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场画面就是著名的明金萨尔浒之战的战场。沈炼、陆文昭、郭真都参与了这场失败的战役,从陆文昭口中我们得知,他们是西路军的士兵,这支部队的统领就是杜总兵即杜松。
开场画面——萨尔浒战役战场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倾全国之力对后金发起的进攻。明军以辽东经略杨镐为主帅,兵分四路。杜松是西路军主将,他是陕西延安卫人,以舍人
(军官子弟)
从军,在战场屡立战功。萨尔浒之战前,他官至山海关总兵,
①
也就是吴三桂的前前前前前任。
据黄仁宇考证,此役明朝动员军队约8万3千人,另有1万余朝鲜、叶赫部助战军队。杜松所率西路军总兵力约为2万5千人,装备有大量战车、火器
(但主力渡河后留在了北岸,没发挥作用)
,从沈阳向赫图阿拉进军,在萨尔浒附近被努尔哈赤伏击,全军覆没。
②
电影中,陆文昭说“这么多人命,割草般的没了”,非常形象。
在魏忠贤身边,有两位身穿飞鱼服的武臣,即田都督与许镇抚。历史上,他们的确是魏公公的忠实打手。
田都督,即田尔耕,是前兵部尚书田乐之子
(《明史》作田乐之孙,误)
。他的父亲田乐曾任甘肃巡抚,万历二十七年,因为军功荫庇儿子世袭锦衣卫正千户。
③
作为官二代,田尔耕的仕途起点就是正五品的锦衣卫正千户,比起第一部里苦苦补不上百户缺的沈炼大哥卢剑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电影《绣春刀Ⅱ》中的北镇抚司千户陆文昭的上司许显纯(左)
这个田尔耕还特别会来事儿。他当上锦衣卫不久,播州土官杨朝栋秘密派人向田乐行贿
(恰逢“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如火如荼进行中)
,田尔耕“大义灭亲”,擒获其人向万历帝 “请罪”
(最终皇帝当然不会怪罪田家)
。
④
有这样显赫的官宦背景,加上老辣的手段,田尔耕在锦衣卫仕途一帆风顺。万历四十年,执掌锦衣卫南镇抚司。
⑤
此后更因党附魏忠贤,成为魏公公手下的“五彪”之首,官至左都督
(武臣最高品级)
、少师兼太子太师
(品级仅次于三公)
。
许镇抚就是许显纯,是驸马都尉许从诚之孙,在魏忠贤爪牙“五彪”中排行第二。天启四年起,因治汪文言之狱而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
⑥
许镇抚可谓陆文昭、沈炼等人的顶头上司,他办案以严酷著称,东林党的很多大佬,如杨涟、左光斗、周顺昌、黄尊素
(黄宗羲之父)
等,都是死于北镇抚司的“诏狱”之中。
魏公公倒台后,许显纯与田尔耕一起被诛杀。
大体来说,锦衣卫本职工作负责朝廷的仪卫,真正具有特务机构功能的是锦衣卫内部的北镇抚司,以及锦衣卫所属缇骑
(校尉)
,人数一般不超过六百人。
不像一般卫所人员来自父子世代承袭,缇骑从民间挑选而来。沈炼等人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的工作不是侦缉老百姓,而是监督官员
⑦
。
电影中,陆文昭、沈炼等人在北镇抚司当差,裴纶在南镇抚司当差,两个机构的职权并不一样。
电影《绣春刀
Ⅱ
》中的
南镇抚司百户裴纶剧照
明代各个军队的卫所都有镇抚司,管着本所的司法事务,锦衣卫也不例外。永乐帝即位后,利用锦衣卫监察、刺探百官,职权大为膨胀,便新设北镇抚司,专理皇帝交付的案子,是为“诏狱”。
原来已有的锦衣卫镇抚司便改为南镇抚司,专治本卫之内的刑名。到成化后,北镇抚司直接向皇帝负责,锦衣卫长官也干预不了。
