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片警实验室
研究方向 乙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及相关疾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OpenAI被DeepSeek逼“上梁山”! ... ·  昨天  
九章算法  ·  (粉丝投稿)被Meta裁员是我之幸!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找工而已,千万不要太“老实” ·  昨天  
九章算法  ·  K.O大厂“原题”的《OOD面向对象圣经》, ... ·  3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DeepSeek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片警实验室

1990-2019年全球、地区和国家乙型肝炎负担系统分析 (II)

片警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2-07-09 20:53

正文

结果(续)


1.HBV相关死亡率

2019年,与HBV相关的疾病大约导致了全球55万5千例死亡(95% UI :48700-630000),占同期全部肝炎相关死亡人数的48.8%(44.6-52.7)。慢性乙肝是导致肝癌死亡的主要病因(39.5%[35.2-44.4])和肝硬化死亡的第三大病因(22.5%[19.3-26.0])。全球范围内,与HBV相关的肝硬化导致了33万1千例死亡,与HBV相关的肝癌导致了19万2千例死亡,而与之有关的急性肝炎所致死亡为3万2千5百例。2019年,与HBV相关的绝对死亡人数比1990年上升了5.9%,比2015年上升了2.9%。值得关注的是,70%的归因于HBV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集中在以下10个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及,泰国,韩国,孟加拉国和缅甸。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HBV相关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67.5%。

2019年,HBV相关疾病的绝对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7.2人死亡,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26.8%,自2015年以来下降了1.4%。从地理位置上看,HBV相关死亡率各个地区差异较大,全年龄组人群死亡率以西太平洋地区的每十万人10.7(9.0-12.4)和东南亚地区的每十万人8.4(7.1-10.0)为最高,以美洲地区的每十万人1.8(1.6-2.1)最低。除了地区差异外,国家之间也呈现出广泛的不均一性,蒙古的全年龄组人群死亡率最高,为每10万人29.1例,哥伦比亚的死亡率最低,为每10万人0.7例死亡。虽然西太平洋地区在2019年拥有最高的死亡率,但该地区1990至2019年间死亡率的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的。


2.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的年龄分布

随时间推移,各年龄组人群HBsAg阳性率(图3A)、HBV相关死亡率(图3B)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图3C)均普遍降低。从2015到2019年,许多年龄组都出现了下降,但降幅小于1990至2015年间的下降。HBsAg阳性率的下降以最小年龄组最为显著,尤其是39岁以下的人群。而不同年龄组死亡率和DALY率的改善则以中年群体组(35-69岁)最为显著。

图3 1990、2015和2019年全球各年龄组人群HBsAg阳性率(A)、每10万人HBV相关死亡率(B)、每10万人HBV相关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C)。


3. 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带来的负担

1990-2019年期间,以SDI五分位数分组的全年龄组人群的HBV相关死亡率中,以中间五分位数组人群的死亡率最高,以高五分位数组人群的死亡率为最低(图4A)。自1990年以来,所有SDI五分位数组人群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死亡率降幅最大的见于SDI分组中的高五分位数组人群,下降了38.7%(95% UI :28.0-47.5)。但在2015至2019年期间的死亡率下降仅见于低SDI和低-中SDI五分位数组人群;自1990和2015年以来,所有SDI分组的全年龄组和5岁以下儿童年龄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均有所下降(图4B-C)。2019年,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以SDI低五分位数组为最高。自1990年以来,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变化最大的是SDI高-中五分位数组,下降了93.7%(95% UI :93.3-94.0)。

图4 1990-2019年期间以SDI五分位数分组的全年龄组人群的HBV相关死亡率(A)、全年龄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B)和5岁以下儿童的HBsAg阳性率(C)


讨论

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是实现消除和预防HBV传播和新发慢性HBV感染病例发生并最终有助于长期降低死亡率的具有成本效益的、全人口范围的干预措施。然而,由于从慢性HBV感染到肝硬化或肝癌的进展缓慢,通过乙肝疫苗接种来降低HBV相关死亡率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观察到。与之一致,慢性HBV流行率的下降将超过死亡率的改善。

研究者发现,自1990年和2015年以来,全球和大多数地区的HBV相关的绝对死亡都有所增加。事实上,只有四个国家达到或超过了WHO-GHSS设定的临时目标,即到2020年HBV相关死亡减少10%。相较之下,所有年龄死亡率(粗死亡率)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都有所下降。比较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比率可以解释人口规模的差异,将年龄标准化比率与GBD(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参考人口比较可以消除人口年龄构成混淆所带来的偏倚。死亡率的下降表明,针对HBV的干预措施的总体的卫生系统有所改善,但持续增加的死亡人数也表明这些改善并不足以克服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根据死亡人数而非死亡率来量化消除乙型肝炎目标的决定意味着,一个国家实现消除乙肝目标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口趋势。此外,将目标确定为因国家而异的基线百分比的降低,可能会将低负担国家较小的绝对改善不恰当地等同于高负担国家较大的绝对改善。WHO-GHSS 2016年早期目标的一些潜在限制将在WHO发布其消除病毒性肝炎国家验证临时指南时得到解决,该指南临时扩大消除目标以包括每年每10万人中死亡≤4人的绝对全年龄死亡率。截至2019年已有68个国家实现这一目标,这再次强调了负担不均衡的事实。这一新目标有助于引起对最需要支持消除HBV的国家的注意,也有助于通过有针对性的数据收集核实HBV的成功消除。

然而,该研究的结果表明,上述任何一个HBV相关死亡率目标的进程都必须加速实现:从2015年至2019年间应保持死亡率相对稳定,并在2020年至2030年间将年死亡增长率下降5-10%。各国可以根据其卫生系统能力和人口结构定下个性化的实际可行的目标,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加快实现改善HBV相关死亡率的选定目标,以减缓或防止全球约3.16亿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的疾病进展到出现严重后果的程度。与之相关的关键干预措施包括:改善现有诊断和获取抑制性抗病毒药物的机会、让更多的检测纳入现有卫生系统、加强公共干预措施以减少酒精暴露、提高对肝硬化和肝癌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可及性,以及开发和推广功能性治愈慢性乙肝的方法等。

对于那些已有的HBV慢性感染者,现有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全死因死亡的风险,但接受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的比例尚未达到可以明显影响HBV相关死亡率趋势的规模。目前能获得诊断和治疗服务的患者还很少,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例如,2016年,只有10%的慢性HBV感染者被确诊,只有5%的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这些数据远低于WHO-GHSS制定的2030年80%的符合条件的患者的治疗覆盖目标。2021年,WHO估计只有3040万(2430-3800万)慢性HBV感染者被确诊,只有660万(530-830万)患者得到治疗。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扩大诊断和治疗服务的规模。此外,尽管延长生命的治疗确实存在且在许多情况下具有成本效益,但对慢性乙肝而言尚无有效的功能性治愈方法。患者必须长期接受抑制性治疗,这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经济和可持续方面的障碍。

最后,类似“消除乙型肝炎病毒国际联盟(ICE-HBV)”这样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将有助于促进全球开发新的HBV疗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