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没有任何学中医的背景。我父亲做国际贸易,在他的影响下,我也选择到南开大学的企业管理读书。毕业后从事营销和企业咨询行业,因为觉得营销和咨询工作的本质都是洞察人性,通过发现和研究规律,帮助企业发现经营的问题并优化改善。我算是个努力的人,在一个行业中尝试过不同的工作方向,一直努力了二十年。但是就好像你花了十几年时间很努力的登山,当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那里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是一种巨大的失落感,而且身体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太多。我用很多方法去了解自己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在所有的发现中都有一个共同点:探索那些生命和宇宙最本质的真理,用它们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他们能够达成所愿,我就会觉得异常有成就感。
2009 年我怀孕的时候,一个朋友说如果对中医有兴趣,可以听听徐老师和梁冬先生的音频。我当时听完了感觉非常震撼:生命居然和我所知道的不一样。生了孩子之后,我报名厚朴二期并被录取。可是那时候儿子刚出生,考虑到家人的建议,我暂时放下了学习中医,继续工作并带孩子,但是觉得很遗憾。
七年后的 2016 年初,父亲突发脑炎住进 ICU,因为要检查细菌感染他被抽过七次骨髓,最后终于病愈出院,但是也带来七年后他生病的隐患,当然冥冥中也指引我走上中医之路。我开始学习针灸,幸遇厚朴三期的师姐,她告诉我厚朴正在招生。于是“七年之痒”发作,冥冥中有种巨大的动力推动着,我第二次报名厚朴临床班五期并被录取。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学费多少,不知道课程设计如何,不知道哪些老师授课,不知道小红门诊所在哪,没有对比过任何类似的学习,也没有想过要不要从医……
上学期间其实压力和动力是同时存在的,动力就是每两周上一次课,沉浸在那种完完全全的回归自然和回归自己的状态下,无论是听课,还是跟同学们交流都特别享受。但是两天之后回到工作当中,继续是无休止的加班开会、出差熬夜……特别拉扯。那段时间我是连滚带爬地过来的。因为有老师的影响力,还有很多同学在一起,大家就是陪着这样走过来。随着练功和课程的深入,体会到中医和道家的东西博大精深……我回想那时候,很庆幸自己没有中途掉队,第三年时我放弃了自己从事二十年的行业,2019 年 10 月进入厚朴工作,开始了自己中医非药物调理的实践。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选择,发现用“直觉”而非理性的选择永远是对的,对一辈子都有深远影响,我感谢那时候的自己,感谢她的勇气和生命力。