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1月18日
,正略集团联手中伦律所主办的“新时代 新产业 新城镇 新园区”2018新年系列论坛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系列活动邀请了地产、经济、国际关系、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大咖,为您解析、判断未来,展望2018年!详情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报名信息。
现已开放报名:
“新时代 新产业 新城镇 新园区”2018新年系列论坛。
跟五年前相比,新一届政府有新的变化,他是有一个区间的,还有底线,底线就是要社会稳定。还有什么呢?不要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经济政策该怎么做的呢?如果现实的经济表现在这个区间之内,宏观经济政策就不会发生风险性变化,政策的着力点是推进改革来加快结构调整;如果经济表现不在这个区间中间,那么宏观经济政策就要予以应对。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下了一个台阶,不会出现上行风险及下行风险。这意味着经济政策再激进,经历再大规模的刺激也回不到哪儿去。但是防范下行风险呢,那就还要做点安排,把它拖回到这个区间内就算合适。因此就得提前观测,通过预调微调,把它维持在这样一个区间内,就算OK。过去五年,中国政府的本事很大,经济表现都在这个区间之内,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问题是,中国经济的表现是挂着吊瓶的。什么叫预调微调?不就是今天把药多给点,明天少给点,今天拧快点明天拧慢点,这就叫预调微调,挂着点滴的病人不管病多严重,绝对是不健康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全部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能拔掉这个吊瓶,不再依靠宏观调控来过日子,而是靠市场自身。我想告诉大家,2017年就是拔吊瓶。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稳定,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到现在为止,将近十个季度中国经济维持在6.7到6.9之间,现在说中国经济2017年主体已经横在那儿了,尽管未来反弹的可能性不大,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处在L型底部的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微观基础在发生着新的变化。PPI,经过54个月的负增长以后,在2016年的9、10月份转正。PPI转正是什么意思呢?意味着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企业现金流转口、竞争力提高,意味着杠杆可维持。与此同时,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都大幅提升,企业盈利大幅度提升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企业的还有能力提高自身,杠杆率有可能下降。
中国银行的余额开始往下走,银行股票被看好,并不是银行盈利有多好,而是银行风险警报解除了,不良贷款开始减少,是银行的估值中枢修复,风险在减少,这就带来一个新的景象。回想一下2016年我们担心什么?2016年上半年担心债务通缩,三去一降一补,去杠杆和去产能之间是相互循环的,去产能就会出现经济下行,去杠杆就会出现金融风险变大。中国产能过剩的部门都是高杠杆部门,产能过剩一垮杠杆也就垮了。很多人说要刺激,要稳住,有人说不能稳,麻烦更大。2016年最后争论平息,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告诉我们不这样,就平息了。2017年这个担忧过去了,突然发现经济下行和金融风险关系断开了,经济稳住了,核心问题便是如何去杠杆的问题。大家看到自去年3月开始,金融就加强监管,开始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是要求金融自己严查,最重要的
无外乎
就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大家都知道,是出了但又没有彻底出资产负债表,资本来承担风险。一经发现再回到表内,需要资本,而资本搞不到,就缩短债务把产品债卖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标准资产彻底出表变成资产证券化,让其透明化,风险可见,并让市场做一个评判。
证监会监管方式防止的是什么?信息披露,将你的烂事丑事全说掉,市场给你一个评价:买不买。透明化风险按照资产证券化方向走。
但是同时,金融监管说明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到
尽管
金融说要去杠杆,但金融本身是依靠杠杆来工作的,金融杠杆的高低不在于金融本身的杠杆高低,而在于实体经济是不是高杠杆。实体经济不能去杠杆,金融就去不了杠杆,金融硬去杠杆,会导致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怎么去杠杆?2016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开始盈利,钢价开始稳定,退出的生产产能开始陆续投入生产。钢价往下跌了,钢铁盈利变成困难,2016年经验告诉我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钢铁企业盈利是因为去产能,钢铁企业不能巩固胜利过剩,不能更大幅度盈利是因为去产能不彻底。
