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的主要类型
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回避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由于信任危机所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巴伯等(Barbour et al., 2012)认为,健康信息的内容和来源是健康信息回避的
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可疑信源或者信息内容本身模糊等都可以导致健康信息回避行
为的出现。这其实是一个对健康信息的信任问题。如果对健康信息来源的信任度较
低或者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无法判断健康信息内容的真伪,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回避这
些健康信息。例如,JLF就直言自己不信任电视养生节目,并表示自己从来不看该
类型的节目。
我从来不看那些养生的节目,我平时就看点新说法啊,老婆孩子闲拉呱之类
的……(健康节目)都是些骗子,我跟你说,千万别信,小嫚(老人的女儿)
都跟我说了,都是骗人的,你看那个……,原来是卖绿豆的,还有那个……,
现在也没动静了吧,听说也是骗子。反正我现在是一点也不看了。(JLF)
与JLF不同,ZGH喜欢看养生节目,并表示能从中获得一些健康信息,但是如
果节目中出现了卖药等内容,她就会选择回避。
我最烦就是吧,那些健康养生的节目……后面接着推荐他的药了,我就说,关
关关关,关掉,不看了。你专门讲养生就讲养生,你不要后面再缀上你的药,
吃上我这个药,疏通血管,有的,你不知道,吃了他的药还治百病,俺娘来
(感叹)……(ZGH)
2.由于行为惯性所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健康信息有时候会和老年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某些健康习惯相左。如果从费斯廷
格的理论来看,当健康信息与自己的健康行为习惯发生冲突时,可能会引起老年人
的认知不协调。由于主观上不愿意改变或者客观上无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老年
人可能会选择回避相关健康信息,“眼不见为净”,来恢复认知的协调状态。LNL
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曾经因为血糖高导致肺部感染久治不愈,保守治疗无效
后,赴北京某知名医院进行了肺部感染部分的切除手术,医嘱最好不要喝酒。但是
由于他多年嗜酒,身体恢复后仍然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喝近半斤白酒。每次子女说
起过度饮酒危害的时候,LNL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转移话题,对媒体上的相关信
息也视而不见,其配偶及子女均十分无奈。
3.由于不确定性以及对未知风险的恐惧所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由于害怕健康信息的获得会带来比目前的状态更为负面的对健康状况的认
知,一些老年人试图通过对相关健康信息的回避保持现有的状态。布莱舍尔斯
(Brashers,2001)认为,不确定性主要是一种自我认知,当情况的细节模糊、复
杂、难以预测或者信息不可得、不连续,又或者个体觉得自己目前的知识状态不能
给自己安全感的时候,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健康信息的获取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也
可以增强或者保持目前的不确定性状态。而当健康信息的获取可能会带来对未来健
康状况的某种强大负面认知时,个体往往会宁愿保持目前的不确定状态,从而采取
健康信息回避的策略。凯斯等人(Case et al., 2005)指出,健康信息的避免与恐惧紧
密相连。可以说,老年人这种健康信息避免行为是对未来的健康风险的一种恐惧。
ZGH描述了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想去看医生,又怕真得了大病而不敢去看的矛盾
心态。
我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有不舒服了就靠(挨),我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病不是
一天两天就出现的。我自己也知道,可是有时候吧,很矛盾,去看吧,又怕真
有什么大病,不看吧,还不舒服,最后干脆不管了,有的时候吧,还就好了。
(ZGH)
而JYM更是用“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这样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宁愿不知道像癌
症之类健康信息的想法。
我要是得了癌症啊,谁也别告诉我,也别治,快快乐乐的活它几年就行……知
道的越多死的越快,都是吓死的。(JYM)
巴伯等人(Barbour et al., 2012)的研究指出,对未知风险的恐惧所引起的健康
信息回避不仅体现在个体自身,他人的健康风险也会引发回避行为的发生。这个研
究中的一位年轻的访谈对象声称不愿意听到与亲属所患疾病有关的信息的原因在于
“不愿听到那些会引发死亡联想的疾病信息”。而这种“死亡联想”对于老年人
来说更为强烈。退休教授LQ向研究者讲述了一年之内三位好友罹患癌症去世的经
历,这使他不愿意提及癌症的信息。
你们年轻人可能都不理解,到了我这个年纪,身边的同学啊,朋友啊,亲戚啊
是越来越少,走的越来越多。去年,我有三个老朋友,都是从上学的时候就要
好的朋友,前后脚走了,都是癌症。我跟你说,我现在是一听到癌症就浑身不
自在。(LQ)
4.由技术鸿沟引起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技术鸿沟所导致的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主要针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平台的
