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电光石火般的灵感 ·  6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财宝宝  ·  //@有理向前冲:活学活用-20250222 ... ·  2 天前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活动日历】| 重磅知识活动集锦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0-11-11 19:56

正文


活动日历 |讯息速览





活动日历 |线下活动

梦的现实主义法则

鲁敏《梦境收割者》新书首发分享会

主题:梦的现实主义法则|鲁敏《梦境收割者》新书首发分享会

嘉宾:鲁敏、郜元宝、路内

时间:11月1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




嘉宾
鲁敏
已出版长篇小说《六人晚餐》《奔月》《此情无法投递》等,中短篇小说集《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惹尘埃》《伴宴》《纸醉》《取景器》等,随笔集《虚构家族》《时间望着我》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汪曾祺文学奖、中国小说双年奖。作品译为英、德、法、俄、日、西多国语言。
郜元宝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鲁迅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鲁迅六讲》《鲁迅六讲二集》《汉语别史》《小说说小》等。
路内
上海作协专业作家,已出版《少年巴比伦》《云中人》《雾行者》《慈悲》《花街往事》《追随她的旅程》《十七岁的轻骑兵》等多部长篇。
生活就是喧嚣,是日思夜想,是触不可及,是梦境深处的自我。11月14日,我们邀请作家鲁敏、路内和著名批评家郜元宝,一起谈一谈时代行进中的现实与梦境,突围与逃离,迷惘与安放,以及小说家们的方法与技艺。

从藏地来,到世界中去

《乌金的牙齿》图书分享会

主题:从藏地来,到世界中去

嘉宾:万玛才旦、梁鸿、张献民

主持:余雅琴

时间:11月12日(周四)19:30—21:30
地点:单向空间·大悦城店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42




嘉宾
万玛才旦
藏族作家、导演、翻译家。已出版藏文小说集《诱惑》《城市生活》,中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梦》《嘛呢石,静静地敲》《塔洛》《撞死了一只羊》《乌金的牙齿》等,翻译有《西藏:讲不完的故事》《人生歌谣——德本加小说集》等。

曾获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第17届华语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2015年,由万玛才旦自编自导的电影《塔洛》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8年,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自编自导的电影《撞死了一只羊》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今年,万玛才旦凭借小说集《乌金的牙齿》获得南方文学盛典“年度小说家”称号;11月,万玛才旦最新自编自导的电影《气球》即将全国上映。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出版非虚构文学作品《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四象》。也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关系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张献民
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近年来监制电影《好友》《之子于归》《肋骨》《长风镇》《东北虎》等。曾监制万玛才旦影片《老狗》和《塔洛》。曾任数部影片演员及一些国际影展评委。致力于推广中国艺术电影。

余雅琴
媒体人,影评人,策展人。曾任职《新京报书评周刊》。“瓢虫映像”(Pure Movies)理事会成员。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剧情片单元初选评委。评论作品见于《新京报》、《经济观察报》、《GQ智族》、《WSJ出色》、澎湃·思想市场、凤凰文化、搜狐新闻、腾讯·谷雨计划等。

当传统与现代互相渗透,外部世界带来现代化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身份的失落。如何在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变革中寻找平衡,带着高原的基因,从容地走向纷杂多变的世界,是万玛才旦创作背后一直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参与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活动免费 预先报名
(限50人 凭借二维码入场)

【直播平台】腾讯新闻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直播

寻找一种真实:我们为什么要读林徽因的一生?

——《风雨琳琅》新书分享会

主题:寻找一种真实:我们为什么要读林徽因的一生?

嘉宾:陈新华

时间:2020年11月15日(周日)14:00-15:50

地点:深圳书城龙岗城四楼大台阶活动区



嘉宾
陈新华
《风雨琳琅》的作者
历史学博士
深圳行政学院副教授

本次活动上,陈新华将携这本新书与你分享一位打破世俗视角的林徽因形象,以及那一代知识分子群像。林徽因属于从传统的士,转往新型知识分子的路途上,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这在他们的时代,意味着事倍而功半,意味着痛苦和磨难,也意味着,极有可能会失败,最终淹没在时代洪流的大旋涡中。

在短视频时代“信仰阅读”

《我信仰阅读》分享会·深圳站

主题:在短视频时代“信仰阅读”

嘉宾:彭伦、刘忆斯

时间:11月14号(周六)19:00-21:00

地点:本来书店(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三楼小镇)



嘉宾
彭伦
外国文学编辑、国际版权经纪人、译者。曾任《文汇读书周报》记者、九久读书人公司副总编辑。2017年创立出版品牌“群岛图书”,策划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并代理金宇澄、林白、小白、双雪涛等中国作家的国际版权。另译有《遗产》《凡人》《我与兰登书屋》《天才的编辑》。最新译作为《我信仰阅读:传奇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