请注意,这就是2017年的思路。要想去杠杆最重要是国有企业去杠杆,而国有企业去杠杆最重要是去僵尸企业。看看金融工作会,什么叫去僵尸企业,去僵尸企业就是实质性去产能。什么叫实质性去产能?就是将第一产能消灭掉,不能叫它死灰复燃。
第二,产能的持有者公司资产负债表消灭了,资产负债在重组,这叫去僵尸企业。钢铁工业去僵尸去的很快,去产能去的很快。宝钢把武钢资产负债表接下来,把武钢炉子炸了,武钢工人安置了,武钢的产能不对宝钢形成竞争。宝钢卖的更贵了,整个资产负债表转好了,这是行政性的办法。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办法,其实
中国水利工业
有一个指标,去产能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前十大企业占整个产能集中度的60%,在水利工业中国家发改委规划是2020年,但2016年就做到了,那怎么做到的?谈判。你那炉子太差,你关了,我给你钱,我这个生产完卖不出去赚不了钱,你给点钱咱们关了......他是靠这办法把产能去掉的。
但是总而言之,我们看到无论行政还是市场,一定需要资产负债表重组。其实这种经验中国早就有。1998年以前,中国产能过剩最厉害的是纺织工业,纺织工业的三角债清都清不干净,朱镕基当国务院副总理第一件事——清理三角债,清不了。后来想说这不能清了,那怎么办呢?把过剩产能毁掉,把那个纺织机投到高炉里面,再贷款,用新的生产预示中国纺织工业脱胎换骨。上海、武汉、西安老的纺织不见了,中国纺织工业现在集中在新疆和山东,山东如意是最好的纺织企业。
现在这一轮也是这样,通过实质性去产能,将剩余产能可盈利,从而杠杆可持续,这构成了去杠杆的全部含义。如果要兑现这个含义,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就是提出了应有之意。不通过改革是做不到的,今年是改革40年,也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预计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是重头戏。
去杠杆正在展开之中。回顾2017年
中国改革
,经济增长在6.8左右,但是我今天看了,李克强同志在蓝莓机制上发言,说周围经济增长6.9左右。世界银行昨天发布的数字显示,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4。我们看到2018年增长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基本上差不多,是横在那儿的,不再像过去持续下滑。
随后我们简单说一下中国经济的未来的前景。“十三五”都两年过去了,这“十一五”过去七年了,还在讲“十一五”规划,说明它很重要。它只有22项指标,8项是约束性的,14项是预期性的。按照当年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号总结“十一五”规划时候他坦诚中国政府8项约束规划全部完成,但是14项预期性有三项没有做到,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规划没有完成的时候。
哪三项?我谈一下。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就业比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这里我不想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的都跟服务业相关?这凸显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是工业为指导,制造业为基础,同时工业制造业是出口导向型的,外需依赖非常大。
于是我们就明白,你可以说调结构,说一千道一万就两句话:一二三产业发展重点是发展服务业;内外需共同提高,重要是扩大内需。核心是扩大消费,扩大消费基本是增加居民收入,将结构调过来。为此“十二五”做一个特别约束性安排,安排什么呢?提高两个同步,要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要求这个比重提高速度跟GDP增长相同步,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2010年到2020年中国GDP增长翻一番,中国居民收入翻一番,这就是通俗版的中国梦。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肯定在6.5左右。为什么说6.5呢?很简单,6.3增长速度才能保证GDP翻一番,居民收入翻一番,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高不到这个速度,政府一定会发动力量,用政府投资把这个速度顶到上面去,因为这是一个政治承诺,这是全面小康的政治承诺。“十一五”计划完了之后,“十二五”计划到现在七年多了,中国经济是不是发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如果发生这个变化,证明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新的曙光,我们在希望的轨道上。如果没有出现变化,那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
第一个,中国城镇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大家看到2009年开始中国居民收入再次向上,我们算了算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过去7年中间,平均的高GDP增长速度都是一个增长,有三个是落后GDP增长。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这么快,基本是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换言之意味着七年内农民收入会翻一番,中国有9亿农民,我们看到很独特的现象:多少产能过剩是真正的产能过剩?钢铁卖不掉,但是你们听过洗衣机过剩、冰箱过剩吗、电视机过剩、手机过剩、汽车过剩吗?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是最传统的工业,至少没人说它过剩。
