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六) ·  16 小时前  
每日英语  ·  《英语周报》祝全国读者元宵节快乐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超细!逐句逐字比对广东省已批复的17个地级市规划!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4-06-16 19:34

正文

前言:

广东省较早地完成了所有需要省政府批复的地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工作,除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这四个城市正在等待国务院批复 外,其余17个地级市的批复已经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进行公告。

这17个城市分别是:肇庆、惠州、珠海、中山、江门、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湛江、阳江、茂名、云浮、韶关、清远、梅州、河源

今天就把这17个城市的批复放在一起,通过对比的方式看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文整理的表格和矢量数据(gdb格式)已分享在我的知识星球,欢迎 获取。


1

Part.1

目标愿景

珠三角城市的关键词是“增长极”;
东西两翼城市的关键词为“精”“美”“靓”“滨海”;
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的关键词为“生态”。
广东省17市目标愿景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东翼、西翼、山区的简写说法,以及各自包含的城市,参照《广东省统计年鉴》,非自创

表中的东翼、西翼、山区分别指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 和北部生态发展区。“ 东翼、西翼、山区 ”的说法参照《广东省统计年鉴》,非自创。
广东省区域划分 |公众号【数读城事】制图

2

Part.2

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

广东省17市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历史与文化特色
四个城市强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惠州、中山、潮州。
江门强调的是“中国侨都”,揭阳强调“潮客底蕴深厚的岭南山海名城”,云浮是“富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韶关是“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
粤港澳大湾区
珠三角地区的五个城市,都在“粤港澳大湾区”上面做文章。肇庆——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中山——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江门——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非珠城市中,东西两翼反而没有强调“粤港澳大湾区 ”,而北部生态区的五个城市中,三个间接提到了相关内容:云浮——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制造业基地;清远——环大湾区新兴产业基地;梅州 ——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和门户城市、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和服务国内大循环节点城市。
强调“环粤港澳”以及“对接/融入粤港澳”,一方面是体现了一种战略思考,另一方面体现的是地位的尴尬。(个人观点哦,都瞎说哦。)
海洋
强调海洋大多与旅游联系,或者是和沿海经济带相关。其中珠海相对来说提的更高——“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不过他也和旅游相联系: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其他的城市中,同样是珠三角城市的江门,也是提了类似的“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非珠城市中,东翼的汕头——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汕尾——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城市;西翼的湛江——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虽然加了定语“现代化”,但是和珠海比起来,缺了“中心”两个字;同样是西翼的阳江,还是强调了旅游的特色——“国际知名滨海旅游城市”。
珠海的“ 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江门的“ 高品质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和阳江的“ 国际知名滨 海旅游城市 ”,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还是面临同质性的竞争。
说回到“海洋城市”,猜测一下,为什么珠海是 “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而湛江是“ 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 ”?其实很久以前(2 01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 》,指出将广州、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珠海、汕头、湛江建设成为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不知道为何现在湛江没有再提“海洋中心城市”。
产业
一般来说,能在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中明确的产业,绝对是最为核心的,比如,惠州——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阳江——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基地,茂名——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国家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河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当然,产业中还有一个制造业,广东省“坚持制造业当家”,大部分城市都会有制造业相关的产业表述。
惠州: 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城市;
中山: 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
江门: 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强市;
揭阳: 粤东地区新型产业强市;
阳江: 广东省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云浮: 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制造业基地;
韶关: 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清远: 环大湾区新兴产业基地;
河源: 珠江东岸新兴产业拓展承接区。
阳江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在非珠城市中提“先进制造业”的城市,而中山的表述也很有意思“ 国家自主 创新型制造业城市 ”。
区位/地位
在城市性质的表述中,区位的相关表达更多的是一个“定语+功能”,也就是在什么范围内承担什么样的作用。
珠三角城市 普遍都强调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位
肇庆: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惠州: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珠海: 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中山: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江门: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 市;
东翼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汕头。
潮州: 广东省东部门户城 市、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增长极;
汕头: 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引领力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汕尾: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城市;
西翼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湛江。
湛江: 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阳江: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重要发展极;
云浮: 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
韶关: 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域中心城市;
梅州: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和门户城市、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和服务国内大循环节点城市。
枢纽
提到“枢纽”的城市有五个。
珠海 ——连接港澳的枢纽城市;
中山 ——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
江门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湛江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韶关 ——粤北门户枢纽城市。
生态
强调“生态”的都是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
云浮 ——富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韶关 ——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域中心城市; 清远 ——生态宜居示范城市; 河源 ——广东省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3

Part.3

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省17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有意思的是,珠三角地区已批复的城市在该部分的表述都是“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功能”,而非珠三角地区,类似的表述是“深度融入”“主动融入”“对接融入”。
之前画了一张图,可以对照着看一下。
广东省“朋友圈” |公众号【数读城事】制图

