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瓜联盟
青瓜联盟(QMOB)是国内移动广告投放领先平台,专注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服务,曾服务国内众多一线知名品牌客户。欢迎关注青瓜联盟,我们将为广告主提供最新行业动态和最优服务策略。www.iqingua.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武汉疾控最新提醒!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电子亲人”火了,别让真正的亲情冷了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谷爱凌因伤退出亚冬会:会积极配合治疗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相关涉事人员,停职调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瓜联盟

信息流推广优化攻略,做好这个成功80%!

青瓜联盟  · 公众号  ·  · 2018-04-25 16:55

正文


通过眼睛看世界,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审美能力虽然有高下之分,但实际上也是人人皆具的。


然而,是否只要会看、有审美、有用户视角,就可以解决宣传推广中遇到的视觉效果问题呢?


要知道,一个页面的设计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页面的转化率。尤其是 在信息流广告界,页面设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广告卖货能力的高低。


那么,解决信息流推广中视觉效果(创意、落地页)的问题到底需要什么技能呢?到底给出怎样的建议,才是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呢?


作为一个有着大量的案例实操的从业者,我对各种各样的视觉理解角度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创意和落地页问题时,都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吧!


这是关于来自一个信息流研讨群的讨论截图。 有一位信息流广告优化师往群里发了他们正在推广的店铺首页,希望群里的小伙伴们可以给一些建议:


很快,群里的小伙伴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复起来,大体的画风是像下图这样的:


PS:因为同类回答太多了,就不一一放出了。


上述这些回复, 属于类型一: 围观群众


所谓围观群众, 大多数人都有基础的审美能力,当他们站在用户视角审美时,总是可以感受到这个设计的“基调”,但却说不清是哪些元素或构架导致他们产生这样的“感觉”。


就像上图中,大家都看出了这个页面 “刺激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没有逼格”, 无法指出更具体的问题


众多围观群众中,有一位小哥提出了这样几个方向的修改意见:


建议1总结一下就是: 用二类电商的页面模板。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页面本身(下面会放出原始页面)就是用的某一个模板,只是属于改模板改毁了的范畴。


小哥继续给建议:



所以建议2总结一下就是: 增加品牌故事,调整排版、配色和设计。


可是在我看来并没有明确指出问题在哪,怎么改。


小哥很热心,建议一条追着一条,这次是投放方向:


就我个人的看法,小哥说的这个方向没有问题,但是,这是个店铺首页……并不是广告落地页,落地页还是应该更有针对性的设计才好……


如图, 小哥的最终建议方案是: 找个某美院的学平面的学生,花几千块做一下。


实际上看一下整段对话,对于提问者来说,小哥只给了他一个信息:网页不行,找人重做。


作为一个非视觉专业的人,我觉得这位小哥能提到这些,说明在这方面应该是有一定悟性的,所以他属于:


类型二:有悟性的


所谓有悟性的,往往能够凭借感觉和部分自己行业的经验, 指出问题“来自哪里”,但往往没有解决方案, 或者给出并不具备指导意义的所谓“建议”。


就像上面这位小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都给出了解决方案,但是这些建议对客户的实际操作,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我们常常需要用户视角,但是无论从提问方还是回答方,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把控的话,最后这许多的“用户视角”其实 并不能帮到客户什么。

我们来看看被批的一塌糊涂的这个页面长什么样吧:



先上第一屏,匿掉企业信息


如果这个提问者是我的客户,当他把这个页面展示在我面前时,我们的解决思路常常是这样:


1)这个页面是 什么用途

2)从页面逻辑来看,它 是否符合用户认知

3)从设计层面(排版、配色、字体、字号、间距)看,它 是否能够服务于页面的“目标”,而不是干扰目标


最后,将问题整理出来,给出详细的、可执行的解决建议方案。


对应的,这是


类型三:专业人士


所谓专业人士,同上两种人一样,都可以看到这个页面能 给予用户什么样的感受, 同时,专业人士会分析,这种感受是由于页面中的 哪一部分造成的 ,以及 预判 这种感受会令用户采取怎样的行动。