现在房子是去库存,房子不太好卖。但是你知道在过去中国经济行业最快的行业是什么行业?家具行业。最具希望的行业是家装行业。农民收入提高了,也该买新家具了,我们2016年曾经对中国汽车工业做出过预测,现在虽说预测错了,但是也算对了。
错在哪儿呢?中国汽车工业在2015年处于下降,但是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2016年销售2800万辆,还在持续增长。
对在哪儿?乘用车品牌车在下降,唯一一个黑马冒出来了,SUV销售超乎预料的好,SUV中间前十大品牌,中国民族品牌:V50,广汽传祺,上海风神雷神,售价多少?十万块钱左右,卖哪儿去了?农村。中国农民现在消费能力正在由万元向十万元过渡。眼睛向下盯住口袋,这是中国成长最快的行业。
不管怎么说,中国有9亿农民,13亿人口,如果这13亿人口在10年内收入翻一番,再造一个中国,将是庞大的一个市场,中国市场中有许多有希望的产业。我不敢说你会变成最大的产业,但是我会说你可能变成增速最快的产业。我想如果你要投资的话,注意这个特点,这是投资的方向。
第二,大家看2012年研发经费达到2%,这个研发经费投入不是政府投入,我们算了算百分之七十八十是企业投入,为什么是企业投入?劳动力成本变贵了,该用机器人了,于是机器人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大陆,而且2017年上半年机器人销售以90%的速度增长,工业机器人成为标配。
我刚刚说到我们为什么对佛山有信心呢?我讲一个故事,海尔是我当年帮助上市的,在香港。海尔2016跟过去不一样。我们开玩笑;有什么不一样?不就是生产个洗衣机吗,你到我们那儿看看,我们不需要电灯,智能制造。后来到美的,美的说那不算什么,我们美的所有东西用智能制造,我一看全部都是白领,根本不是蓝领工人,年轻小伙子漂亮小姑娘忙着机器人呢,把全球第四大机器人公司收购了,美的声称要变成生产机器人公司。
我才发现中国的制造转型速度如此之快,我们常常说技术进步,对经济学来讲是点点滴滴的技术进展,你能把一双鞋从粗制滥造造成品牌,这就叫技术进步,这个技术进步中国正在出现,就是品质制造。于是我们看到说中国制造2025,换言之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不是一个梦,这是在现实展开之中,中国的制造水平是在提升的。这是你看到中国成长前进,如果要投资的话,注意这一类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个引导性指标,观察下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服务业,大家看,服务业没有完成任务,要求服务业增加值接近2个百分点,没有做到,2013年服务业成为中国最大的行业,超过工业,占GDP比重的53%,我们认为到2020年会轻松超过50%,接近60%。服务业成为中国第一大产业,但不再是吃喝玩乐,开个澡堂子,开个饭馆,而是变成高端化。想想看过去几年中间,中国增长速度最快是什么行业?医疗行业、教育行业、金融产业、互联网、物流、旅游,这些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他开始有质的变化,服务业迈向高端化,开始变成生产型服务业,不是吃喝玩乐。
第四,第三世界正在崛起,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西部地区。不仅增长最快,而且有质的变化,想想看,中国最好的纺织技术在哪儿,在新疆,中国最好的云计算、大数据的城市是哪儿?贵阳,如果要推荐中国高新技术区聚集地我们首推第一深圳,第二北京中关村,第三成都。这都是西部地区,正因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才成为必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他要向西开放,“一带一路”最早的发起者是重庆。说到这儿我讲个故事,如果向西开放,我可能是最早的参与者,1986年,1986年当时两伊还在作战呢,伊拉克和伊朗在打呢,苏联还在阿富汗呢,中国就是对付国际格局,美国就开始一条战略,从喀什经过红旗拉夫进入巴基斯坦。当时有一年,伊朗在中伊两国会议上提出,伊朗说没钱了,付不起了,能不能用石油换物资。石油运不回来,没关系,于是我奉命去看看行不行,在喀什,然后用我们吉普车屁股颠的生疼坐了三天,跑回来告诉领导这不行,这真不行。西部经济发展使向西开放成为现实,1986年提出向西开放,但是直到30年以后,西部经济发展变成现实,变成“一带一路”。
所以,要关注“一带一路”中的国内情况,假如“一带一路”国家还太遥远,咱们搞不懂,国内得清楚的吧。如果说加大举措,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格局,意味着西部有新的政策,会不会有自由贸易区,类似新的政策安排,否则怎么加大举措呢。
以上我们看到了四个指标变化,这四个指标背后预示着四组产业。这个产业尽管不高大上,但是它是接地气的,是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什么叫宏观调控?就是遮风避雨,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就是浇水施肥创造环境嘛,改良土壤,改良土地,改良种子,叫它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如果成为参天大树中国经济可持续,未来三年就是这么一个结构性改革。能不能创造一个新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这个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个十九大提出第一个战略安排。如果我们说在未来三年中间,“十三五”未来三年中间历史交汇期把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为中国下一个十五年,走向现代化国家铺平道路,从而能顺利转入下一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三年看改革,改革是攻坚,通过这个攻坚打开通道,为未来得增长,未来的现代化建设鉴定基础。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报告,谢谢大家。