广东省都市圈分布图 |公众号【数读城事】制图

4

Part.4

控制指标

本篇文章对比的控制指标主要还是批复中给出的绝对值的大小, 不涉及各类用地与本行政区域国土面积的占比。详细的指标计算、比较,后期会再写一篇。
广东省17市用地控制指标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指标来源为各市的批复文件,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四个城市尚未批复,这四个城市的指标合计为广东省总量减去其余17地级市

耕地保有量
广东省17市中,耕地保有量目标最多的是湛江市,有4036.74平方公里,是排名第二的清远市的1708.88平方公里的两倍还多。珠海、中山、潮州、汕头耕地保有量目标较少,均不足500平方公里。扣除17市指标后,剩下的国批四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的合计为718.11平方公里,约为湛江市的18%,和云浮市的耕地保有量(718.42平方公里)大致相当。
广东省各市耕地保有量控制目标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广东省17市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最多的是湛江市,3736.35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22.21%;面积最少的是珠海市,仅48.54平方公里,仅占广东省总量的0.29%。
广东省各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目标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国批四市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合计为653.79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量的3.89%,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城市扩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广东省各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目标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广东省生态保护红线5.07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66万平方千米,计算下来,陆域生态保护红线3.41平方公里。
韶关陆域生态保护红线5817.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17%左右,是省内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最多的地级市。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最多的依次是韶关、河源、清远、梅州,均为北部生态发展区城市。
广东省各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广东省内除了国批四市外,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最多的是惠州市,有1052.84平方公里,其次是江门、中山,均为珠三角地区城市。中山市虽然市域范围小,但是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总量较多。
广东省各市城镇开发边界面积面积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2025年用水总量
广东省内除了国批四市外,2025年用水总量上限最高的是茂名市,可用水28.28亿立方米。其次为湛江、江门。
广东省各市2025年用水总量上限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详细的指标计算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写。

5

Part.5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广东省17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体系结构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6

Part.6

土地高质量开发利用

广东省17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体系结构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已批复的17市,都强调“坚持制造业当家 ”,河源市稍有不同,提出要“形成‘大集中、小集聚’的工业空间布局”。
基本思路都是以重点园区引领,推动各类园区提质增效,促进/支撑本市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承接产业转移(部分)。
肇庆: 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型储能、精细化工等现代化产业集群;
惠州: 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2+1”现代化产业集群;
珠海: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中山、江门、阳江、云浮、韶关: 仅提出“支撑现代化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无更多细化。
潮州、汕头、汕尾、茂名、梅州、河源: 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
揭阳: 绿色石化、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临港产业等现代化产业集群;
湛江: 引领带动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清远: 支撑民族地区产业园区发展;
河源: 依托和平、龙川、紫金、连平县域工业园和灯塔盆地农高区,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特色产业

7

Part.7

人居环境品质

广东省17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体系结构 |公众号【数读城事】整理

公共服务
除了相似的内容,汕尾强调健全城乡公园体系,打造连通交融的城乡休闲游憩网络;阳江提出建设“森林-郊野-城市-社区”四类公园,完善特色各异的城市公园体系;清远点明高标准打造燕湖新城、凤城—太和、东城—省职业教育城。
历史保护
肇庆: 肇庆、德庆等历史文化名城及端州区府前路街区、回龙镇搓塘村、官圩镇金林村。
惠州: “一街挑两城,山江傍城湖”历史城区传统格局,保护辛亥革命遗址、高潭革命旧址等近现代革命史迹。
珠海: 唐家湾镇、北山村、会同村、斗门旧街、香洲区岐澳古道、香山古驿道。
中山: 中山历史城区、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南区沙涌历史文化街区、铁城历史风貌区。
江门: 突出 侨乡文化 特色,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
潮州: 保护“三山一水、一城八景”的历史环境,“一核四廊五组团”的历史文化风貌格局,保护潮州古城、龙湖古寨等。
汕头: 支持汕头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更好保护利用侨批、潮剧、潮乐、木雕、英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揭阳: 揭阳、揭西(棉湖)2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利用 潮汕文化资源 ,加强潮剧、英歌舞、嵌瓷、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汕尾: 农耕海洋文化并蓄、广韵潮风客乡文化交融的“红色圣地”。
湛江: 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茂名: 高州市及南华路街区、茂南区鳌头镇。
韶关: 丹霞山、南华禅寺、珠玑镇,推进南粤古驿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活化利用。
梅州: 更好活化利用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侨乡文化、足球文化等梅州特色文化资源,支持梅州市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
阳江、云浮、清远、河源 :无特别强调。
城市风貌
肇庆: “山湖城江,水墨砚都”的城市风貌。
惠州: 沿江傍湖、依山面海的岭东山水城市特色风貌。
珠海: 塑造“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依”的城市意象,彰显“风景区中的城市”风貌特色。
中山: 延续“山水相依、山城一体”的自然禀赋和传统风貌。
江门: 山水融城、古今辉映、中西交融的魅力侨都地域风貌特色。
潮州: 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的城市风貌格局,发挥韩江、黄冈河等滨江景观风貌带的纽带作用,突显山水城市特色风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六)
16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3 天前
张德芬空间  ·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8 年前
美域健康  ·  美国癌症患者为何青睐二次诊断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