随后,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修改建议。


那么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依次来看一下这个案例页面到底是否符合标准吧:


1、页面的用途


先来谈谈这类电商页面的出现场景。


该页面的网址是:http://wx.balbala……(balabla开始就是我编的了)


前面是“wx”,代表这个店铺是 依附于微信公众号的。


这说明:


一方面,它通过公众号内容引流,沉淀粉丝,从公众号推送或者底部导航入口可以进入店铺,产生购买。


另一方面,它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引流,并产生购买。


也就是说,这个页面, 应该兼具引流、吸粉、品牌认知植入、产品宣传、销售这些功能。


当然,这些功能中,除了销售是需要该页面主力完成之外,其它几项都是应该由公众号和店铺页合作完成的。也就是说, 在其它功能性上,该页面应该起到辅助作用。


那我刚刚为什么会说,这像是一个淘宝店移动端的模板改的呢?原因如下:


我们能看到这个排版有一个明显的问题:


1)第一屏没有清晰的表达“我是谁”,“我是干嘛的”,“我能给你什么”。


这个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无法很好的完成销售功能。其次对于品牌认知植入、产品宣传、引流、吸粉也有影响;


2)头图部分金发美男弹钢琴,再加上旁边的黑胶唱片元素,会给人一种卖乐器或唱片的感觉。


这个带来的首要问题是 品牌认知植入上,增加了用户的门槛;


4)莫名的出现一个搜索,用户连你卖什么都不知道,基本上这个搜索是用不到的。 任何多余的元素,如果没有存在意义,就不应该出现。


5)什么都没有说, 很粗暴的上了三张看不清楚内容的优惠券。 卖家主观的认为优惠券可以带来销量,然而这里出现优惠券不仅不能起到增加销量的作用,反而会分散用户注意力,让用户有限的耐心无法集中在产品上。


而上面这些,都像是淘宝店的做法。


淘宝店可以这么做(虽然我们也不推荐不合品类的胡来设计),因为在电商购物平台这个环境中,我们大概率并不是由首页进入店铺,而是有目的的搜索宝贝,并且从宝贝页面中的店铺链接进入首页,我们很清楚我们在找什么。


如上述,以这个设计师的情况,从挑模板就开始出错了,即使换个模板,改完也可以很糟糕。所以围观群众们给出的“直接用模板”的建议,并不适合这个店铺,因为设计师的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不同环境下的店铺页面应该做针对性的设计。


对这个页面来说,最先应该调整的,是页面设计的整体思路,即: 我卖什么,我能给你什么,我的东西多好 ……这类信息应当放在首屏。


2、页面的逻辑


从排版逻辑上讲,应当遵循这个店铺的环境: 微信店铺


建议如下:


1) “页头”,包含logo和能体现店铺风格的美图。 不需要品牌故事,但是需要强调logo,以增加品牌识别度,尽可能让用户对品牌形成概念。进而沉淀粉丝。


2) “横栏展示”,主打产品、新品在场景中的展示图,或者面积较大的优惠信息等。


优惠券这种东西在一个百分百宽横幅优惠信息中体现就好。例如:秋季开学折扣横幅海报。更多对新品、主打品的大图展示、以及横幅海报式的折扣信息,都能有效提升用户的购买冲动。


3)“主要类目导航”,从这个页面设计上可以看出,该店铺并没有很复杂的分类类目, 不建议把“类目”作为一个单独的导航按钮。


不妨按照常用场景分类为(我编的)“宴会”“上班”“休闲”“定制”……这一类的,方便用户根据场景进入挑选,降低选择障碍,提高销售量。


4) “产品展示”,根据销量、加购数量、新品推广计划等进行产品排放,主打好卖的产品以大图形式展示…… 让用户最先看到经过市场筛选的最受欢迎的产品,进一步增加加购和下单。


等等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3、页面设计


具体到设计,需要调整的地方也很多。先一起看下截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