⑧
所以陆文昭、沈炼等人的职责是锦衣卫以外的侦缉;而裴纶,相当于现代的“宪兵”,专管锦衣卫内部的军纪与司法。电影中他对两件锦衣卫内部的命案进行调查,的确就是职权所在。
需要说明的是,锦衣卫与东厂虽然都有侦缉的指责,但并不互相统属,二者权势此消彼长,“厂势强,则卫附之,厂势稍弱,则卫权反气凌其上”。
⑨
到天启年间,厂权高于卫权,锦衣卫被视为魏忠贤控制朝臣、进行党争的得力工具。
⑩
执掌锦衣卫的田尔耕、许显纯,以及千户陆文昭自然要对魏忠贤毕恭毕敬。
电影《绣春刀
Ⅱ
》中,
陆文昭对魏忠贤毕恭毕敬
电影中,沈炼从《宝船监造纪要》中得知,负责监造皇帝宝船的是内官监掌印太监郭真。
郭真所在的内官监,属于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十二监之一
(最著名的是司礼监)
,主要负责皇室的宫殿、陵墓、妆奁、器用等事。
⑪
其实监造御船,并非内官监分内事。明朝御用船只,均由工部都水司负责。
⑫
内官监可能会派人监督,但都水司的造船图纸,大概不会只存在锦衣卫的案牍库。要除掉这一关键证物,幕后boss恐怕还得指使沈炼一并烧掉工部库房。
电影里,画师“北斋先生”
(杨幂饰演)
之父因作诗讽刺阉党被杀,这在历史上确有原型,即由田尔耕都督一手主抓的扬州知府刘铎案,案件在当年轰动一时。
事情是这样的,天启五年,田尔耕抓了一个僧人本福,指他与京师缙绅多所往来,是“东林渊薮”。而刘铎与本福关系很好,往来有诗。调查中,田尔耕看到了刘铎的诗,便说他的诗“语多讥刺”,就逮捕了刘铎。
⑬
据说,刘铎赠给本福的诗中,有一首录自诗人张可大的句子,内有“阴霾国事非”。
⑭
电影《绣春刀
Ⅱ
》中的
北斋
天启六年四月,刑部结案,刘铎的罪名是“依不应得为而为之事”,罚鞭笞四十,并官复原职。
⑮
魏忠贤对该判决显然并不满意。
三个月后,刑部尚书徐绍魁罢官,刘铎被处死,罪名是:意图行贿徐绍魁来营救狱中要人,结交道士诅咒魏忠贤,
⑯
并非“作诗讥刺”这么简单。
北斋先生说自己的真名是妙玄,却没说出“姓”。她很可能就是刘铎之女。
其实,作诗讽刺还不能把刘铎置于死地,行贿法司、诅咒魏公公才是大罪,而沈炼并不知道这些。可见,在诀别之际,北斋还是未能对他敞开心扉
(心疼沈炼一秒)
。
电影设定的历史时间,是天启七年,天启帝落水致病。历史上,天启帝落水生病
(乘的是小舟而非宝船)⑰
的事儿还要往前推两年,即天启五年。落水之后,皇帝的身体逐渐不好,更不幸的是,他的三位皇子在天启六年以前都夭折。
⑱
按照朱元璋《皇明祖训》: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⑲
这意味着,一旦天启帝有什么不测,最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他唯一的亲弟弟信王朱由检。“谁受益谁主谋”,对电影中皇帝宝船失水等一系列变故,沈炼自然能猜到谁是主谋。
然而,历史上天启帝对他的弟弟并不加防范,而是照顾有加。信王的大婚、出府,天启帝都要求各衙门务必尽心尽力。建造北京信王府时,工部打算按照万历皇帝的惯例予以减省,天启帝并不准许。
⑳
所以天启帝病重时,明眼人都知道,如无意外,信王肯定是下一任皇帝。这时,深受皇帝宠爱的魏公公,其角色非常关键。一旦魏忠贤撺掇皇帝另立藩王之子为嗣,信王就很尴尬了。电影中他向魏忠贤卑躬屈膝、主动示弱,的确是比较合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