健康信息。由于认知能力的减退,许多老年人在使用新媒体获取健康信息方面遇到
了技术的瓶颈,“学不会”“弄不来”等词汇成为老年人面对新媒体时常用的关键
词。无法习得的无力感导致了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认为自己无法学会或者无
法熟练掌握这些“高级的”技术,也就无法顺利利用新媒体获得健康信息。因此,
一些老年人干脆采取不接触的回避策略,屏蔽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平台。
5.由信息焦虑引起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信息焦虑引起的健康信息回避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也与新媒体的使用有关。
面对新媒体平台上海量的健康信息,就像吃多了食物影响消化一样,一些老年人也
出现了信息消化不良等信息焦虑问题。在信息数量大到自己无法处理的时候,老年
人往往选择回避来自新媒体平台的健康信息,以此消除焦虑感。
我在老年大学学过一段时间的微机,老师教了怎么用搜索,我确实也用过一
阵。你打上心脏病,忽的一下出来那么多,有时候点开一个吧,花里胡哨的,
这里也闪,那里又跳的……就是啊,乱起八糟的,手又慢,眼看一会就受不
了,后来我就干脆不用了,不看网上的那些东西了(CFS)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信息的互相矛盾所造成的无所适从感,这种情况既有可能是
针对新媒体,也有可能与其它信息来源相关。比如,来自传统媒体或者自己的社会
网络中互相矛盾的信息也可以引起老年人无所适从的焦虑感,从而引发健康信息回
避行为。在访谈中,有的老人陈述,打开电视每个台都有健康节目,有时候每个台
说的还不一样,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选择只看一个台,而回避其它渠道的健
康节目。
我现在就看北京台和中央台的,其它的一概不看,很多是乱七八糟的,有的说
的还不一样,你让人信哪个?干脆就只看好的就对了……正规的电视台的,你
像中央的和北京的就好,还有就是不卖药的。(KSZ)
6.由于代际考量而引发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一些老年人为了减轻子女的压力,对某些健康信息采取回避的态度,希望通过
这种行为,尽量延缓子女面对老年人疾病问题的时间,不给或者少给子女添麻烦。
老人的健康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孩子的福气啊,老人要是得了大病,其实孩子
也是遭罪,又得陪床,花钱也跟流水似的,无底洞。关键问题是真要得了那种
要命的病,治不好,干花钱,最后不都是人财两空。你说是不是?我要是得了
那种病,啥都别告诉我,让我傻呵呵的过算了,别连累子女,当父母的不都这
样吗,自己受点罪,儿女过的好就行。(LQ)
(二)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
代际关系既有可能触发某些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也有可能导致或者促进
这种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改变,同时也可能对某些回避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
。
1.代际关系的触发作用
代际关系可能触发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现象,导致回避行为的出现。由代际因
素直接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主要包括前文所总结的由于代际考量而引发
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
在中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下,居家养老仍然是主要的方式,家庭、特别是代际支
持仍然是养老的主要依靠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年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往往
牵涉到整个家庭。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子代都是最主要的支持来源。一旦老
年人出现重大健康问题,子代无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会面临较大的压力。特别是
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而言,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老年人的这
种健康信息的回避行为是直接受到了代际因素的影响,对于子女承受能力,对于家
庭整体和谐稳定的考量直接触发了健康信息的回避行为。当然,这种健康信息回避
行为的发生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密切
相关。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也是由代际关系及代际支持所
触发,那就是健康信息的被动回避。
之前的研究发现,艾滋病人的社会网络(如家庭成员)会充当健康信息的评价
者和缓冲者(Brashers et al.,2002)。在老年健康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也存在这种
评价和缓冲机制。子代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传播中不仅仅是提供、搜寻、记录与提
醒者,在某些情况下,子代还通过自己对健康信息的价值判断,对健康信息进行把
关、筛选、比较或者屏蔽,从而在健康信息与老年人之间建立缓冲地带。
这种机制发生的情况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健康信息不便告之老年人的情况。
