你们要对着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 也别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19

思想的动摇并非是在 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 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20

在生命中, 最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事物, 也比最伟大但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

21
创造不是来自智力, 而是来自源于内在需要的 游戏本能。 创造性头脑与它所钟爱的对象玩耍。

2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