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镇西茶馆
发布我的教育观点、教育经验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钱币博物馆出品,可以一生佩戴的五帝钱 ·  11 小时前  
精英讲书  ·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镇西茶馆

【李镇西】厉害!DeepSeek帮我修改文章……

镇西茶馆  · 公众号  ·  · 2025-02-14 19:55

正文

前天推出了关于大理海舌公园的两篇游记,一篇是我写的,一篇是DeepSeek写的。
虽然投票结果显示,88.58%的朋友认为我的文章胜于DeepSeek写的,但我认为DeepSeek的文章依然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它的文章比我的文章更简洁。

我倒不是说文章越短越好,文章的长短还是要根据内容。但是,在同等情况下,短文肯定比长文好。 其实短文比长文更难写,因为要把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而又要尽量用精炼的语言,这考验着作者文字功底。 这方面,我显然是不足的。
我突发奇想:何不让DeepSeek帮我修改呢?
既然是请它帮我改文章,就不仅仅压缩字数,我希望它全方位地帮我修改。
我先把我的文章传送给它(文章原题是《漫步海舌公园》,后来改为《海舌与凤凰》),然后 我给出了指令——
请以专业作者的身份,对以下这篇文章进行校对和修改,特别要注意重点语法、逻辑、修辞、以及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在结尾挖掘文章所叙述事件所蕴含的主题,并加以提炼和升华。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压缩一些字数,让文章更凝练。 谢谢!

14秒 ——仅仅14 秒之后, 它给出 修改思路和 修改结果
不过,在看DeepSeek的修改稿之前,大家还是先读读我的文章。 虽然前天我已经将我写的游记 《海舌与凤凰》 在镇西茶馆推出过了,但为了方便大家比较阅读,我将拙文再贴在这里

海舌与凤凰

(李镇西原文)
海舌公园之“海舌”其实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长长的半岛 由宽到窄一直延伸到洱海,状如 舌头 ,所以被称作 海舌 ——洱海的舌头。

但我走进海舌公园,完全没有感觉到“舌”的形状,毕竟在地上。我只能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舌”的形象。

漫步在木栈道上,一边是气势磅礴的苍山,苍山上是如洗的蓝天,蓝天上是缓缓飘逸的云朵;一边是浩瀚起伏的洱海,海面上是轻盈飞跃的海鸥,一只只洁白的小精灵把生命与自由的诗篇写在海天之间。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微风拂面,我想到了这句歌词。是的,虽然刚立春,但今天艳阳高照,温度上升,迎面而来的风拂过脸庞,真的如夏风一般凉爽。

刚好在岸边有一个供游人拍照的白色框架,上面写着:“去有风的地方”。一个小女孩坐在框架上,年轻的妈妈正在为她拍照。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小女孩的笑容格外明媚。母女俩离开了,我让无人机缓缓穿过方框,飞向洱海。当无人机跃出“风门”的一刻,正好有风吹过,我感觉像是苍山的风把无人机送到海面的。

“风门”不远处,还有一道“三重门”,即三个大小有别的门形方框重叠矗立。“三重门”边也有不少游客留影,应该是一个旅行团队,他们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充满快乐。当他们站在门框前照合影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他们散去之后,我让无人机依次穿越“三重门”。当它从海面跃起时,我也感到了幸福。

紧挨着三重门的是一个桃形的框架——其实是一个“心”的造型。毫无疑问,这个造型寓意着爱。比起“风门”和“三重门”,“爱心门”前排队拍照的人特别多。刚好一对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我不便对着他们拍照,但在心里分享着他们的甜蜜,并祝福他们的未来。一对对的情侣,在这里依偎着留影。我也瞅准机会让无人机穿过“爱心门”,让爱飞向远方。

这里,有伴着阳光的风;这里,有通往幸福的门;这里,有洱海一般深厚纯净的爱……

海舌公园,满目皆景。参天的树林里,阳光斜斜地穿过枝叶的缝隙,一束束的光柱宛如一把巨大的竖琴;一层层的波浪从远处翻卷而来,亲吻着长满湿淋淋苔藓的堤岸;岸边水中长着一些小树,有的三两并排,有的一株独立,它们的虬枝向上伸展着,树的倒影在晃荡的水面舞蹈着;还有步道两旁葱茏的竹林,每一棵竹子都修长挺拔,但竹梢似乎承受不了茂密竹叶的重量,微微弯曲,当两边的竹梢都往中间倾斜时,一座绿色隧道便呈现在海舌公园……

我去过国内外许多胜境,但依然被海舌公园所陶醉。眼前所见,应该是海舌半岛最迷人的景色了吧?

然而,当我的无人机依次穿过“风门”“三重门”“爱心门”从洱海缓缓升起时,梦幻出现了——苍山在微微晃动,洱海在徐徐旋转,海面成了蓝天,一群群飞翔的海鸥就是飘逸的云朵;蓝天成了海面,一团团飘逸的云朵就是飞翔的海鸥……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奇幻的景象吗?

当无人机继续越飞越高,我才明白,刚才还不是最激动人心的景色。当无人机飞到了 200 米的高度,从镜头俯瞰下面,半岛顶端果真酷似一条长长的舌头正伸入洱海,舌尖还略微有一点儿弯曲,充满了柔软感。原来,只有在天上才能看到“海舌”。

海舌,果真名副其实。

且慢,当我让无人机飞到了 500 米高空,而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镜头与海舌保持同一方向时,海舌不见了,整个半岛呈现出地面无法看到的全貌——半岛前段狭长,中部如同两翼一般展开,尾段又变窄了,但比前段要宽一些。

我恍然大悟,这分明就是一只凤凰形状的风筝嘛!不对不对不对,它不是“凤凰形状的风筝”,她就是一只凤凰——

伸入洱海的“舌头”其实是凤凰的头,最顶端还微微向右,酷似凤凰的嘴;半岛长长的,就是凤凰优雅的脖子;中部向两边展开的陆地,就是凤凰的张开的两翼;半岛后端就是凤凰的尾部。特别巧合也特别奇妙的是,半岛树木葱茏,花卉盛开,绿的红的黄的蓝的,这不就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凤凰吗?

我操作一键短片里的“小行星”模式,让镜头缓缓移动,凤凰开始飞翔。它飞翔着,飞翔着,最后化作了一颗蓝色的星球!

我这是第五次来海舌公园了,但前几次让我心动的美景远不是海舌公园之美的全部。只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换一个视角,我才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美。

站在地上,半岛就是一个长长的舌头,而从空中俯瞰,半岛则是一只翩然起舞的凤凰。

有的人一辈子蜗居一隅,却以为自己占有最美的风光;只有跳出坎井,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何等精彩。

人类站在地上,永远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有多壮美,只有超越了地面,才知道我们的星球有多伟大。突然想到一句著名的话:“ 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这话略有偏颇,但不无道理。中国封建时代几千年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一直“从中国看世界”;而改革开放的灵魂,就是“从世界看中国”。

当然,地上的美景也应该领略,只是唯有在空中所欣赏的地球,才是完整的世界。

从中国看世界也是需要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屁股应该坐在中国的大地上;但如果一直以中国为中心坐标去衡量世界,中国则将永远处于世界的边缘。

所以,我斗胆对那句名言略作改动——

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要仅仅从中国看世界。”

2025 2 3
(全文1995字)

再看 Deep S eek 的修改稿,先看它的修改思路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