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今日省内大幅升温,辽宁天气恍如开春 ·  昨天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不必做完美恋人,只需当真实父母 ·  2 天前  
莓辣MAYLOVE  ·  2.12 蛇也有阴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一线观察】 新疆故事的新视角:广电与文旅的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2-11 17:25

正文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乌鲁木齐是中亚地区方圆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围绕如何深耕乌鲁木齐现代化国际城市文旅资源优势,讲好新疆故事、乌鲁木齐故事,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集团)近年来加快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形势,尝试走“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产品运营”的新路子,探索广电+文旅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的新模式。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指出:“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的乌鲁木齐承载着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价值,拥有着独树一帜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这里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陆路桥头堡,也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集团)(以下简称“集团”)积极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和流量思维,强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加快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形势,尝试走“平台建设+内容生产+产品运营”的新路子,探索广电+文旅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的新模式,推动文化润疆的壮阔征程。喀什春晚、《我的阿勒泰》《端午奇妙游》《奔跑吧兄弟》等视听叙事模式助推了新疆旅游的蓬勃发展,2024年1-7月新疆接待游客1.65亿人次。


新疆常住人口约为2600万,其中维吾尔族约1170万,占比45%,汉族1092万,占比42%。2024年,集团除了持续建强国通语“红山眼”APP外,还立足乌鲁木齐多元文化的独特性,开发了全疆首个官方维吾尔语音视频新闻客户端 Qinkoz APP,实现了自主可控、及时高效、审读过关、内容丰富、正能量的自主维吾尔语新媒体平台,弥补了官方媒体民语视听APP的空白。旨在与西方攻击抹黑叙事体系相对应展现亲眼所见真实的新疆。



目前,集团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定制化内容,包括网剧、精品译制影视剧、优秀歌曲、文艺晚会以及体现民族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资讯和节目,集成了视听、直播、资讯、服务等本地服务,形成聚合本地视听产品的“城市媒体”融合平台,承载网剧、生活、综艺、社教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抢占意识形态网上舆论阵地,辐射全疆,乃至周边国家,成为文化交流,展示新疆、乌鲁木齐形象的重要窗口。


生产多语种精品视听产品,包括网剧、有声书、音综,融合民族多元文化、流行文化,让各族群众享受现代化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和国际接轨,生产现代化、国际化的视听产品。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包括对外宣传推特、油管等各类端口(账号)48个,用户总数超过944.5万。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新疆考察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集团积极探索“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式,为各族群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融媒产品和服务,通过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提高文旅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是抢抓微短剧赛道,试水维吾尔语网络微短剧市场。 找准共情、共鸣的宣发点和传播点,以深厚的现实观照,实现人文价值的塑造。突出烟火气息,通过新时代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点滴故事,展现乌鲁木齐多元文化,展现乌鲁木齐充满活力、开放自信的新形象新面貌,展现新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目前,集团已拍摄推出的《父亲》《隐形富豪》《离婚三十天冷静期》等多部维吾尔语网络微短剧,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探索“短剧+文旅+直播+非遗+IP+特产”等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民语微短剧市场,探索向中亚地区辐射。


二是打造媒体新质生产力,推动内容创制与技术研发一体化发展。 成立融媒体产品研发小组,集团计划启动全媒体多语种数字视听智慧项目,研发推出维吾尔语AI人工智能大模型DILAI(维吾尔语,意为“心灵AI助手”),探索维吾尔语智慧助手服务,将推出更加适应于新疆各族群众使用的、基于大模型的本地化智能应用;探索将AIGC运用在视听内容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的各环节,集中力量研发满足各民族群众视听需求的融媒产品,实现内容产品更加丰富。


三是发挥译制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孵化基地。 集团的译制中心是全疆一流的译制机构,汇聚了一批专业的采编播队伍和先进设备,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实操。依托这个优势和资源,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孵化基地,不仅局限搭建一个完整的全产业链平台,涵盖从创意构思、内容审核、制作加工,一直到产品推广和发布的各个环节,还特别注重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和产业链的衍生能力。在这里,音乐、网络剧、影视剧、有声书等丰富的文化产品将被孵化,产业链也将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随着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衍生,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用“亲眼所见”看到一个真实的新疆。


四是打造特色文旅项目,进行差异化传播。 开设《你好乌鲁木齐》视频号,推出文旅短视频大赛,开展乌鲁木齐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以年轻化表达吸引年轻受众。特别是结合新疆各民族能歌善舞的特质和喜好,推出了星空音乐汇,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展现了乌鲁木齐城市文化特色、文化魅力以及城市气质和旅游资源,深受各族群众喜爱。苹果香、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停靠站八楼的二路汽车”展现了新疆丰富的音乐底蕴。集团将进一步系统规划和打造乌鲁木齐音乐产业,延伸“音乐+”,推出王洛宾、刀郎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IP,依托成立乌鲁木齐市音乐产业促进协会,建设公共街区站台、乌鲁木齐数字音乐版权交易平台,推进音乐文旅、展演、康养、科技等项目,形成音乐融合聚集区,提升城市音乐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五是深挖多元文化遗产,推动广电和文旅深度融合。 围绕乌鲁木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AI文旅”“AI主播”“AI直播”模式,通过智能导览、个性化推荐以及虚拟体验等技术,推出AI内容创制产品,以现代传播手段展现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推出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AI旅游数字营销,实现广电+文旅的新业态、新玩法和新场景。


六是结合文旅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2024年制作推出的《乌鲁木齐街头惊现汗血宝马》作品助力乌鲁木齐马上旅游成功出圈,乌鲁木齐遇上汗血宝马话题全网点击量突破25亿,全国最大汗血马基地的潜藏文旅主题被关注、发掘。集团还与大国海军东海舰队策划了“乌鲁木齐舰进校园”及“‘舰’证深蓝 梦想之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等主题活动,拓展了广电+文旅的触角,不断孵化文旅IP,壮大内容流量池。另外推出的“名人+歌舞+文旅”模式广受赞誉,《绝美娜扎街边售卖糕点》等优质内容“破壁出圈”,融媒产品全年累计阅读量达14.6亿。2024年上半年,乌鲁木齐旅游收入增长35%,人数增长18.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