刘忆斯
资深媒体人,曾主编著名读书周刊《深港书评》逾十年,长期担任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腾讯华文好书等书界奖项评委。已出版《深圳十大观念》(合著)、《书在别处》等书。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纽约,有一个年轻人加入了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他先是发现了轰动全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跳槽到负有盛名的克瑙夫出版社当总编辑,后来还曾执掌《纽约客》。他就是美国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

不信宗教的他自称“我的信仰就是阅读”,在今天,这句话恐怕被认为有三分迂腐、三分假正经。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注意力丧失时代”,生活在严肃议题失去关注度的倦怠社会,还会有人说一句“我信仰阅读”吗?甚至,在短视频病毒式传播的时代里,文字作为一种表达形式会被淘汰吗?我们请到《深港书评》周刊主编刘忆斯老师和资深出版人、译者彭伦老师,借由罗伯特·戈特利布的回忆录《我信仰阅读》,来谈谈这个话题。

欢迎大家来现场聆听,或者在线观看直播。同时,也希望大家扫描下方的二维码,留下你们关于阅读和出版感兴趣的问题,嘉宾将在活动中聊聊他们的想法。


出版何以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信仰阅读》分享会·广州站

主题:出版何以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嘉宾:彭伦、杨静武、麦小麦

时间:11月15号(周日)14:00-16:00

地点:1200书店(体育东店)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7号




嘉宾
彭伦
外国文学编辑、国际版权经纪人、译者。曾任《文汇读书周报》记者、九久读书人公司副总编辑。2017年创立出版品牌“群岛图书”,策划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并代理金宇澄、林白、小白、双雪涛等中国作家的国际版权。另译有《遗产》《凡人》《我与兰登书屋》《天才的编辑》。最新译作为《我信仰阅读:传奇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

杨静武
新经典文化广州工作室编辑。

嘉宾主持
麦小麦
作家、书评人、韬奋基金会读联会理事、花城出版社营销总监、文化沙龙“爱读书会”召集人,广州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广州图书馆理事。中国全民阅读年会“优秀阅读推广人”,出版散文随笔集六七本。


罗伯特·戈特利布,曾任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克瑙夫出版社总编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执掌《纽约客》长达五年。是他发现了轰动全美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引领了“黑色幽默”这一现代审美形式。是他出版了托妮·莫里森,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美国近50年以来的每一件出版大事,都与他相关。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出版事件,甚至我们可以说,所有文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出版事件。为此我们请来资深编辑杨静武老师和作家、书评人麦小麦老师,以及本书译者、资深出版人彭伦,一起谈谈美国出版史、他们经历过的出版事件,以及,出版何以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欢迎大家来现场聆听,或者在线观看直播。同时,也希望大家扫描下方的二维码,留下你们关于阅读和出版感兴趣的问题,嘉宾将在活动中聊聊他们的想法。


活动日历 |线上直播

欧洲·遥远的荣光和近处的危机

《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新书分享会

主题:欧洲·遥远的荣光和近处的危机

嘉宾:

殷之光(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副教授)

高林(历史学者、作家,著有《皇帝圆舞曲》)

时间:11月12日(周四)19:00-20:30



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领军者,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欧洲的国家、民族间,欧洲文明与其他传统文明和新兴文明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和张力,这正是我们今日所处的世界。虽然目前世界历史正处在一个新的关口,世界整体格局也许面临重构,但在走向新模式和未来以前,我们需要对过去几百年来的历史,对人类为何走到今天做一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中信出版社和新周刊·硬核读书会邀请殷之光教授和青年学者高林在哔哩哔哩线上直播,讨论关于欧洲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向内探寻,直视恐惧

——找到你生命的滋养和原动力

主题:向内探寻,直视恐惧——找到你生命的滋养和原动力

嘉宾:柏燕谊

时间:11月13日  20:00


嘉宾
柏燕谊
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治疗师,两性情感、亲子关系和职场心理畅销书作家

心理学家柏燕谊发现:在心理咨询室,除了那些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来求助之外,更多的是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职场关系中有困惑的人来咨询。大家无一例外是被自己内心中的恐惧逼进生命坠落的黑洞——焦虑、惶恐、迷茫、无助,永无止境地不知所措,以及由之带来的愤怒:在内蚕食吞噬掉了我们感受幸福和快乐的巨大力量,在外则是表现出了各种拧巴和病态的关系,以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的形式凸显出来。

为了解答大家心中的困惑,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柏燕谊将带领每一位为焦虑所侵袭,于喧嚣中倍感孤独、茫然无助的人们,一点一点滴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去看见、看懂曾经是孩子的自己、复制父母行为模式的无意识与抗拒的愤怒撕扯,洞彻我们深受伴生而来的“死”的恐惧,和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完成自我力量的发现与接纳,却又深受关系困扰和痛苦的折磨的真相。

高效的人生需要设计

《妈妈天生了不起》新书分享会·深圳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