如老年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老年人自身心理比较脆弱。第二种是所获得的健康信息
过多或者质量参差不齐,无法全部提供给老年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经过筛选
和过滤之后,子代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信息提供给老年人。
通过这种方式,子代在健康信息和老年人之间建立起信息屏障,将他们认为老
年人不应该知道的某些健康信息与老年人隔离,建立起一个信息的缓冲地带。对于
子女等信息屏蔽者来说,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被动
的健康信息回避。
2.代际支持的信息补偿作用
与此同时,老年人健康信息的回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健康信息的回避既有可能得到补偿,也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获取。在这个过程中,代际支持的介入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改变,以及健康信息的补偿。
首先,代际支持在改变由代际因素直接触发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中发挥主要作用。通常情况下,这种回避行为一旦被子女获知,在子女的积极介入下,会出现由回避到主动获取的转变,从而得到信息的补偿。
其次,代际支持在缓解和改变由技术鸿沟以及信息焦虑引起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中发挥主要的作用。信息焦虑和技术鸿沟所引起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大多都与媒体的使用相关。回避的对象主要是新媒体本身及以新媒体为平台的健康信息。代际支持的介入,扩展了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术因素所带来的信息鸿沟,改变或者减轻了由技术因素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现象,从而实现了对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补偿。这种代际健康信息支持是老年人“集体式”信息获取方式的一种表现。邱林川(2013:195)用“集体式”的概念来指称老年人的信息获取方式,并认为这种信息的获取和分享是以老年人的家庭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实际上,以代际支持为主,其它支持(如同侪)为辅的方式是老年人利用新媒体获取健康信息的主要方式。
家里没电脑,都是儿子查了(医生的坐诊时间)告诉我,有时候直接就预约好
了。(GMX)
我都是让闺女先查查哪个大夫好,年轻人会查,网上一弄什么都出来了。(TLM)
我有问题就问闺女……,你像我有糖尿病,吃什么保健品什么的,都是他们给我查的。(LNL)
由于这个过程中所传播的健康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代际支持的介入过程既是健康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过程,也是把关与确认的过程。在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获取过程中, 子女、同侪、亲友等通过新媒体技术充当了信息传播的中介人群。这个中介不仅仅是新媒体与老年人之间的桥梁,更是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与过滤器。老年人通过这种方式接触到的信息,是经过了中介人群筛选与过滤的信息。这种把关与筛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补偿了由信息焦虑以及信任危机而导致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
其实老人自己去上网查我也不放心,你像我爸吧,对健康有点过度关心,一点小问题就要去做检查,预防是对的,但是要是胃有点不舒服就做胃镜那就有点过度了。网上啥信息没有啊,要是他自己查的话,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他又不会判断真假。我帮他查查的话,起码有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就不给他说了,捡些干货告诉他就行。(GWB)
不过,由于中介人群专业性与健康素养水平的限制,这种筛选并不能保证健康信息的真实性。而对于健康信息真伪的甄别不仅仅是个体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民间团体等组织介入(邱林川,2013:195)。
再次,代际支持也可以不同程度促进由行为惯性、未知风险等原因所造成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积极转变。
相对而言,行为惯性以及未知风险所导致的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转变更为困难,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固执的老年人来说。因此,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更需要家庭以及子代积极配合健康传播的正式渠道,通过持续的努力、有针对性的、灵活的传播方式,促进回避行为的转变。还是以前文提到的LNL的健康信息回避行为为例。其子女通过与医生、亲属的合作,不断的转换传播方式,特别是将孙辈纳入到
传播过程当中,最终使LNL接受了相关信息,并开始行为的转变。
因此,子代如果能够通过适合的传播方式与方法,帮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健康
信息,正确对待健康信息,有可能会促进健康信息回避行为的改变,使老年人能够积极的面对健康风险,最终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