提问:
曹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人民币汇率在2018年的走势。
曹远征:
2017年人民币仍无贬值,也没有升值。第一个问题:人民币究竟贬值了吗?没有。一个货币会不会贬值呢?我们注意到货币为什么会升值,是因为劳工报酬提高,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服务业占据最大的比重,这预示着中国劳动生产力的速度没有变化。但是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间,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在升值。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的整个变化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换言之你可以理解为是人民币跟美元都对其他货币在升值,包括人民币升值速度没有美元升值速度快,所以人民币相对美元相对贬值。
第二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间,人民币的变化究竟谁引起的,是怎么引起的?大家注意,在人民币国际化中间,有几个因素。由于人民币国际化出现了人民币市场。人民币有CIT的汇率,利率的境外汇率。在香港人民币是自由兑换货币,在大陆上海人民币是一兑多的汇率,央行是人民币外汇唯一收购者,这两个操作模式不一样。这两个机制不一样,但在过去的走势是一模一样的。在2015年我们很困惑,不知道是什么引导什么。我们看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不太好,
海外
市场认为人民币会贬值,开始抛人民币买美元,这预示着人民币
汇率
往下走。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发现境外市场引导境内市场。
第三个发现新的问题,利率引导汇率,但是境外市场有汇率,同时有人民币利率,控制人民币利率,就能控制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往上走,他要借人民币去买美元,但是人民币也会高起,如果人民币汇率不发生重大变动,那就没有优势了。
利率引导汇率,怎么引导?2017年扩流入,稳汇率。受到这样一个吸引,他们就愿意到中国来投资。换言之也就是说当年人民币如果对美元,美元对人民币不超过3%,持有人民币资产就核算了。那就把这个市场开放了,开放银行间债率市场,境外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购买人民币资产。
第二,对散户开放债券通。在中国市场上,我们是比较先进一个市场,我们是一级托管,在海外市场是比较早的,他是多级托管,多级托管看不到,但是有一个好处:你把钱托管带着去,会有金融服务。但是多级托管是不能转换的,他是要海外的是购买债权的散户通过金融机构市场进入中国购买债券,这些措施做了以后突然2017年二季度,金融开始资金内流。利率开始在引导汇率。
2018年什么情况?我们看到这么几个结论:第一,你要看人民币跟美元是否还会发生变动,不是看人民币,看美元,美元指数会不会升高,加息的幅度。
第二,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为了控制这个人民币汇率,除了引导利率中间,在去年5月份引进调节因子,实际上在人民币中间加一个权重,现在我们不再使用,发生变化,那么也构成了前两天人民币的这样一个大跌。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说你全部要判断的,判断什么,能不能维持人民币跟美元平衡,一年内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不超过3%,人民币对美元不贬值不超过3%,是合算的,只要有这个差距,是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
第四,基本一个办法就是美元加息或降息,看一下去年美元加了三次息,3月份人民币都在升高。只要中国政府还想维持人民币的稳定是靠利率来维持,因此最后一点,如果你讨论人民币汇率,利率比汇率更重要,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美元是所有货币的标杆,一般大家都以某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为标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元可以被视作没有汇率。所以美国人说是你的问题,你凭什么以你那个价格挂在我的货币上,当然你该贬值。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人民币利率覆盖整个世界。如果人民币覆盖整个世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不是我跟你可兑换数,你跟我可兑换,同样跟美元一样,为什么挂在我的货币上。包括央行今年1月初出台了境内市场境外市场利率一致化,利率覆盖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