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描述了博格对医药行业的看法和布局,包括买入创新药和替换AI类ETF为科创医药ETF的决策。文章还介绍了医药行业的“Deepseek时刻”,科创医药ETF的潜力、优势以及风险。
博格认为医药行业未来潜力大,估值处于低位,风险不大。他将AI类ETF替换为科创医药ETF以把握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
文章提到医药正在经历类似于人工智能的“Deepseek时刻”,并指出中国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的领先地位。
科创医药ETF聚焦硬科技,成分股涨跌幅限制为20%。政策支持和审评审批资源的倾斜使得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迎来发展机遇。此外,科创医药ETF还具有融资对冲风险、费率低、规模大等优势。
医药行业专业门槛高,个人投资者选医药个股难度大,而医药ETF可以分散个股风险。文章推荐选择跟踪误差小的ETF,并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从去年底开始,博格陆续买入创新药。
前段时间,博格把场内一点点AI类ETF(涨的太猛)也替换成了科创医药ETF。
一来,因为DeepSeek带领AI科技产业涨了一波,我觉得医药也是科技,未来潜力非常大,再说医药都连续调整三四年,估值处于历史地位,现在布局风险也不大。
二来,科创医药成分股选自科创版,成分股涨跌幅是20%,所以科创医药涨跌幅限制是20%,若未来有一波“吃药”行情,科创医药ETF(588860)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一、医药的“Deepseek时刻”是什么?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引全球瞩目,医药也正在经历它的“Deepseek时刻”。比如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处在全球很领先的位置,海外大药企从中国引进了不少重磅产品。
更夸张的是,2022年
全球每3个新药项目就有1个Made in China,中国医药团队太厉害了
。
(数据来源:
医药魔方)
美国人自己都算过账:搞同样的创新药,中国医药团队的成本是美国的零头,这个成本优势太明显!
二、科创医药ETF为啥潜力大?
(1)聚焦“硬科技”——医疗器械占比高,更受政策青睐
数据来自wind,2025/2/19
科创医药ETF跟踪的指数是
科创生物
(000683.SH):
从行业细分来看,科创生物里【医疗器械】占比最高——42%,有18只成分股。
其次是【生物医药三级】,占比35.5%,有17只成分股。
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数据来自wind,2025/2/19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手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避免传统仿制药、中药等政策风险板块。
其中,例如前十大成分股中的高端医疗器械设备厂商,或将受益于医疗新基建与设备更新政策。
2025年1月3日
——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开绿灯
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到2035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可及得到充分保障,医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政策还提出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药械倾斜更多审评审批资源,加速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转化进程。
2024年全年
——
去年65款火速上市
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5个,优先审批医疗器械8个,创新医疗器械批准数量连续两年维持高位。此外,国家药监局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等绿色通道,加速了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上市。
2024年7月
——
1480亿特别国债砸向医疗设备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明确安排1480亿元左右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医疗设备更新,推动医疗器械行业需求复苏。
另外,
医疗器械未来还将受益于DeepSeek类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例如,最近华为与瑞金医院推出了一个病理AI大模型,妥妥的AI应用风口之一。
(2)能“借钱”也能“对冲”
作为首批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科创医药ETF,投资者可灵活运用杠杆增强收益或对冲风险,这意味着买入该ETF,可以融资加仓,放大收益,也可以用融券对冲风险。
(3)同类管理费最低,规模还最大
从Wind梳理发现,科创医药ETF
管理费0.45%、托管费0.07%,合计费率0.52%,为全市场跟踪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的
同类ETF中最低。
比我买的那个“科创医药”费率还要低,当时着急加仓没有进一步发现这个费率更低。
另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1日,科创医药ETF最新规模达5.42亿元,在同类跟踪科创医药的ETF中规模最大。
三、选医药个股太难,普通人还是选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