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经济-金融-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23 小时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 ... ·  23 小时前  
法询金融固收组  ·  2025债券投研与风控能力提升研修班 ·  3 天前  
中国财经报  ·  债券市场指数波动幅度较大 ·  3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一条银链2699元,泡泡玛特把925银卖出“ ... ·  4 天前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4 天前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穿在身上的中国:对产业转型的思考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0-25 09:56

正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


主要观点

1、三季度GDP增速6.0%,经济总量增速的下行,表明中国经济进一步迈向“存量经济”时代,但存量时代,中国经济就“板结”了吗? 当然不是,分化才是主要趋势。


2、即使是传统印象最普通、最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产业,早已开始了重大的结构分化。 目光是盯住虚幻的总量增速下行,还是从结构中把握投资机会,这是一个问题。


3、行业差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差,能否成为行业龙头,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这才能在存量经济时代,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也才是投资机会所在。



正文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受两个数据的触动,一个是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 尤其是前三季度GDP累计同比增速6.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三季度增长6.0%,对于未来四季度会否破6,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相应而来的,是稳增长政策会否进一步发力?


一个是15日公布的9月物价数据。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物价数据,CPI同比增速进一步提高至3%,PPI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2%。 并不意外,猪肉价格仍然是影响物价上涨的结构性因素,肉类价格环比上涨15.0%,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环比上涨19.7%,加速迹象仍然明显,影响CPI上涨约0.65个百分点; 牛羊肉环比涨幅同步抬头,环比分别上涨6.8%、4.2%(8月4.4%、2.0%)。


反而引起注意的,是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8%; 其中服装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9%。 这倒也不奇怪,这也符合置换衣着的规律,一年之内,衣着价格环比上涨会有两个小高潮,一个在4月前后,夏季换装,一个在10月前后,秋季换装。


图表1 衣着及服装CPI月度环比涨幅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CPI同比数据亦或是环比数据,能够反映服装购置的短期季节性特点,若是把时间拉长,从服装变化这一个细微的小点上,能够观察到中国经济的变化脉络,服装的变化,其实是中国经济在单个具体行业上的显现。

简单类比, 服装行业可谓是中国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领先代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在2016年阶段性高点后,连续三年出现了回落。 而在销售端表现也较为明显,出厂环节,全行业平均的销售利润率仅在3.5%左右,流通环节,重点流通企业服装的销售额的年度同比增速也仅为1.6%,均显现为较为明显的存量经济特征。

图表2 服装销售环节利润率及销售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而在居民端也是一样,今年三个季度以来,衣着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在持续降低,除了“其他”大类外,衣着已经是居民消费支出最少的品类了。

图表3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上述数据都可以充分的表明,衣着服装行业早已经是存量经济的典型代表了。 但进入存量经济之后,行业就“板结”了吗? 就没有机会了吗?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用来问中国经济,在进入存量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就“板结”了吗? 当然不是。

如果用结构的视角,就会发现,在存量经济时代,分化正在快速加剧。 在衣着服装行业也是一样。 大众品牌作为服装行业里份额最大的板块,其行业需求波动与服装行业整体需求变化相关性较高,在经济下行期,受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的拖累,大众品类的收入增速放缓幅度往往更大。

相比之下,一些新兴领域却增速极快,例如早已经开始流行的服装私人定制,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2013-2017年,我国服装定制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9%,这远远超过服装行业的平均水平 ,未来的复合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图表4 服装零售的中日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如果我们把视角进一步放宽和放长,观察一下我们的近邻日本,其实就能看到极为类似的现象。

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通过承接全球纺织工业的第一次转移成为“制造大国”,进入纺织服装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贴牌生产(OEM),成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工业的海外生产基地。

到60年代后期,全球纺织工业开始了第二次转移,日本纺织服装企业开始逐渐把OEM环节,转移到东南亚、韩国及中国香港等,以减弱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随着OEM的迁出,日本本土开始专注于高科技开发,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如果仅是停留在总量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认为日本的纺织服装行业进入了衰退期,纺织服装行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24.6%下降到了1998年的3%,可谓“断崖式下跌”。

但实际上,日本纺织服装业已经开始了“变形”, 从2000年开始,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从单一产业转变为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服装及运动、休闲等系列关联产业的生态系统 ,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设计师,从OEM向ODM(自主设计和加工)再到OBM(自主品牌生产)的演进,形成了“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的全新模式。

如果简单看总量指标,现阶段,日本服装销售增速更是远远低于中国,长期保持在零增速附近徘徊,但就在衣着服装行业,仍然崛起了优衣库。 从近年的优衣库公报数据来看, 2019年毛利润(Gross profit)已经超过1万亿日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 毛利率长期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这也说明,在存量经济时代,行业差并不代表所有企业都差。

图表5 优衣库毛利润及毛利率(百万日元,%)
资料来源:优衣库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总有人认为,日本经济是“失去的20年”,但这是从总量指标、经济增速的视角得到的观察,而从结构视角来观察, 所谓失去的20年,其实是产业大转型的20年,经济结构大分化的20年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为6.0%,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低点。 在这种情况下,以悲观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其实并不可取。 与日本当年相类似,中国经济也已经开始了一轮产业结构大分化的过程。 你是关注虚幻的总量增速下行,还是从结构中把握投资机会,需要认真思考。



风险提示事件: 政策变动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50209
23 小时前
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  银行间流动性预计维持中性-银行资负跟踪20250209
23 小时前
法询金融固收组  ·  2025债券投研与风控能力提升研修班
3 天前
中国财经报  ·  债券市场指数波动幅度较大
3 天前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4 天前
木紫说股  ·  大涨啊!明天,这么干!
4 天前
java一日一条  ·  什么是后端开发?
7 年前
码农翻身  ·  什么是框架(续)?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